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廣東省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完成超九成。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今年年初廣東再次部署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截至目前已完成1468個鎮補充調查工作,完成率90.8%,新發現古樹5331株。
惠州市龍門縣地派鎮秋楓樹。通訊員供圖
在惠州市龍門縣地派鎮,有一株660年樹齡的秋楓樹,其根部還與旁邊的龍眼樹連根生長,被稱為秋楓龍眼「夫妻樹」。令人驚奇的是,秋楓高老枝上還「纏綿」共生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美花石斛,在每年的4-5月,美花石斛悄然綻放,遠遠望去,就像這古樹開出了艷麗的鮮花,美不勝收。據龍門縣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龍門縣林業局以古秋楓樹為核心實施了「綠美古樹鄉村建設項目」,把村莊和古樹群串聯起來,為居民遊客提供生態休閒空間,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旅客前來觀賞遊玩。
據了解,惠州現有古樹名木10866株,古樹群144個,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名。長期以來,惠州高度重視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為上萬株古樹名木建檔「落戶」,成為全省第一個建立古樹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地級市,第一個完成全省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惠州還開展綠美古樹鄉村建設,目前已建成綠美古樹鄉村6個,並對古樹名木進行定期體檢,對瀕危古樹進行搶救復壯。
工作人員給秋楓樹做體檢。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廣東省現有古樹名木81726株,古樹群917個。長期以來,廣東省通過普查建檔掛牌、制度建設、責任落實以及持續不斷地採取搶救復壯等措施,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織牢古樹名木保護網絡,使古樹名木成為南粵的一張綠色名片。廣東省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廣東持續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從製作保護牌到建立電子信息資料庫,從管養保護到建成綠美古樹鄉村,已探索形成了具有南粵特色的古樹名木保護廣東模式,強化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全面提升保護水平。
廣東林業局透露,下一步將繼續在全省範圍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工作,爭取年底前完成檔案更新工作,全面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分布情況,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資料庫,推動實現省、市、縣對古樹名木動態化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