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上海自貿區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3-09-22     浦東發布

原標題: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上海自貿區引領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上海自貿區引領高質量發展

2014年再鼎創立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幾個字就印在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杜瑩剛剛拿到的營業執照上。那個時候,對於杜瑩和她的團隊來說,「自貿區是什麼?」「再鼎要做什麼?」,都是全新的課題。

在9月20日舉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創新分論壇上,杜瑩率先講述了再鼎伴隨自貿區發展的「成長史」。作為一家創立、成長於自貿區的生物醫藥公司,十年來,再鼎醫藥見證了上海自貿區搭建出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開放架構,新制度、新模式接連不斷,越來越多的全球生物醫藥企業、人才和資本在這裡安營紮寨,而十年中,再鼎則通過「自主研發+外部合作」雙輪驅動,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長為浦東乃至全國的創新藥行業龍頭之一。

最近三年,再鼎就增資近14億元,研發投入超過45億元,吸引大量海內外人才加盟這片創新藥熱土。到目前為止已有5個產品商業化上市,並為上海貢獻了兩個國產一類新藥。未來3年,預計還將有8款產品陸續上市,其中包含多個一類新藥。

「再鼎取得的這些成績其實是上海自貿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一個側影。」杜瑩說,「生物醫藥的創新是一項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長期工程。十年來,自貿區打造的『試驗田』,制度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變成了一片『高產田』,再鼎就是萌發於高產田中的一株新禾。」

自貿區制度創新,主動突破以往科技產業環節的壁壘,激發科技創新策源澎湃動力。如上海自貿區建立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開展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和特殊物品入境聯合監管改革試點,提高跨境研發便利化水平。以制度創新持續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在上海自貿區這片熱土上發展的企業也倍感驕傲與自豪。

達觀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運文在2015年起就紮根在了上海自貿區張江片區,如今達觀數據已經成為了中國智能文本處理領域領軍企業。「我們當時就兩個人創業起步,從張江20平方米的孵化器里成長起來,發展至今已連續入選了福布斯科技創新50強。從上海自貿區出發,我們已經在全國多處設立了辦事處等,希望未來用AI改變未來工作形態。」

圍繞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主題,嘉賓在演講中講述企業深度參與、見證並受益於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的第二年,(GE)全球運營亞太中心就在上海自貿區張江片區落戶,GE能源中國投資董事長、GE燃氣發電服務中國區總裁許欣說,「我們享受到了自貿區帶來的資金、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的支持,長期紮根中國也是GE的承諾。」

上海自貿試驗區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在面向未來發展的展望中,嘉賓圍繞上海自貿區助力做強創新引擎,建議不斷增強策源功能,優化創新生態,推動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譚瑞琮說,下一步要結合自貿區的政策,來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和創新平台,吸引全球的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同時也要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研發載體,來為長三角和全國提供高水平的技術供給,來服務產業高質量的發展。「我們正在建設一個集創新資源,技術需求和研發載體為一體,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

論壇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提升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國際影響力和投資吸引力,助力更好做強創新引擎不斷驅動高質量發展。

文字:楊珍瑩

編輯:倪竹馨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f879e0db8152a259964b37a4a5f45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