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破30億,湖南衛視打開了「任督二脈」,一個經典節目誕生了

2023-05-16   皮皮電影

原標題:播放量破30億,湖南衛視打開了「任督二脈」,一個經典節目誕生了

芒果台做節目,總能出人意料。

從《超女》引領流行風潮,芒果台就打開了做綜藝的「任督二脈」。

不僅視野越來越寬,「花活兒」也是越來越多。

《百變大咖秀》將模仿第一次搬上綜藝舞台。

嘉賓們對社會熱點人物和經典形象的模仿,不僅笑果拉滿,而且深入人心。

《花兒與少年》,又將男女老少,明星素人拉在一起。

自己安排路線,用有限的經費,開啟一場旅行,從中窺探人性,爆點十足。

當年齡焦慮席捲全國的時候,《浪姐》《披哥》應運而生。

不僅主打「大齡」明星,而且掀起了「她他文化」的潮流,完成了一波對年齡觀的反向輸出。

《真正男子漢》《勇往直前的我們》,更是把明星扔進了軍隊和消防隊的熔爐。

讓他們純素顏,吃生肉,跟著出警,感受平凡職業中的偉大之處。

如果了解芒果台,你會發現生活中的任何點滴,它都能搞出好玩又好看的綜藝節目。

帶個娃有《爸爸去哪兒》,吃飯睡覺有《中餐廳》《親愛的客棧》,追星有《我們來了》,畫畫有《會畫少年的天空》,就連玩兒個密室逃脫,都有《密室大逃脫》……

雖然在綜藝的天地里開枝散葉,玩兒得不亦樂乎,但芒果台始終掌握著自己綜藝的主幹,那就是音綜。

《我是歌手》奠定了芒果台,在音樂綜藝界的地位,《浪姐》《披哥》將音綜的熱度推向頂峰。

正當競技之風盛行的時候,一檔《時光音樂會》,又徹底讓音綜變得靜謐溫和,柔情默默,讓人流連。

最近,芒果音綜又來搞事,《聲生不息寶島季》的播出,讓芒果台又解開了音樂綜藝的新密碼。

累計播放量破30億,拿下5個抖音熱度周冠軍,29個芒果播放量日冠軍。

這檔音綜,可謂熱度空前。

到底怎樣的音綜,能在承載這樣宏大命題的同時,又兼具娛樂性與情懷,讓觀眾流連?

三個特點,讓皮哥帶大家一起解密。

01、

趣味打底,互動幽默,「小意外」提升親切感

無論是提到音樂還是寶島,對觀眾來說,都是比較嚴肅的話題。

偏偏,這檔綜藝將這兩個話題,結合到了一起。

當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一定是一檔「玩兒不起來」的音樂綜藝時,芒果台卻給出了意外之喜。

這種意外,來自於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主持人何炅。

近些年何炅雖然深陷輿論風波,但他的主持功力,絲毫沒有下降。

尤其對嚴肅主題和大型場景的把控能力,說出神入化絲毫不為過。

何炅主持過《快本》,又當《星期六》的台柱子,他情商高,既能照顧觀眾和嘉賓的情緒,又能很好調節現場的氣氛。

這次《聲生不息寶島季》,依舊由何炅一人主持,一上場,何炅就給觀眾帶來的笑聲。

因為有關寶島,所以綜藝有兩個舞台,一個是長沙的主舞台,一個是台灣的分會場。

長沙的主舞台,是一個「8」字型的全景舞台,這種舞台既有好處,又有弊端。

好處不言而喻,不僅看起來高大上,視覺體驗拉滿,而且方便嘉賓和觀眾互通,氛圍熱烈。

但弊端也顯而易見,總會有一些觀眾,只能看到嘉賓的「背面」,降低了觀感。

何炅一上來,就發現這個問題,於是用一句小幽默,指明了這個舞台的小缺陷:「苦了這邊的觀眾,只能看我的背面」。

說完,他還特意轉過去,指了指自己的後背。

觀眾一陣笑聲,氛圍瞬間熱烈。

何炅又立馬說出了自己真正想說的話:「但表演的時候,效果是很好的哦」。

這一個開場,就以幽默的方式,消解了有可能因舞台設置引起的輿情,可見何炅處事之周全。

第二方面,是有趣的那英。

那英參加過芒果台不少綜藝,其為人直率,敢說敢做,一直是舞台上的活寶。

沒想到,在這檔綜藝中,那英和何炅的配合,倒有了不少化學反應。

因為節目有來自寶島的歌手,兩人都想儘快活躍氣氛。

但沒想到,那英在和張信哲唱完歌之後,兩人竟然自顧自,在舞台上嘮起了嗑。

你一句,我一句,就連下面的嘉賓,也看到「何老師就站在旁邊看著」。

過於興奮的那姐,顯然有點「喧賓奪主」,搶了主持人的戲。

沒想到,何炅隨後小碎步上台,一邊走一邊問「為什麼不需要主持人,自己就聊得這麼開心」。

惹得嘉賓和觀眾,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後面的節目中,那姐還有諸多類似的名場面。

因為節目請到了莫文蔚,所以何炅特意CUE到了兩人。

當年金曲獎頒獎的時候,資深喜劇人那英,就曾上演過「名場面」。

她堅信莫文蔚是獲獎者,一定要自己宣布獎項,然後就和莫文蔚在頒獎台上搶了起來。

結果當二人同時打開信封,「那英」二字赫然入眼,那姐眼珠子都快嚇出來了。

所以在節目中,提及頒獎,所有嘉賓都對那英投去了「湊熱鬧」的注目禮,那姐一句「不要」,惹得哄堂大笑,莫文蔚都把持不住了。

有那姐這個「活寶」在,綜藝的氛圍十分輕鬆愉快,不知道節目播完,那姐又會創造什麼「名場面」出來。

第三個方面,是打破常規的意外。

雖然綜藝不主打競技,但實際上,因為分為那英和張信哲兩隊,所以還是存在競爭的。

有競爭就有輸贏,而那姐咖位大,唱功好,只要她上場,似乎就是穩贏。

不過《聲生不息》還是從實力出發,比如第六期,那英獨唱一曲《給你一瓶魔法藥水》,不僅唱功了得,現場氣氛也被烘托到熱烈。

觀眾都以為那英穩了,結果當楊宗緯唱完《天堂》,勝負的天平卻開始傾斜。

最終楊宗緯勝出,事實上,就現場和歌曲本身比較,楊宗緯磁性的聲線就很有辨識度,情感把握也是很到位,而且這首歌充滿故事感,所以楊宗緯的勝利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那姐落敗,其實也證明,節目本身就是實力為王,不以名聲和人氣為偏袒,才是這檔綜藝廣受歡迎的基底。

02、

半個華語樂壇「撐腰」,金曲「名場面」再現,抓住觀眾芳心

台灣音樂,是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流行音樂領域,可以說占據了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

無論是周杰倫還是五月天,無論是張信哲還是張韶涵。

他們的音樂伴隨了兩代人的青春,是80後和90後,甚至00後無法抹掉的成長印記。

所以《聲生不息寶島季》最核心的內容,還是音樂。

音綜,總歸要回歸音樂本身,在這一點上,芒果台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順著時間的脈絡,《你的樣子》《戀曲1980》《曖昧》《遺失的美好》等等年代金曲,一一被16組來自兩岸的歌手,唱響的時候。

那種穿越時空的巡禮,仿佛帶著所有觀眾,進行了一場從80年代到20年代的巡迴演唱會。

看這檔綜藝,有時候會有一種恍惚之感,當楊宗緯和馬嘉祺同唱羅大佑的《戀曲1980》,我們仿佛再次聽到了,這首35年前的歌曲中,那種對愛的呼喊,被賦予了全新的定義。

當然,情懷來自觀眾,音樂本身展現的,只有屬於音樂的魅力。

在舞台表演中,《聲生不息寶島季》有不少讓人驚艷的作品,也讓皮哥回味良久。

比如最有情懷的,是那英演唱的《白天不懂夜的黑》。

當她穿著白衣,在一片螢光中一展歌喉。

當「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像醇香的陳年老酒,味道從酒巷中悠悠飄來。

那種歲月沉澱的美好,和情懷兌現的溫柔,總能觸動觀眾的內心。

就像那英回憶起自己在台灣出道時候的往事:

「我唱這首歌的時候,那一年二十多歲,在台灣錄製,很感慨」。

這種感慨,瞬間就找到了共鳴。

比如舞台最好的,《舞娘》。

華晨宇、魏如萱和壞特三人,將各自的舞颱風格,全部融合到了這一首歌曲中。

華晨宇天馬行空,魏如萱慵懶中帶點小性感,壞特狂拽酷炫。

「三個怪咖」在一起,反而收穫了整個綜藝中最好的舞台效果。

整首歌有著十足的氛圍感,火光跳躍的舞台,三人的打扮特立獨行,又相互融合。

原曲中的電子樂部分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西域風情和搖滾屬性的完美搭配。

加上三人的表演,就好像完成了一首後現代主義風滿滿的音樂詩歌。

再比如最具特色的《高山青》。

那英、艾薇和華晨宇,將這首民族風滿滿的歌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三人的唱功和唱風優勢,被完全發揮出來,有細膩,有狂野,有高音爆發力,也有抒情動人心。

在四期二公的競演中,《高山青》一枝獨秀,讓人難以忘懷。

這一首首歌,既有情懷成分,也有創新改編,既有對觀眾的尊重,也有對音樂綜藝質量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整檔音綜中,所有的作品都是以這樣的標準把關的。

拋卻其他因素,單從音樂質量方面來說,《聲生不息寶島季》也是一場音樂盛宴。

03、

文案硬核,情懷深刻,價值感提升一個檔次

芒果台向來擅長「百萬文案」,尤其在這樣一檔有特殊意義的節目中,文案的價值更十分重要。

《聲生不息寶島季》從一開播,就被廣泛關注,因為一張很有創意的海報。

海報中,金色的黑膠唱片,將祖國和寶島連接在一起。

尤其寶島被畫成了「當歸」的形狀,其中的意義不言自明,不必多說。

看著寶島的風景,配上這樣的話語:

「沒有人會對這裡感到陌生,寶島台灣從有歷史的那刻起,每聲心跳,山海麓林都聽得到。涌動的心事,呢喃的絮語,總能經過逾千公里的臍帶,流入心臟。」

那種親切感,不言自明。

而「百川異源,皆歸於海。湖湘閩台,道南正脈」

又用山川和文化的廣度,強調了兩岸在一起的必要性和統一性,讓皮哥為之嘆服。

節目不僅講情懷,而且講得深沉,講得深刻。

當胡德夫一身麻布白衣,坐在鋼琴前,和那英在台灣和長沙隔空對唱《橄欖樹》的時候,

這首傳承了民歌時代的經典,又有特殊意義的歌曲,第一次以連線的方式,真正走進了彼此的心靈。

當張傑的《天天想你》,最後時刻與已故原唱張雨生對唱之時。

個體的命運與家國的情懷似乎完成統一,精巧的設計和對情懷的深刻運用,也讓皮哥甚是驚喜。

它關乎音樂,它又不止於音樂。

在時代、家國這個大前提下,《聲生不息寶島季》在有限的節目範疇中做到了最好。

它在我國播,涵蓋了香港、台灣。

在國外,播出地也覆蓋了包括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195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基本態度。

它關於情懷,卻在講過去,講現在,講未來。

它傳承著經典,卻也努力編排,創造著屬於節目的耳目一新。

它競技,卻又不止於競技,當寶島年輕人和大陸年輕人最喜歡的歌曲被揭曉的那一刻。

我們從未感受到,我們是如此地同根同源,日月同心。

對大多數觀眾來說,這樣的節目自當喜歡。

不僅僅因為音樂,更因為我們曾有共同的愛好,我們身體里流淌著共同的血液,我們都有同一個名字,那就是中國人。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