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OST成標配,頭部劇緣何「卷」出新高度?

2022-08-25   深度文娛

原標題:影視OST成標配,頭部劇緣何「卷」出新高度?

與影視劇調性相契合的OST能夠將作品的思想內容、情緒價值精準地傳遞給觀眾,形成觀眾關於劇集的旋律印記,因而受到影視劇的廣泛應用。而近年來OST更是「卷」出了新高度,《沉香如屑》《蒼蘭訣》《夢華錄》《星漢燦爛》等諸多頭部劇集紛紛配有OST,除了必備的片頭片尾曲之外,插曲伴奏也製作得格外精良。

卷「內功」

精益求精是王道

毫無疑問,相得益彰的OST能夠放大影視劇的情感傳導,讓觀眾形成對影視劇的鮮明記憶點。

最經典的影音共振莫過於《夏洛特煩惱》中袁華與專屬BGM《一剪梅》的出彩運用。這也開啟了後續影視作品以音樂「玩梗」的先河。

影片《二代妖精》中郭京飛所飾演的黑貓出場必伴隨小虎隊的《愛》,這一旋律完美詮釋了人物對於女主角的愛戀情感。《隱秘的角落》中賦予童謠《小白船》顛覆性的陰冷色彩,而《想見你想見你》中反覆出現的《Last Dance》則成為年度魔性洗腦旋律。

近兩年,在這種「靈魂」BGM的選擇上,影視劇也在努力「卷」品位,於經典曲目回春的傳統路徑外另闢蹊徑,所選擇的歌曲也更為小眾。

近日完結的《天才基本法》帶火了英文小眾歌曲 《Hope Makes Us Stronger》。製作方精心挑選的名不見經傳的歌曲,和劇集所要傳導的「面對命運,所有努力不會是徒勞的」的價值觀完美貼合,讓原本音樂平台上評論寥寥無幾的音樂迅速升溫,傳遞給更多用戶溫情與燃情並具的正能量感。

不過這種從已有曲目中尋找BGM的方式,與為影視劇量身定製的OST還有很大差別。在OST上,頭部製作方可謂是不遺餘力。

當下,在片頭曲、片尾曲這樣的重量級OST上面,製作方一般會啟用周深、毛不易、張靚穎等知名歌手演唱,來保證配樂的基本水準。

根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騰訊音樂榜發布的2022年中盤點顯示,周深僅憑藉《卿卿》《回到你身邊》《在意》分別斬獲國風、電影OST、劇集OST歌曲榜首的位置,更是在劇集OST的TOP10榜單中一人占據九席。

其次,在配樂伴奏等方面,製作方也積極地與知名音樂人、樂團、音樂工作室合作。

帶有古風寫意氣質的《陳情令》《錦衣之下》專門邀請到了林海音樂工作室為影視劇進行配樂,極盡空靈,委婉,唯美,優雅舒適的旋律讓影視劇畫面呈現多了一絲悠遠古意的韻味,堪稱珠聯璧合。

《叛逆者》片頭曲採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古典樂曲《六月船歌》,但卻專門邀請了朗朗來進行演繹,曲風與整個影視劇的悲愴而不失堅忍樂觀的情緒完美融合。劇中伴奏配樂則邀請了張鎰麟影視音樂工作室來完成。

林楠笙在籃球場上對朱怡貞一見鍾情,純音樂伴奏恰到好處地響起。諸多觀眾都在彈幕上瘋狂求BGM,這首本來沒有被收錄進OST中的旋律,最終也被工作室公布在自己的公眾號上。而本次合作的大放異彩也迅速打開了張鎰麟影視音樂工作室的知名度。

2022年開年爆劇《人世間》的OST再次由音樂製作人張鎰麟操刀,本次專輯稱得上是煌煌巨製,邀請了著名的匈牙利布達佩斯電影交響樂團、中國電影樂團、西區愛樂樂團、星舟愛樂樂團以及大提琴家Adam Hurst合力打造。

這部劇集的音樂主基調溫暖,旋律悠揚,樂器以黑管、小提琴、大提琴為主,巴松、長笛等樂器為輔,和淺吟低唱的女聲一起,將劇中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串聯,用音符譜寫人間百態,成功將觀眾帶入五十載煙火歲月中。

卷「外聯」

合縱連橫擴聲量

除了苦練內功,提高製作水準外,影視劇製作方和播出平台也在合縱連橫,努力將OST的影響力擴大化,助力影視劇先聲奪人。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內地的錄製音樂產業收入歷史上首次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其中89.2%的收入來自流媒體,數字音樂的發展給中國音樂產業帶來的貢獻有目共睹。首當其衝的音樂流媒體平台如 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成為影視劇OST打開知名度的必爭之地。

而對於音樂流媒體平台而言,OST也是平台不容忽視的營收支柱。

在華語樂壇式微的當下,影視音樂已成為音樂原創的一大主力。根據騰訊所發布的報告顯示,近三年影視OST新歌數量逐年遞增,增幅穩定在10%左右,其中2021年整體同比2020年增長37.6%,播放量破千萬的新歌數增長25首。

盤點2022上半年的單周綜合得分TOP10歌曲,10首歌中周深占據了一半的位置,其中4首都是OST,不僅有「現象級神劇」《開端》的主題曲,也有《相逢時節》《祝卿好》這樣的熱門電視劇原聲。

影視OST和音樂流媒體平台的深度互動已經成為雙贏選擇。

近期熱播的《星漢燦爛》,一改劇集播出後才會發布OST的慣例,劇集尚未完結便在QQ音樂同步推出了原聲帶,帶給更多觀眾沉浸式的音樂體驗,不少用戶留言評論,聽到音樂仿佛就看到了劇中場景。

而對於未曾觀劇的用戶而言,也有可能通過數據算法被推薦影視OST,從而引發對影視劇作品的關注度,將通過歌曲拓展用戶的宣發效果發揮到極致。

以QQ音樂為例,其為不少影視OST都建立了專題頁,被推薦的用戶點開音樂介面,不僅能聽到歌曲,還能看到與歌曲相關的劇情內容,甚至可以直接跳轉至劇集APP直接觀看,這也就進一步提高了用戶從聽到看的轉換率。

在影視OST占據音樂主流的情況下,影視劇製作方和音樂流媒體平台的行業互動愈是頻繁密切,越能實現影音勢能的置換與整合,既提高影視項目音樂宣發的穩定性,也穩定音樂平台的流量入口或付費、會員等變現模式,全景式、立體化、多渠道的音樂消費及互動場景正在成為文娛趨勢。

另外一方面,相比影視劇本身,音樂的應用場景則更為廣泛。

影視OST在視頻剪輯、演唱會、活動現場等均可使用,影視OST的生命力某種意義上比影視劇更持久。甚至有的爆款OST,觀眾可能沒看過劇但卻在大街小巷聽過旋律,進而通過OST了解劇集。

這在某種意義上也促使製作方與播出平台加大與另一OST的主要使用方——短視頻平台達成合作,進一步拓展OST的觸達場景。

2022年7月,愛奇藝和抖音聯合發布聲明,未來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方面展開探索。作為短視頻剪輯中必不可少的BGM,這亦帶給影視音樂更廣泛的應用空間。

以社交性和互動性見長的短視頻平台也無疑有益於影視OST的進一步出圈和裂變式傳播,進而實現對劇集的反哺。

特別是短視頻BGM的歌曲往往只有15s至60s展示時間,往往傾向於把前奏縮短或者副歌前置,以達到迅速展現副歌高潮的效果,短時間內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引發用戶對於音樂的強烈好奇,進而去搜索其產出背景,了解相關劇集。

「卷」的本質

影視工業化加速的一個側影

優質影視OST對於劇集有著顯而易見的加持作用。

而在近兩年,製作精良的影視OST作為電視劇產業工業化環節之一,已經成為頭部劇集的標配。從深層次來看,則和影視劇創作降本增效和影音深度共振有關。

在影視寒冬、清朗行動、疫情等諸多因素的疊加下,影視劇創作的分層日益明顯,頭部劇集依然擁有著豐富資源,而中腰部劇集數量大大銳減,能夠獲得的資源支持亦十分有限。

為了收穫和高成本投入相匹配的成績,頭部劇集則勢必在方方面面不斷提升水準,邏輯縝密的劇本、強大的演員陣容、精緻考究的服化道都是必須項,而影視OST的水準,也是檢驗頭部劇整體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以今年上半年以來騰訊音樂「電台熱度」指標TOP10的歌曲舉例,其中有5首歌是各類主題曲OST,《人世間》這部國民「爆款」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的OST尤為受歡迎,覆蓋了全年齡段的電視劇觀眾和音樂聽眾。

相比以前現實劇集更重劇情、重內容的製作導向,這部劇集把現實題材的製作水準又全面提升了一個維度。

特別是影視OST的製作成本,其相比於演員片酬等相對較低,若是有一首影視音樂廣為流傳,那帶給影視劇的出圈效果則堪稱以小博大,是降本增效的最佳方式。

以周深為例,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騰訊音樂榜正式發布2022年中盤點中,他為電視劇《相逢時節》演唱的《在意》以98.2的高分,再次刷新自己去年同期創下的劇集OST綜合得分紀錄,而這部影視劇的豆瓣則僅有4.8分,音樂為劇集反哺了一波流量與熱度。

另外,站在文娛融合的角度來看,影音行業共振的頻度正在逐步走深。

以騰訊為例,其旗下的QQ音樂、酷我音樂為大量音樂製作人和歌手提供了生存平台,同時可以高效匹配騰訊旗下的影視資源,使得大量音樂製作人和歌手有機會參與到影視劇OST創作中,提高音樂與影視作品的適配度,實現影視OST的更高水準、更大規模、更快幅度的產出。

影視OST的「內卷」,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製作方秉承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打磨作品,這一變化的來源是平台和製作方對市場動態的深刻洞察,即觀眾對劇集品質的需求已經在不斷上升。影視OST的「內卷」,側面來看,是中國影視製作正在朝著工業化、標準化邁進方向的又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