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三位首領的失敗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成功,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

2023-12-14     郝傑

原標題:梁山三位首領的失敗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成功,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

縱觀古今中外,大到一個國家的建立,小到夫妻二人共同生活,核心價值觀的建立至關重要。一個團體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眾志成城,為了這同一個目標而孜孜不倦,終身奉行。大禹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治水,所以他三國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贏得千秋美名;越王勾踐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復國,所以他臥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吞滅了吳國;但是宋朝時期梁山歷任的三位首領卻沒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人心不齊,他們沒有明確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及外部的社會環境,所以導致最終的覆滅,雖然令人惋惜,但這卻是歷史的必然。

梁山第一任首領王倫:打家劫舍毫無底線

白衣秀士王倫,雖然自號白衣,但是卻無比心黑,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做著不被世人所看好的真正土匪生活。他們沒有自己的信念,也沒有共同的目標,只是圖一時之樂,打劫行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是他們下手的對象。這樣的無度生活,沒有正確的人生目標,更遑論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只看重自己的蠅頭小利,王倫為了穩固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不惜排除異己,嫉賢妒能,這樣有志之士豈會對他禮敬有加,所以在激起眾怒之下,被林衝殺死,王倫眼光的局限性導致了他最終命喪黃泉。

白衣秀士王倫沒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企圖在亂世之中獨善其身,並且占據著水泊梁山這樣的有利地形,豈能不被天下豪傑之士所覬覦;以他為首的一眾匪徒沒有明確的目標,只顧著自己滿足,過著殺人放火的不義生活,這樣有志之士豈會認同他們的做法,他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當時天下紛亂,官逼民反,有志之士並沒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最佳場所,他們到處漂泊,躲避官府,尋找一個最佳的避難場所成為重中之重,所以王倫沒有認清楚這樣的外部環境,所以最終自取滅亡。

梁山第二任首領晁蓋:有小目標卻未明確提出

托塔天王晁蓋,他確實有過人之處,為人講義氣,重情義,能廣交天下豪傑,並且推心置腹,寬宏大量,贏得世人的一致好評。雖然他的團體沒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觀,但是他們有自己的小目標,就是聚天下之豪傑,不受朝廷的約束,率性而為,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所以在聚義之初,他們能夠吸納大多數的英雄豪傑前來投奔,組建梁山正義之師,不再受一些法律條框的約束,這時的他們,有小目標,並且眾人心中都比較贊同,所以這段時間應該是他們水泊梁山生活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但是這種快樂是不可能長久的,他們忽略了外部的環境因素,也沒有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只是靠著當時的江湖義氣組建起的草莽團體,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草莽出身,沒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觀,只是憑藉著個人崇拜主義以及外部來自朝廷的壓力聚集在一起,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爭端不斷。他們也沒有明確的價值觀理念,行為準則以及規章制度,全憑自己的好惡做事,這樣的團體雖然能夠在短時間裡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以及凝聚力,但是時間一久,必會生出事端。

梁山第三任首領宋江:雖名替天行道實則未認清形勢

呼保義宋江,在當時確實聲名顯赫,江湖豪傑沒有不知道他的,江湖豪傑也沒有不敬重他的。眾人一聲「公明哥哥」叫出了他們內心最真摯的情感。宋江能夠贏得世人的稱讚,也與他的為人以及豪爽,廣交天下豪傑的性格分不開。但是他的骨子裡確是忠於朝廷,忠於天子的,梁山泊在他的領導之下確實有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替天行道」,這裡的天指的卻不是天下正義,而是朝廷之中的天子。這樣雖然宋江為眾人樹立起了核心價值觀,但是並沒有被所有的人認同,這樣就為之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隨著水泊梁山的勢力日益壯大,名聲日益響亮,這樣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驅使之下,朝廷怎麼會允許自己統治之外的勢力出現,所以就派兵絞殺,在一系列的鬥爭往來之中最終還是接受了招安,正當他們準備大展宏圖,報效祖國之時,殘酷的現實卻給與他們沉重的一擊。兄弟們的相繼死去以及朝廷奸臣的迫害,使得他們的聚義最終破滅,當夢想幻滅的那一刻,宋江可能有所領悟,但是為時已晚。導致這種悲劇最直接的原因還是他們沒有正確地樹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對外部環境正確的把握。

結語:梁山三位首領以他們自身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成功,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以王倫為首的梁山第一任首領嘯聚山林,打家劫舍,沒有正確的文化使命,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以晁蓋為首的梁山第二任首領雖然有了自己的小目標,也確實凝聚了一批正義之士,但是他們沒有認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功;以宋江為首的梁山第三任首領,他們雖然確立了核心價值觀,但是沒有認清楚外部局勢以及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最終走向滅亡。所以,要想取得成功,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8dc36aa98374cb588d561bf7fae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