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尚的狗血生活實錄

2022-04-15     日本通

原標題:日本和尚的狗血生活實錄

本文來自公眾號:ELLEMEN睿士(ID:ellemen_china),作者:1004,編輯:小羊

現代社會的寺廟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現代社會的寺廟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對比起大多數人仍然停留在古裝劇印象,當代出家人的日常事實上已經與時代接軌。

但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顯示,在我國,五大宗教教職人員的月平均收入為人民幣506元,中國和尚人均月收入僅為397元,41%無養老保險,26%的場所沒有醫療保險。

同樣是在東亞,鄰國日本的僧人生活,似乎顯得就豐富多彩得多了。

比八卦雜誌還剛的僧人雜誌

說到日本《周刊文春》,許多人都會想起它爆出的各種政治內幕、娛樂八卦,但卻有一本雜誌以「比文春更剛」成為了話題,那就是這本叫做《月刊住持》的雜誌。

光看名字人們可能以為這是一本無趣的宗教雜誌,但翻開它的目錄,就可以看到十分有衝擊性的報道標題:

《Pokémon GO風潮席捲寺廟該如何應付》

《繼任住持的青年僧侶死亡真相》

《入贅女婿被罷免住持是人權問題嗎》

《別把親人的遺骨郵寄到寺里來!》

《Pokémon GO風潮席捲寺廟該如何應付》

《繼任住持的青年僧侶死亡真相》

《入贅女婿被罷免住持是人權問題嗎》

《別把親人的遺骨郵寄到寺里來!》

這本《月刊住持》誕生於1974年,創始人兼主編矢澤澄道在繼承家裡的寺廟之前為了學習相關知識做了很多採訪和功課,他發現不同的寺廟的習慣和發展會根據住持的不同而迥異,於是這成為了創刊的契機。

《月刊住持》在調查報道方面很下力氣,編輯部除了主編矢澤澄道住持擁有僧籍之外,另外3個記者平日負責搜集素材,尋找和寺廟相關的案件和時事,努力的住持故事還有根法律、稅務相關問題素材,雜誌覆蓋內容範圍之廣,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令人起敬。比如該雜誌曾經針對寺廟住持展開「你贊成還是反對日本死刑制度」的問卷調查,正面直視社會問題,可以說擁有著正統的記者精神。

此外,《月刊住持》作為月刊雜誌的其他功能也不會缺席,比如廣告功能:曾刊登飛利浦的剃頭刀廣告——「輕鬆無痛剃到後腦勺僧人的不二之選」。

嫁給日本僧人,還是不能吃肉?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第一次了解日本僧人,應該都是在2015年播出的大熱日劇《朝5晚9~帥氣和尚愛上我》中,山下智久扮演的寺廟繼承者和石原里美扮演的英文教師的狗糧故事當時風靡中日。而劇中展現的日本僧人可以抽煙飲酒吃肉、結婚生子的事情,在我們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其實在日本明治時代(既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左右)之前僧侶是禁止結婚的,但明治政府解禁了僧侶食肉結婚的限制,現在日本法律也許可僧人結婚。在《朝5晚9》熱播期間,當時日本的某僧人雜誌也堂堂正正地借梗討論了僧人戀愛問題,可見僧人結婚的普遍性。那麼,嫁給日本僧侶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有位僧人妻子出版了書籍,寫下了自己的心得。

絕不能在明面出現:信徒或者參拜者來寺里祈福,僧人妻子突然出現怎麼都很奇怪吧。

與信徒、施主友好相處:幾乎每個人都比我年長,比我更了解寺廟,所以必須和他們友好相處,哪怕一直被拽著聊天也要微笑應對。

可以吃肉但避免在附近購買:如果被古板的人看到了會對寺廟有不良影響,信徒中可能有討厭肉味的,所以有信徒在的時候不能做肉菜。

最後這位僧人妻子還鼓勵正在與僧人交往的女生可以把寺廟當作老式店鋪看,不要想得那麼特殊,當「喜歡的人的老家還是個寺」就能順利交往下去了。

世事皆苦,但還有帥和尚

在日本,當和尚顏值也是基本法。2012年,日本亞馬遜上就出現了一本名為《帥和尚圖鑑》的圖鑑,訂購人數眾多,評分高達4.6,這本由日本帥和尚愛好會出品,這個神奇的愛好會由一群顏控女生組成,她們對佛學抱有興趣,日常活動就是組團去日本各地寺院,搜集帥氣和尚情報。有時,她們還會參加僧人相親會。

據本書介紹說,由於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導致很多年輕女性感到十分不安,她們於是轉向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僧侶傾訴,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安心感。

傳說中的前演員帥哥和尚「東山教清」

這本彙集了日本各地帥僧人的圖鑑中,十分全面地介紹了包括出生信息、個人經歷、所屬寺院在內的40位僧人的信息,有前演員、出身航空自衛隊的前軍人,明治大學理工學部畢業的高材生。

彈得一手好吉他的帥和尚佐藤秀仁

從僧人酒吧,到「滴滴叫僧」

除了戀愛結婚的權利,由於日本法律規定,僧人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日本素有「和尚化緣只賺不賠」的說法,但隨著時代變遷,日本宗教業日漸衰落,根據相關報道,寺廟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施捨,但近年來日本國內宗教熱度下降,能得到的布施也越來越少,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調查,一般年齡層用於婚葬等與宗教相關的支出一年只有4萬日元(兩千五人民幣)左右,只占整體消費的1.4%。

因此,很多地方小寺廟無以為繼,甚至出現了很多廢寺,因此有許多僧人干起了副業,有邊做上班族邊做僧人的、有住持和妻子一起在寺里開麵包房的、有寺廟用森林水釀造啤酒販賣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僧人酒吧」。

在東京四谷三丁目就有一家僧人酒吧,店員幾乎都是年輕的僧侶,店內布置著釋迦牟尼像,每天都會進行佛經講義,還會定時開辦冥想會等活動,是可以一邊喝酒一邊體驗佛教文化的好去處。順帶一提,他家的酒水單長這樣。

飲品名也是十分佛系:沙羅雙樹雞尾酒;地藏牛奶;灼熱地獄;愛欲地獄;無間地獄;灼熱地獄;彌勒菩薩據去過的網友回憶,還有一款叫做「極樂凈土」的飲料。

就是它

2015年12月,日本亞馬遜更是推出了「僧人到家」的業務,只要花一口價3萬5千日元就可以請僧人上門做法事,亞馬遜的這項服務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全日本佛教會的猛烈抨擊,稱這是「將宗教行為商品化」。如今近三年過去,「僧人到家」業務至今也依然在繼續,截止2018年6月,註冊這項服務的僧侶已經達到1200人以上。

有位註冊了「僧人上門」服務的男性僧侶曾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他做上門法事的事情。這位僧人出身於寺廟,父親是寺廟住持,大學時期獲得了僧侶資格證,工作日做全職工作,周末作為僧侶接受上門法事預約。

據他介紹,註冊了不到一年,就已經接到了五六次法事,由於是在網上下單,客戶並不知道前來的僧人品行如何,所以幾乎每次在剛見面時他經常會被輕視,但隨著他的法事開始進行,每次對方的眼神都會逐漸真誠,他笑稱這是做這行最有意思的時期。還曾被客戶拜託一定要開張發票,不然不好跟家中兄弟解釋錢是否真的花在了法事上,弄得他哭笑不得,只能去便利店自費買了發票本。

日本社會整體的少子化和高齡化同時影響著寺廟,地方小寺院後繼無人的問題頻發,為了推廣佛教、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佛教的魅力,許多年輕僧人也開始另闢蹊徑。

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有一個由一群年輕僧人組成、名為「匪淺(アサカラザル)」的僧侶組織,他們希望以漫才(日本相聲)和樂隊的形式推廣。「匪淺」來源於「佛祖之言意義匪淺」,「用佛經為梗說相聲」雖然乍一聽十分不靠譜,但據聽過現場的觀眾說,相聲內容從法事到宗教故事,從作法方式到佛教趣聞,讓聽者非常有同感。

「匪淺」成員合影

而論科普佛教方式之另類,能和「匪淺」相媲美的只有一位「佛系」女愛豆——「愛$菩薩」。

這個藝名乍看之下十分殺馬特,但它其實是「愛豆菩薩」的諧音寫法,並且這位愛豆本人也是貨真價實的僧侶。

「愛$菩薩」本名為中村佑華,出生於1982年,她的父親是奈良縣吉野凈土宗的寺廟住持,中村佑華在寺廟中長大,從佛教大學畢業出家成為僧侶之後,她抱著「想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佛經」的想法。2007年起,中村佑華以「愛$菩薩」的藝名開始了她的愛豆生涯。雖然目的十分嚴肅,但據去過現場採訪的記者描述,live現場和普通的愛豆沒什麼區別,只是各種稱呼叫法非常「佛系」:

唱歌=誦經

說話=談經

live=做法事

而這位佛系愛豆的原創歌曲的歌詞是這樣的「佛祖一言救贖我身」「佛法不分貴賤予眾生慈悲」,「愛$菩薩」出道11年一直活躍至今,而一些狂熱粉絲對她的稱呼應該會讓許多飯圈男女孩感到似曾相識——「神」。

這麼看起來,僧人在日本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有著多重職業發展軌跡的職業,心動了嗎?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日本和尚翻唱《送別》

真 · 佛系歌手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點擊圖片閱讀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7e90dfe96a1314714b1ea765da25a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