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周瀟梟
編 輯丨周上祺
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10月1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
這一攬子增量政策包括 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個方面。
財政政策四箭齊發
藍佛安表示,對於外界關心的今年是否可以實現預算目標,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採取綜合性的措施,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預算目標,請大家放心。
藍佛安指出,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目前主要有四方面安排:
1.加力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較大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2.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3.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4.加大對重點群體的保障力度,國慶節前發放一次性補助,針對學生群體加大獎優助困力度。
藍佛安進一步表示,逆周期調節絕不僅僅是以上四點,這四點是目前已經進入決策層的政策,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藍佛安談加大化債力度:將一次性增加較大債務置換額度
藍佛安表示,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事關財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2015年以來,黨中央要求建立健全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開好前門,嚴堵後門, 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相繼採取一系列措施,置換存量債務;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閉環管理制度體系、推動債務風險較低的北京、上海、廣東實現存量隱性債務清零;在債務風險較高的縣區開展化債試點等,通過安排財政資金,積極償還債務,穩妥化解債務風險,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2022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地方出現債務風險隱患,2023年7月政治局會議要求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積極制定一攬子化債方案,國務院指導各省份制定具體的化債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更多的務實舉措,安排債券資金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截至2023年末,隱性債務餘額比2018年減少了50%,債務風險可控。 2024年以來,通過經履行相關程序,安排1.2萬億元的債務限額,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及拖欠企業帳款。
藍佛安表示,為了緩解地方化債壓力,除了每年繼續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規模的債券,用以支持存量項目的債務外, 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相關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後再向社會做詳盡說明。 這項即將實施的政策,是近年來支持化債的最大措施,這無疑是一場政策及時雨,將大大減輕地方債務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將會同相關部門壓實化債責任,穩妥化解隱性債務風險,推動融資平台轉型,對違法違規舉債問題嚴肅查處問責,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遏制隱性債務風險。具體資金數量安排,經過法律程序之後會及時公開。
滾動更新|財政部:下一步將研究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 保持政府投資力度和節 奏
聚焦|財政部重磅發聲!一攬子財政增量政策推出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