銀針能測毒?銀器能殺菌凈水?別被影視劇情騙了

2024-06-18     海報新聞

「殺菌消毒」「凈水軟水」「抑制發霉」……都是杜撰。

「銀針能測毒」是關於銀比較常見的說法,更是影視劇里的常見情節。在古代,銀器皿備受王公貴族們的喜愛,他們認為使用銀器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還有諸多益處。如今,又有很多商家以古代的「銀針測毒」為基礎,打出「銀飾發黑表示從身體內吸走了毒素,所以建議佩戴銀飾」「銀器皿有殺菌凈水功效」等營銷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某影視劇截圖

在電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宣稱銀器有「殺菌消毒」「凈水軟水」「抑制發霉」等作用。

「銀針測毒」是歪打正著

「銀針測毒」在古裝劇里很常見,事實上,並不是銀針真的能測毒,而是「歪打正著」的結果。

古代的毒物一般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As₂O₃)。受制於當時的提純手段,砒霜中常含有硫元素的各種雜質。由於銀針與硫元素接觸後會發生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AgS),銀針便被認為是驗毒之物。

可見,銀針驗出來的不是「毒物」砒霜,而是砒霜中未經提純的硫元素。如果遇到高純度砒霜,銀針不會變色。

不僅如此,如果「毒物」不含硫元素,就無法被銀針檢測出,如氰化物等。

而且,根據銀針變色情況測毒,還可能誤判,因為某些食物本身就含有硫化物。比如,雞蛋含有硫元素,如果用銀針測,也可能變黑。

「銀從體內吸走毒素」純屬胡說

或是因為「銀針能測毒」的說法廣為流傳,所以出現了「銀飾發黑表示從身體內吸走了毒素」等說法,成為銀飾商家的賣點。銀飾品真的能反映佩戴者的健康狀況嗎?

當然不能。

事實上,兩個原因可能使銀飾品發黑:一是當銀飾品同時接觸到汗液和空氣時,便形成了一個原電池,使銀與空氣加速發生氧化反應,產生黑色的氧化銀(AgO);二是人體蛋白質中的部分硫元素會伴隨汗液排出,硫元素在空氣中和銀髮生氧化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

因此,銀飾品發黑是正常的氧化反應所致,與身體是否健康無關,更不存在「銀從身體內吸走毒素」了。

銀離子能抗菌不代表銀器能殺菌

還有不少商家宣稱銀器有「殺菌消毒」「凈水軟水」「抑制發霉」等作用,這些說法也站不住腳。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利民告訴記者,銀離子的確有抗菌功能,但不代表銀器有抗菌功能,因為銀器和銀離子完全不同。

銀離子可以與特定的酶結合,和蛋白質發生反應,繼而使微生物失活,從而達到殺菌效果。銀離子的抗菌功能已被運用在紡織、化工、航空航天等多領域。例如,在我國載人太空飛行器的供水系統中,就是採用電解銀溶液作為航天飲用水的消毒劑,先用銀離子抑制細菌滋生,再用濾芯過濾掉銀離子,然後飲用。

但是,銀器是單質銀,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難以釋放出銀離子,很難起到「殺菌消毒」「抑制發霉」等作用。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報告指出,目前還沒有單質銀轉化為銀離子的數據。所以,「凈水軟水」基本是商家杜撰的說法。市場上銷售的銀飾、銀器只是普通的工藝品或日用品,既不能測毒排毒,也不能殺菌消毒,消費者不要被商家的宣傳語所迷惑。

(上觀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200f42b40ab0a0fbb7145569db19c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