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教師退出機制」,哪種最好?

2023-03-08     明珠絮語

原標題:三種「教師退出機制」,哪種最好?

01

最近,多地試行「教師退出機制」,雖然施行的範圍和動靜並不大,但激起的水花卻並不小。

一些人將「教師退出機制」解讀為教師的「鐵飯碗」將要被打破,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教師一直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現在居然有了「退出機制」,難免讓人產生聯想。

筆者關注到,至少有三個地方出台了相關的政策。

具體的規定內容都比較多,文章篇幅有限,這裡只說一下各地最吸引網友眼球的關鍵點。

一個是貴州貴陽市的貴安,吸引眼球的關鍵詞是「末位淘汰」。

在其公布的「教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到對教師在綜合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實行「首次取消目標績效、再次調離轉崗、三次落聘退出」的機制。

另一個是山東省的平陰縣,吸引人眼球的關鍵詞是「柔性」。

該縣專門建立「老」教師柔性退出制度,男教師年滿55周歲、女教師年滿53周歲,經本人申請和相關部門審核,保留現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在教育系統或全縣範圍內安排適宜的輔助性崗位。對符合條件不申請退出的,按照標準課時安排教學,平等參與崗位競聘。

第三個是浙江省寧波市,比較中規中矩。

該市去年12月發布了《寧波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退出機制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擬對未能聘任上崗、考核不合格、違反師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勝任(堅持)教學崗位工作的教師,予以退出。

相對而言,筆者不太贊同「末位淘汰」的做法。

因為只要有排名,就會有「末位」,採取「末位淘汰」的方式,即使學校里每一位教師都合格,也要有人被選出來淘汰掉,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對此,筆者已經專門寫了《教師「末位淘汰制」,可行嗎?》一文,表明自己的觀點。

而對老教師實行「柔性」退出的方式,則顯得人性化得多,而且也抓住了事情的關鍵。

當前中小學師資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員老化。

學校里有大量年齡偏大、臨近退休的教師,有的是由於身體原因,有的由於態度原因,沒有承擔正常的教學工作。

這些教師占用了學校的編制,但並沒有干滿工作量,造成學校實際上的師資短缺。

通過「柔性」退出制度,讓真正有精力、有能力的老師上一線教書,讓不適合教學一線的教師做一些輔助工作,既沒有嚴重影響老教師的個人待遇,又盤活了編制資源,對老師、對學生、對社會都是好事。

當然,這樣做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一線教師的績效要明顯高於非教學人員,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而寧波市則規定,教師退出的渠道分為待崗、轉崗、離崗退養、解聘四種。

解聘的條件,一般很難達到。除非幹啥啥不行,咋安排都不聽,考核連續兩年不合格,或者嚴重違反師德甚至違法犯罪,否則不會真的丟掉飯碗。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離崗退養」針對的是身體患病而且距退休不滿五年的教師,和平陰的「柔性」退出非常相似。

針對老教師「柔性」退出,其實是「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

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在學校老教師較多,情況比較複雜,以比較「柔性」的辦法進行過渡,可以有效避免矛盾,也相對公平。

個人覺得,還是「柔性」退出更好一些,您覺得呢?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15bfaedcd524db5194b34279eed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