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親自下旨,導致皇室婚姻關係輪亂,忽必烈娶了孫侄女!

2023-12-04     車解讀

原標題:成吉思汗親自下旨,導致皇室婚姻關係輪亂,忽必烈娶了孫侄女!

統一之前的蒙古,部落眾多,各自為戰;而成吉思汗則出生在蒙古乞顏部,當時的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這時候的蒙古只有蒙古部下屬的幾個小部落,男丁不過數萬。同時代的漠北高原上還有弘吉剌部,蔑兒乞部,克列部等諸多部落。成吉思汗在1206年正式統一各部落,建立大蒙古國,史稱蒙古帝國,從此這個民族被稱為蒙古族。

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中,有個很特別的部落——弘吉剌部。蒙古的典型部落之一,蒙元時代皇后專業部落。

為什麼說是蒙古的皇后專業部落呢,這要從成吉思汗的父輩說起了。

原來,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曾經把一個剛剛出嫁,正跟著丈夫返回部落的新娘搶走,成為了自己的新娘,如果大家看過成吉思汗的電視劇那麼應該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個搶來的新娘就是來自弘吉剌部的訶額侖,也是成吉思汗的親生母親。從這個時候開始,弘吉剌部就與成吉思汗的孛兒只斤家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成吉思汗9歲的時候,他父親去弘吉剌部提親,聯姻的是特薛禪11歲的女兒孛兒帖。這就是後來朮赤、窩闊台、察合台與拖雷的生母了。

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尊稱成吉思汗;滅掉弘吉剌部的可汗阿蠻之後,將孛兒帖的哥哥按陳封為千戶,使自己妻子的家族成為弘吉剌部的首領。並下旨定了一個規矩:「弘吉剌氏生女,世以為後;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絕。」從此,弘吉剌部世代和元朝皇室通婚。

成吉思汗之後,元朝的大部分帝王都有著弘吉剌部的妻子。

在當時,通過聯姻獲取友好關係或者利益,對於草原各自為戰的部落來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這種和親的方式,其實在古代的歷朝歷代里都是常見的。

然而,孛兒只斤與弘吉剌兩個家族之間的聯姻,卻已經是超越了常人理解的倫理關係了。

在忽必烈之前,蒙哥汗娶了特薛禪之孫忙哥陳的女兒,算下來是表兄妹的關係,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特薛禪之孫斡陳娶了孛兒只斤家族的公主也速不花,算下來則是親侄兒嫁給了自己的舅舅,從這裡開始,元皇室的婚姻關係開始有點亂套了。

到了忽必烈這一輩,各種皇親關係已經讓人轉暈了。

忽必烈的第一位皇后帖古倫,是特薛禪曾孫脫憐的女兒。脫憐的爺爺按陳是成吉思汗正妻的親兄弟,,從輩分來說,帖古倫是忽必烈的親侄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忽必烈要娶自己的侄女,其實也能說得過去。

可是,這個忽必烈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原配;接著忽必烈又娶了第二位皇后察必(元皇室是四個皇后)。察必,是按陳的女兒,按照輩分,是忽必烈的姑姑;其實還有一層關係,察必是忽必烈原配帖古倫的爺爺的妹妹,這樣一來,關係就亂套了。

根據記載,察必花容月貌,聰明賢惠。在忽必烈爭奪汗位的時候幫助出謀劃策,故受到忽必烈的寵愛。1273年三月察必接受冊封,這也是元朝冊封皇后的開端,尊號「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后」;

8年後,察必去世,忽必烈悲痛萬分。又2年之後,66歲的忽必烈不甘寂寞,再次迎娶了弘吉剌部一個叫南必的女子。南必的父親是納陳的孫子,而察必是納陳的妹妹,那麼南必應該叫忽必烈第二個妻子察必做曾奶奶了。正是由於這層關係,讓思念亡妻察必的忽必烈執意迎娶自己的的孫侄女了。

如此一來,忽必烈的3個妻子,一個是自己的姑姑,一個是小自己一輩的侄女,最後一個則是小自己兩輩的孫侄女。著實讓人眼花繚亂。三個妻子,橫跨四個輩分,元皇室的婚姻關係確實讓人汗顏。

忽必烈雜亂的婚姻關係僅僅只是當時和親亂象的一個縮影,比忽必烈更加離譜的大有人在。

不過如果在大蒙古帝國的時代去看待這個事情的話,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99d9a1c30b62782f6a5146a0abea8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