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男不雅聊天記錄曝光,戳穿多少人:你的教養,最敗好感

2023-03-03     精讀君

原標題:相親男不雅聊天記錄曝光,戳穿多少人:你的教養,最敗好感

1

之前,貴陽王姓公職人員的不雅相親聊天記錄罕見被曝光,惹怒了不少網友。

事情起源於王某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名女生,頗有一見傾心的感覺,於是決定主動出擊。

他原以為,自己作為公職人員,單位好收入穩定,女生一定深感榮幸。

卻不料,在他發出表白微信後,女生遲遲未回復。直到過了一個多小時,女生才體面地拒絕了:

「不好意思哈,早上工作都很忙,非常感謝你對我的欣賞,說明你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但是咱倆真的不合適,說清楚說明白,才不會浪費你的精力和時間。」

王某收到女生的信息後,完全不敢相信,但礙於自己的面子他又故作鎮定:

「鞋子合不合適,穿過才知道,先招進來試處一處,萬一是我的菜呢。」

一句「萬一是我的菜」讓女生不願再做糾纏,直接回絕了。

但這一句拒絕徹底刺痛了王某,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已經低頭給了女生面子,女生卻毫不領情。

氣急敗壞之下,王某也不再掩飾他的本來面目,開啟了對女生言語的打壓:

「今天早上來排隊找我拷貝資料的文旅居的女生,長得和你都差不多,只是現在這個社會,兔子不吃窩邊草,自己也要講究形象身份。

我們單位去年招考1名,100個裡面就有60幾個是研究生,其中還有1個博士,1個正高級統計師職稱,層層選撥進來的女生都是成都畢業的研究生,同樣從跑腿給我們打下手干起。

去年在市委黨校參加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給我們上課的都是市委常委、市領導。」

說完這些,王某覺得還不夠來勁,稍停片刻,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打壓:

「話說回來,你們這些人,能夠成為我們市裡面這部分人的菜,還要看我們敞開綠色通道那一時刻,究竟是誰選擇誰還不一定。

我是在社會上養成低調做人謹言慎行的憨厚老好人形象,卻不意味著自己真差層次。臉嘴一般,身高在南方有160,保養得好的女生一抓一大把。當真誰是誰的菜。

能夠找到我們這種城市裡面擺脫壓力輕鬆愉快生活的參政幹部,是你們的福氣,靠你們自己在城市裡面斷然是熬到退休年齡都躺不平的。」

細細品品這每一句話,完全沒有一個男士對女士說話的得體修為,有的只是盛氣凌人的打壓。

被女生拒絕後,王某一心只想著用自己的權力規則,讓女生屈服,只能說這類人的教養才最敗好感。

所幸人間清醒的相親女在看完王某的一系列說辭後,簡簡單單回復了一句「有病就吃藥!」

可以說這樣的回覆真是暢快了。

帕斯卡說過一段話:

「不要從特殊的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要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微小的細節就足以看出。

一個缺乏教養卻不自知的人,甚至對他人仗勢欺人的打壓,這樣的人敬而遠之才是上策。

2

作家余秋雨曾在德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他當時忙著找房子,尋到一處住所後,想要簽約入住,房東老人阻止了他:

「你還沒住,不知道好壞,先簽試住合約吧,有了體驗後,再決定是否長租。」

於是余秋雨先簽了5天短約。5天後,余秋雨很滿意這房子,打算長久租下來。

那天,他不小心打碎了屋子裡的一個玻璃杯,趕忙打電話給房東老人道歉。

老人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不要緊,你並非故意打破的,我明天再帶一個新的給你。」

第二天,老人剛一進門,就問昨天打碎的杯子在哪裡。

余秋雨連忙指了門口的垃圾袋,說:「在裡面」。

老人聽後,連忙過去翻了翻垃圾袋,然後一臉陰沉地說:「房子不租給你了。」

余秋雨聽後很是疑惑,問道:「因為我打碎了杯子,所以你不想把房子租給我了?」

老人搖搖頭說:「不是,而是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

說完,老人俯身傾倒出垃圾袋裡的物品,將打碎的玻璃片一片片收納好,裝在一個單獨的盒子裡,並在盒子外用筆寫道:「這裡面裝的是玻璃,危險!」

余秋雨在一旁看著老人的每一個動作,不由心生愧疚。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道:

「我們考慮自己何其多,考慮別人卻何其少。良好教養表現在我們能把這一事實隱藏起來。」

真正的教養,不是體面的打扮,不是學識的高低,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中是否考慮到了周圍的人。

只有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不打擾,不傷害,這樣的情操才是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3

所謂細節見修養,小事見人心。提高教養水平,就可以從診斷自身的習慣以及細節表現入手

美國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了提升自身教養,他有意識地梳理了一份好習慣的清單,然後一一對照,從而減少自身的教養盲點。

具體來說,第一步他列出自身要培養的品德,共13項,包括節制、儉樸、勤勞、誠懇、正直、清潔等。

第二步,他設計了一種量化反饋工具,用於自我檢查和督促。

他做了一本小冊子,裡面每一種德行占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畫成七列,一星期的每一天占一列,在上方標明各自代表星期幾。

再用紅線把直列劃成十三個橫格,在每一條橫格的頭上,註明所代表美德的首字母。在縱橫線形成的格子裡,用小黑點記下這一天的過失。

每個星期專注於提升一種品德,再小的過失也記錄;其餘品德,只記下大的過失。

這種做法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記錄犯錯數據,明確自己的品德水平,然後,去儘可能減少黑點數。

每13個星期1個循環,1年循環4次。如此反覆,這本品德手冊,慢慢黑點數就會減少,這也意味著,他正在漸漸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青春寄語》里說:

「教養不是輕易地從別處買來,貼在身上的調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側,皮膚底層,滲透出來的光彩奪目的情操。」

與君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f9c0e6c7b9bb219fb5b3516d2e3ba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