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
楊村街道尚清灣社區「一肩挑」蔣芳芳的
尋常日程是這樣的
清晨即起,風風火火去社區開早會,領取當天的居家隔離居民購物單,再風風火火跑超市。一家不夠,兩家、三家……在之前物資供應還不那麼充裕的情況下,她儘量把購物單上的名目一個個「變」成實物,再大包小包地拎回去,由服務保障隊分發到戶。
其間,她每天都會接打無數通電話:處理居民對於團購的「小不滿」,安撫久不出門滋生的「小情緒」,調節家長里短的「小矛盾」……時間總是不夠用,飯總是湊合吃幾口,回到家裡總是不敢抱家人、親孩子,但她已經挺滿足。畢竟,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向好,最艱難的那段時光,正在她和同事們的堅守中一點點挺過去。
晝夜奮戰
堅守社區防控陣地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鍵靠社區。」
楊村街道尚清灣社區共有3154戶居民,是武清開發區內唯一的住宅社區,北京通勤工作和本地租房上班的居民占70%左右。
針對尚清灣社區的情況,社區、物業、區直單位下派工作人員和小區內的熱心居民在蔣芳芳的帶領下組成志願隊伍,組建卡口執勤、服務保障隊。同時,蔣芳芳將尚清灣社區劃分為8個網格,自己任社區網格長,組織各網格員對8個網格進行責任包干,通過電話、微信、入戶等方式,點對點宣傳防控知識、逐戶排查居民情況,了解居民需求、安撫居民情緒。
「兩天內完成人員培訓,保證能最快速度完成人員出入登記。同時儘快完成了解社區居民復工需求,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復工潮。」面對疫情新形勢,蔣芳芳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新要求。
「咬緊牙關,慎終如始,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社區內4個卡口,每個卡口值勤人員不少於3人,夜間執勤不少於2人,保證社區居民無論任何時候出入都能最快完成登記手續。無論是深夜還是清晨,蔣芳芳一有空就去每個卡口了解情況,協調人員調整好時間,交替值守,把好社區安全最重要的一關。
黨建引領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尚清灣社區陸續出現需要居家隔離的居民,這就需要社區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起初,一些工作人員內心糾結,不敢為隔離人員上門服務。這時候,蔣芳芳挺身而出,帶頭將第一份生活物資送到隔離居民家中,打消了所有人的顧慮。之後,她又組織黨員和志願者成立服務保障隊,為每一戶隔離人員送去生活保障物品,贏得了居民一致的認可與好評。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口罩、消毒液、體溫測量儀等防控物資不足。蔣芳芳積極聯繫社會資源購買口罩等物資,「即使我自掏腰包,也要盡最大努力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的物資供應。」在蔣芳芳的帶動下,社區里的熱心居民紛紛不記姓名為社區捐贈,送來了口罩、酒精、消毒液、方便麵、熱帖、抽紙。
平時蔣芳芳常說,「社區居民和我的親人一樣,我做這些不是為了完成工作,而是真心實意想保護好大家,做再多也不覺得累。」
這次,面對抗擊疫情的「大考」,蔣芳芳和同事們迎難而上,「作為社區『一肩挑』,把整個社區居民都帶動起來、凝聚起來,就一定能夠最終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