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並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是對過往改革歷程,尤其是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深刻揭示了我國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原因。新征程上,堅持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更好地團結帶領人民把改革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順利推進的根本政治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充分證明了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極端重要性,充分顯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領導核心作用。
確保正確政治方向。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推動我國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是改革開放事業的引領者、掌舵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的堅強主心骨。正是由於我們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改革開放才得以破浪前行。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清晰的制度導向,把幹部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形成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既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和全面籌劃,也需要黨員幹部增強歷史主動、勇於擔當盡責,腳踏實地去落實。只有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才能確保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產黨自覺運用黨的寶貴歷史經驗,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闢了改革開放的嶄新境界,為改革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如《尚書》所言:「惟德動天,無遠弗屆。」黨的領導以德治國,以民為本,深得民心,從而確保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強大組織體系保障。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從7個方面部署了黨的建設重點任務,對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賦予了組織工作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黨的領導,乃國家之根,改革之舵。古人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改革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力,而黨的領導正是這一力量的源泉。黨組織能夠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形成人人關心改革、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
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僅是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更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改革航船行穩致遠。
改革機構職能體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對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統籌黨中央機構、全國人大機構、國務院機構、全國政協機構,統籌中央和地方,深化重點領域機構改革。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領導幹部在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中要以身作則,強化黨委(黨組)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得到有效執行和全面貫徹落實。
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好的政策法規、好的戰略規劃,其生命力都在於執行,而執行的關鍵是增強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重視狠抓落實,多次強調「執行力」一詞。「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等得不到嚴格執行,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改革偉大事業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用高效的執行力保證規劃落實到位,確保改革目標得以實現。
提升領導組織水平。《決定》在論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時,提出「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大黨員、幹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百年大黨長期執政,思維慣性、行為惰性客觀存在,一些老觀念、老套路、老辦法容易相沿成習,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也帶來幹部良莠並存、參差不齊。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提高領導管理水平,克服幹部隊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本領恐慌的問題,確保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重大戰略決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多個領域。在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推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活力和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明確的方向和戰略指引。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責任擔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國情、順應民心的改革舉措。這些舉措不僅明確了改革的具體路徑,還為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行動指南,從而形成了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了改革的頂層設計,確保了改革措施的整體性、協同性和前瞻性。黨中央在制定改革方案時,注重從整體利益出發,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力求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協調發展。同時,黨的領導還體現在對改革節奏的把控上,確保改革步伐穩健有序,避免因為急於求成而引發社會問題。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各項改革措施得以有序實施,避免了盲目性和碎片化。例如,在經濟領域,通過簡政放權、放寬市場准入等措施,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社會領域,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動教育公平等措施,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這些改革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黨的領導提供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指引。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實踐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黨中央鼓勵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實踐,勇於嘗試新事物,同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改革措施。在實踐探索過程中,黨的領導體現了強烈的務實精神和創新精神。務實精神體現在對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上,創新精神體現在對改革路徑和方法的不斷探索上。通過實踐探索,許多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改革舉措得以誕生並不斷完善,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岳鳳蘭系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學研究基地副主任)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4年10月15日05版)
理論研究專題:
專題深思 |韓保江委員:「五個必須」的規律性認識是對習近平經濟思想新的豐富和發展
學界視角 |馬懷德委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將越走越寬廣
專題深思 |李君如:發揮人民政協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張峰:我國政治協商制度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葉小文:協商民主與人民政協
學界視角 |周淑真:人民政協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致性
專題深思 |葛慧君委員:在健全完善民主監督制度機制中不斷釋放協商式監督效能
張賢明:全過程人民民主視域中的專門協商機構建設
學界視角 |張亞澤: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功能建設
專題深思 |張來明: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王一鳴: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熱點思考 |姚增科:準確把握十個必須 推進政協協商高質量發展
專題深思 |王昌林: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學界視角 |黃群慧:把握宏觀經濟治理規律 堅持供需雙側協同發力
學界視角 |張占斌: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專題深思 |黃惠康:新形勢下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
學界視角 |趙振華: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新質生產關係
專題深思 |張鳴起:加快提升中國涉外法治國際影響力
熱點思考 |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熱點思考 |左鵬: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專題深思 |王虎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意涵與實踐要求
學界視角 |何霜梅:不斷提高政治能力 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
熱點思考 |劉佳義:守正創新 團結奮進
學界視角 |徐鋒:更加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
專題深思 |沈桂萍: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
熱點思考 |陸瓊:建設新型勞動者隊伍 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專題深思 |翁賀凱: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淵源
熱點思考 |陳宗榮:為什麼要設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熱點思考 |陳寶生: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幾個切入點
專題深思 |叢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
學界視角 |史宇鵬: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題深思 |邱永文: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
專題深思 |張來明: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熱點思考 |新型生產關係對馬克思主義生產關係理論的創新發展
專題深思 |胡鵬飛: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
熱點思考 |李勇剛: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學界視角 |王懷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專題深思 |張獻生:凝心聚力——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
專題深思 |王濟光:聚焦充分發揮爭取人心作用 做好新時代港澳台和海外統戰工作
學界視角 |孫明霞: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實質
專題深思 |王一彪: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 擔負起新聞輿論工作使命任務
學界視角 |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三個基礎性問題
專題深思 |呂存凱:明體達用 體用貫通——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體系
王桂林 許璐:推動科技創新、企業育成、人才成長「三鏈」共振
馬一德:新質生產力的智慧財產權生成路徑
史宇鵬:深度釋放數據紅利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劉佳義: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健全協商民主機制」論述的體會
專題深思 |陸銘:區域協調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遲福林:以全面深化改革縮小城鄉差距
專題深思 |趙振華: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劉志彪:加快改革產業政策實施方式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專題深思 |李大龍:深刻理解「四個共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黃天柱:全過程人民民主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價值
嚴書翰:全面理解和把握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
專題深思丨戴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理論實踐專題:
王海軍: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中共政協湖南省委員會黨組:以高質量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
李青:推動中華文明更好走向世界——深刻理解「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永葆艱苦奮鬥精神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凝魂聚力
從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
楊智:完善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制度機制 推動人民政協融入服務超大城市社會治理
孫運軍:優化人民政協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機制
戴源:江蘇省常州市政協「一體雙聯」提升民主監督質效
張立新:四川省瀘州市政協在「有事來協商」中傳播協商文化
林克慶委員: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
陳利眾:把實的要求貫穿服務高質量發展全過程
王克俊:堅持「四高」標準 向形式主義說不
陳麗華:強化「四新」舉措 抓實政協履職
陳揚:以正確政績觀引領政協高質量履職
藍紹敏:以完善制度機制為保證 做好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工作
於學利: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 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楊興平:書寫「致力為公、僑海報國」新篇章
中共政協遼寧省委員會黨組:聚焦中心工作 持續提升政協履職質效
楊靜慧:加強委員工作室建設 推動委員聯繫界別群眾走深走實
聶方紅:遵循「六個必須堅持」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朱希炎:練好基本功 做合格政協委員
賀亞蘭:新時代加強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政協西安市委員會:在協商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胡立安:提升四種能力 做可堪大任的政協委員
黃沖:以項目制為牽引 做「活」基層政協界別工作
江蘇省政協理論研究會: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華 提升政協履職質效
朱沛華:把全方位推進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工作做深做實
黃云:以深度協商「之為」提政協工作「之效」
孫大偉:處理好「四對關係」 提升新征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水平
趙連穩:擔負起聯繫界別群眾的職責使命
崔耀鵬:加強黨委領導 「四位一體」統籌推進政協工作
虞崇勝:人民政協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大有可為
黃庚倜:努力提高基層政協調查研究水平
盧佩民:發揮主體作用 當好責任委員
葛慧君:對標對表 守正創新 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崔海燕: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劉志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廉毅敏:在現代化先行中展現政協擔當作為
王曉燕:提升定力能力 寫好履職答卷
王成廣: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探索與思考
把准新時代人民政協為人民的重要著力點
田向利:堅持守正創新 提升政協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率
徐鳴: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必須掌握強大思想武器
楊真平:新時代政協委員如何更好聯繫服務界別群眾
唐良智:以高水平協商式監督服務高質量發展
張琳麗:堅守根本立場 厚植為民情懷
郭俊峰: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的基層探索與實踐
宮福清:著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
楊軍:以政協之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唐江鯉:堅持「先立後破」 展現政協之為
戴兆平:創新實踐 把握關鍵 提升協商議事實效
金建明:更好發揮政協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
黃巍東:完善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探索
張召才:數字化賦能基層政協工作高質量開展
雷傑:在守正創新中改進提升「商量」工作
重慶市政協理論研究會: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賦能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鄒明:紮實推進委員工作站建設
藍紹敏:深刻認識和更好履行新時代人民政協職能
韓冰: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全面提高凝聚共識工作水平
劉玲: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文化海陵實踐
胡文容:聚焦「四個人人」履職盡責 更好彰顯人民政協治理效能
張家明:以高質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何剛:踐行「三個崇尚」 推進基層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王英輝:推動專委會更好發揮基礎性作用
陳龍:聚焦「四心」 團結力量
霍媛媛:匯智聚力 向「新」而行
蔡久偉:突出「新、眾、特」 把准信息選題「方向盤」
優化協商會議機制 增強凝聚共識實效
爾肯江·吐拉洪:加強政協履職統籌 提升協商議政質量
何明俊:以政協所能助力形成西部地區「大保護」新局面
占勇:委員在群眾身邊 群眾在委員心中
王立平:彰顯人民政協獨特優勢 助力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發揚優良傳統 牢記政治責任
遼寧省朝陽市政協:「五聯」工作法推動「兩個薄弱」向「兩個加強」轉變
張延昆:在加強和改進上聚焦用力 不斷書寫新時代政協專委會工作新篇章
周建功:扛牢凝聚共識的政治責任
白劍鋒:「兩商銜接」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宮福清: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 把政協全面從嚴治黨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李亞蓮: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不斷展現政協擔當作為
曾德超: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促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張立國:做實協商「五步」法 提高協商質與效
程麗華:廣泛匯聚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共識合力
陳志奇:堅持群眾路線 做好新時代基層政協工作
於禮萍:運用政協提案更好服務人民群眾
張義珍: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在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石邦林:在高質量履職中不斷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吳劍鋒:浙江省龍游縣政協「履職小管家」激發委員履職活力
李貽偉:發揮人民政協制度優勢 為全面深化改革添助力
鄭野岩:黑龍江省雞西市政協是怎樣開展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工作的
謝景林:湖南省永州市政協推動凝聚共識成為人民政協鮮明標識
盧佩民:發揮政協作用 廣聚改革合力
陳利眾: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
李世清:深圳市福田區政協助推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周文: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動力
李中華: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政協「小驛站」譜寫「大文章」
張剡:成都市政協發揮政協整體效能 齊心協力助推成都都市圈建設
肖玉文:弘揚南昌城市精神 健全完善協商工作機制
潘廣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基層政協作用
劉素萍: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政協以「三個一」為抓手廣泛凝聚共識
陳雍:構建全方位教育引導服務體系 著力打造擔當作為的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
朱黨柱:雲南省曲靖市政協寫好三篇文章 激活履職效能
蔡久偉:樹牢理念把握原則強化機制 不斷提升信息精準度
廉毅敏:匯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和力量
王均成:宜昌市政協加強三化建設 構建基礎支撐 更好釋放專門協商機構制度效能
發揮人民政協優勢作用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陳文明:為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貢獻政協力量
方健忠:浙江省衢州市政協創新協商「三鏈融合」法 全鏈條提升協商質效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戴柏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繫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
孟貴芳:山西省晉城市政協讓委員履職「活起來」
李愛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彰顯政協新作為
鄭坤法:堅持履職為民 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
徐新榮:發揮制度優勢 展現政協作為
劉美華:打造有人氣接地氣的委員聯繫界別群眾聚識地
譚江: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強大合力
公保扎西:青海省政協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凝心聚力
劉亞東:安徽省銅陵市政協發揮政協職能 助力基層治理
李上葵:浙江省湖州市政協為改革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黃平林:四川省樂山市政協助力做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文章
姬兆亮: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不斷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江西省九江市政協提案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推動提案工作創新發展
王克俊:河南省漯河市政協立足基層政協實際 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陳秀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聚政協之智展政協之為
孫大偉:以科學理論引領廣西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祝學軍:上海市閔行區政協著力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中共江蘇省徐州市政協黨組:充分發揮政協協商式監督優勢 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