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科大大圍繞「近期熱門」的諾如病毒和大家聊了聊,也寫了寶寶怎麼打疫苗,後台留言中有不少家長問到了輪狀病毒。
要知道,輪狀病毒特別「青睞」五歲以下的寶寶,所以,除了各位耳熟能詳的「國民岳父」,「國民床單」,還有「幼兒國民病」。
今天,科大大就綁架逮捕了輪狀病毒,為大家審判它。
它犯的事比諾如病毒還多
輪狀病毒是導致世界各地兒童發生嚴重腹瀉病的最常見原因。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熱、腹部絞痛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驚厥甚至死亡。
這時候,寶寶的大便稀,呈清水或者蛋花湯樣,偶爾會有粘液,可能有酸臭味,但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
多達三分之一的寶寶會發燒,越小的寶寶越表現為高燒,1天內嘔吐、腹瀉可能有十多次。
後台有媽媽反應它和諾如病毒有些像。
其實,從感染人群來看,諾如病毒專門攻擊寶寶,輪狀病毒則「雨露均沾」,大人和小孩都可能被感染。
但是,因為成人抵抗力較強,月齡小於6個月的寶寶也有來自母體的抗體,所以輪狀病毒更喜歡找6個月~2歲的寶寶。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腹瀉症狀一般持續5~10天,發熱和嘔吐一般兩三天內緩解。因為最常見的輪狀病毒類型只有5種,所以重複感染後病情會減輕,而且,針對它,有疫苗!!
輪狀病毒性腹瀉在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每年9~12月高發,所以也叫秋季腹瀉。
過不了多久就是輪狀病毒猖獗的秋天了,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哦。
預防關鍵有兩點
接種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輪狀病毒口服疫苗納入國民免疫接種計劃。
科大大建議:6月齡~3歲的二寶寶,每年口服一次,3~5歲的寶寶,中間口服一次,時間是每年的8~10月份。
注意衛生:
輪狀病毒主要經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能通過接觸和飛沫途徑傳播。
寶寶可能只是和大人抱抱,和小夥伴玩耍,都可能遇到這種「病毒界小強」,從而感染。
所以,在高發季節,爸爸媽媽要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
除了教會寶寶飯前便後洗手,自己也要注意清潔,注意居家環境衛生,避免讓寶寶吃生食和未清潔的蔬果,最好給寶寶準備專屬餐具。
還是感染了,怎麼辦?
輪狀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藥,至於抗生素?科大大表示——
家長要對症護理,關鍵在於這兩點:
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補鹽液含有葡萄糖、鈉和鉀以及糾正酸中毒的鹼性離子,口服補鹽液是預防和緩解腹瀉引起的脫水的首選方式,藥房就能買到。
缺醫少藥的話,因為家長自行調配補鹽液時不好掌握濃度,甚至有可能因為滲透壓高而加重腹瀉,所以科大大不建議家長自己調配補鹽液,建議給寶寶服用米湯等含有糖、鹽、水分的混合液體。
寶寶腹瀉期間,如果每4小時內有排尿,爸爸媽媽可以繼續在家護理,如果8小時以上沒有排尿,說明可能脫水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當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果斷去醫院吧。
預防繼髮乳糖不耐受:
如果寶寶正處於母乳期,可以繼續母乳喂養。
如果寶寶喝的是配方奶,家長要換成無乳糖奶粉,等寶寶腸道功能恢復後再轉為正常奶粉。
建議家長在喂奶前添加乳糖酶,可以有效減輕腹瀉症狀。
寶寶已經吃上了輔食,家長可以先給寶寶喂含少量鹽的大米湯,總之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家中還可以準備藥物蒙脫石散,能使病毒失去致病能力,並促進上皮細胞再生,加強腸道黏膜屏障對致病因子的防禦能力。
要注意!
即使寶寶的發病症狀消失了,身上的病毒在3天內依然有強傳播力,所以,痊癒後的3天內,家長不要帶寶寶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再次傳播哦。
你們也許有這些疑問
寶寶接種完疫苗後,可以喂奶嗎?
可以,但寶寶口服疫苗前後半個小時不要喂奶,以免吐奶。
脫水到什麼情況了需要輸液?
如果寶寶是中度或者輕度脫水,而且沒辦法口服補鹽液,家長可以考慮用鼻飼胃管補液,如果已經是重度脫水,直接選擇輸液。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嗎?
根據WHO的建議,輪狀病毒疫苗可以與兒童免疫程序中的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也顯示:輪狀病毒疫苗與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同時接種不會互相干擾,是安全的。
養育孩子確實是一場修煉,各位爸爸媽媽,知識點都掌握了嗎?還有什麼問題,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