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歸國途中收到電報:沿途切勿下船,50年後才知發報的是何人

2022-03-09     千彥水

原標題:錢學森歸國途中收到電報:沿途切勿下船,50年後才知發報的是何人

明朝末年,清軍入關,當時的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寫道「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其中所表達的「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地為國奮進的精神傳誦至今。新中國成立前後,也正有一批人將國家復興作為己任,寧願自我犧牲,也要壯大新中國。

錢學森,被譽為「中國飛彈之父」,他不僅參與了中國關於兩彈一星的研究,也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錢學森可以說是我國物理學方面的領軍人物,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曲折而不凡,曾遠洋海外,而後為國歸來,而錢學森歸國途中曾收到電報:沿途切勿下船,一直到50年後才知發報的究竟是何人。

錢學森,出生於二十世紀一十年代,正值西方教育體系傳入中國之際,錢學森憑藉著姣好的家境,更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在結束交通大學的學習後,錢學森考上清華大學的公費留美,並獲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進修機會,由此,錢學森正式踏上了留洋求學之路。

錢學森跟著自己的老師力學泰斗馮·卡門,馮·卡門非常欣賞自己的這個中國學生,傾囊相教,把自己的很多理念都教給了錢學森。而錢學森也不負眾望,提出了引人注目的理論,甚至還超越了馮·卡門的研究能力。然而,在美研究的20年里,錢學森從未忘記過自己當初的諾言。

留美時期的錢學森從未忘記過祖國,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了解到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之大,因此暗暗下定決心,將來有一天,一定要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拿回去幫助中國,讓中國的科學技術也能更上一層樓。而最後,錢學森也踐行了自己的諾言。

時間來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錢學森在麻省理工大學任教授一職,工資很高,福利待遇也非常好,並且他作為不可多得的物理學人才,在學校也十分有威望。不僅如此,在美國呆了多年的錢學森早已在美國結婚生子,安家立業。儘管這樣,遠在美國的錢學森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在心中有了想法:國家需要我,我一定要回去。

彼時我國剛經歷多年的戰爭,百廢待興,尤其是在科技這一塊,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錢學森如果能回去,對國家也是一大幫助。錢學森沒有絲毫的動搖,而他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夫妻倆很快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到中國。但回到中國卻並不像錢學森夫婦想像的那樣順利,正如時任美國海軍次長的丹尼·金布爾說過的那樣,一個錢學森能抵得上五個師,美國當然不願意輕易地放人離開。

就在錢學森夫妻倆準備登船出境之時,美國派人將夫妻倆帶了回去,軟禁起來。此事被學術界知道後,瞬間引起軒然大波,面對各方的譴責,美國迫於無奈接觸了錢學森夫婦的軟禁,但仍然派人時刻關注他們的動向,將他們的生活起居都監視起來。

錢學森的第一次回國以失敗告終,但他並沒有放棄,錢學森將自己的情況寫進書信里,幾經輾轉終於交到了周總理手中。周總理帶領其他外交官與美國多次交涉,終於在1995年前錢學森和他的家人們終於坐上了駛向中國的航船,踏上了回到故土的路。而在回航的途中,錢學森曾收到過一封措辭和藹的電報,叮囑他沿途一定不要下船。

錢學森也聽從了電報里的安排,從始至終都沒有下過船,最終順利回到中國,到達目的地。錢學森一直以為這封電報來自中國的親人,但回到中國後的錢學森經過多方打探發現並不是,懷著這樣的疑惑,錢學森在中國展開了他的科研實驗。終於,在五十年之後,事情揭開了謎底,電報是由外交部送的。他們想保證錢學森一路的安全,但礙於身份敏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傳遞信息。

我國在多年的努力下不僅實現了「兩彈一星」,其科技力量也逐漸壯大,我國再也不是百廢待興的中國。如今的中國,國力強盛,對於人才也可以直截了當地爭取,而科研之路也碩果纍纍,繁華朵朵,正如《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描繪的景色那般「直到城頭總是花」。

參考資料:

《日知錄·正始》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c315f36e2eb724146bb83bea9ad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