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奇:宋襄公假仁失眾,楚成王設計劫盟

2022-06-18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春秋傳奇:宋襄公假仁失眾,楚成王設計劫盟

春秋傳奇:宋襄公假仁失眾,楚成王設計劫盟

楚成王歸國後,將齊孝公不署名盟約之事告訴令尹子文。尹子文道:「宋襄公太狂妄了,吾王為何在盟會上答應他呢?」

楚成王笑曰:「寡人慾主中華之政久矣,恨不得立馬便成。今宋襄公倡導衣裳之會,寡人因此以合諸侯,不也可以嗎?」

大夫成得臣進言:「宋襄公為人好名而無實,輕信而寡謀,若伏甲以劫之,其人可虜。」

楚成王曰:「寡人正有此意。」

尹子文道:「許諾別人參加會盟而又劫之,世人會說楚無信,何以服諸侯?」

成得臣道:「宋喜於主盟,必有傲諸侯之心。諸侯未習宋政,不會參與。劫之以示威,劫而釋之,又可以示德。諸侯恥宋之無能,不歸楚,還會歸誰?拘小信而喪大功,非良策。」

尹子文奏道:「子玉之計,非臣所及。」

楚成王於是派成得臣、斗勃二人為將,各選勇士五百人,操演聽令,預定劫盟之計。

再說,宋襄公自鹿上(今安徽阜南)歸來,欣然有喜色,對公子目夷曰:「楚已許諾我聯絡諸侯了。」

公子目夷諫道:「楚乃蠻夷,其心不測。君雖得其口頭答應,卻未得其真心。臣恐君上被欺騙。」

宋襄公道:「子魚太多心了。寡人以忠信對待別人,難道別人就忍心欺騙寡人嗎?」

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之言,傳檄征會。並先派人到盂地(今河南睢縣)築起壇場,增修公館,務極華麗。倉場中儲積芻糧,以待各國軍馬食費。凡獻享犒勞之儀,一一從厚,無不預備。至秋七月,宋襄公命乘車赴會。公子目夷又諫道:「楚強而無義,請以兵車前往。」

宋襄公曰:「寡人與諸侯約為『衣裳之會』若用兵車,是我之約定,又是我之毀約,以後無以示信於諸侯啊。」

公子目夷道:「君上以乘車保全信用,臣請伏兵車百乘於三里之外,以備緩急如何?」

宋襄公道:「你用兵車,與寡人用之何異?必不可!」

臨行之際,宋襄公又恐公子目夷在國起兵接應,失了他信義,便要公子目夷同往。公子目夷道:「臣亦放心不下,也要同去。」

於是,君臣同至會所。楚、陳、蔡、許、曹、鄭六國之君。如期而至。只有齊孝公心懷怏怏,魯僖公未與楚通,二君不到。宋襄公派大使迎接六國諸侯,分館安歇,大使回報:「都用乘車。楚王侍從雖眾,亦是乘車。」

宋襄公曰:「吾知楚不欺吾也!」

太史卜盟日之吉,襄公命傳知各國。先數日,預派定壇上執事人等。是早五鼓,壇之上下,皆設庭燎,照耀如同白日。壇之旁,另有憩息之所,宋襄公先往以待。陳穆公款,蔡莊公甲午,鄭文公捷,許僖公業,曹共公襄五位諸侯,陸續而至。伺候良久,天色將明,楚成王熊惲方到。襄公且循地主之禮,揖讓了一番,分左右兩階登壇。右階賓登,眾諸侯不敢僭楚成王,讓其居首,還有成得臣、斗勃二將相隨,眾諸侯亦各有從行之臣。左階主登,單只宋襄公及公子目夷、君臣二人。方才升階之時,論個賓主。既登盟壇之上,陳牲歃血,要天矢日,列名載書,便要推盟主為尊了。宋襄公指望楚成王開口,以目視之。楚王低頭不語。陳、蔡諸國,面面相覷,莫敢先發。

宋襄公忍不往了,於是昂然而出曰:「今日之舉,寡人慾修先伯主齊桓公故業,尊王安民,息兵罷戰,與天下同享太平之福,諸君以為何如?」

諸侯尚未答應,楚王挺身而前曰:「君言甚善!但不知主盟今屬何人?」

宋襄公曰:「有功論功,無功論爵,更有何言!」

楚成王曰:「寡人稱爵為王久矣。宋雖上公,難列王前,寡人告罪占先了。」便立在第一個位次。

公子目夷扯襄公之袖,想讓他權且忍耐,再作區處。宋襄公原本把個盟主捏在掌中,臨時變卦,如何不惱。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對楚成王道:「寡人徼福先代,忝為上公,天子亦待以賓客之禮。君言冒爵,乃僭號也。怎能以假王而壓真公呢?」

楚成王道:「寡人既是假王,誰教你請寡人來此?」

宋襄公道:「君之至此,亦是鹿上先有成議,非寡人之欺矇盟約也。」

成得臣在旁大喝道:「今日之事,只管問眾諸侯,是為楚來?還是為宋來?」

陳、蔡各國,平素畏服於楚,齊聲曰:「吾等實奉楚命,不敢不至。」

楚成王呵呵大笑道:「宋君更有何說?」

宋襄公見不是頭,欲待與他講理,他又不管理之長短。欲作脫身之計,又無片甲相護。正在躊躇,只見成得臣、斗勃卸去禮服,內穿重鎧,腰間各插小紅旗一面。將旗向壇下一招。那跟隨楚成王的隨從人眾,何止千人,一個個俱脫衣露甲,手執暗器,如蜂攢蟻聚,飛奔上壇。

各國諸侯,俱嚇得魂不附體。成得臣先把宋襄公兩袖緊緊捻定,同斗勃指揮眾甲士,擄掠壇上所陳設玉帛器皿之類。一班執事,亂竄奔逃。宋襄公見公子目夷緊隨在旁,低聲道:「悔不聽子言,以至如此,速歸守國,勿以寡人為念!」

公子目夷料想跟隨無益,於是乘亂逃回。

楚成王拿住了宋襄公,眾甲士將公館中所備獻享犒勞之儀,及倉中積粟,擄掠一空。隨行車乘,皆為楚有。陳、蔡、鄭、許、曹五位諸侯,人人悚懼,誰敢上前說個方便!楚成王邀眾諸侯至於館寓,面數宋襄公六罪,曰:「汝伐齊之喪,擅廢置,一罪也;滕子嬰齊赴會稍遲,輒加縶辱,二罪也;用人代牲,以祭淫鬼,三罪也;曹缺地主之儀,其事甚小,汝乃恃強圍之,四罪也;以亡國之餘,不能度德量力,天象示戒,猶思圖伯,五罪也;求諸侯於寡人,而妄自尊大,全無遜讓之禮,六罪也。天奪其魄,單車赴會。寡人今日統甲車千乘,戰將千員,踏碎睢陽城,為齊、繒各國報仇!諸君但少駐車駕,看寡人取宋而回,更與諸君痛飲十日方散。」眾諸侯莫不唯唯。

宋襄公啞口無言,似木雕泥塑一般。只多著兩行珠淚。須臾,楚國大兵俱集,號曰千乘,實五百乘。楚成王賞勞了軍士,拔寨都起,帶了宋襄公,殺向睢陽城來。列國諸侯,奉楚王之命,俱屯盂地,無敢歸者。

公子目夷自盂地盟壇逃回本國,向司馬公孫固說知宋襄公被劫一事,「楚兵旦暮且到,速速調兵,登陴把守。」

公孫固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公子須暫攝君位,然後,號令賞罰,人心始肅。」

公子目夷附公孫固之耳道:「楚人執我君以伐我,有挾而求也。必須如此如此,楚人必放吾君歸國。」

公孫固道:「此言甚當。」

於是對群臣道:「吾君未必能歸了!我等宜推戴公子目夷,以主國事。」

群臣知目夷之賢,無不欣然。

(本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a3b4a1fbcebbacf0f9cc3254c76fc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