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一台玫瑰空調,格力高端化再惹爭議|營銷觀察

2024-01-12     36氪

原標題:三萬一台玫瑰空調,格力高端化再惹爭議|營銷觀察

作者丨習翔宇

編輯丨蘇建勛 邱曉芬

2024年初始,格力電器就遭遇了新一輪爭議。

格力的「玫瑰空調」橫空出世——上方是一朵可以伸縮的實體玫瑰花,機身通體艷粉色。這款產品的官方售價高達3萬元,是格力近年來推出的最貴空調。

董明珠對此充滿了信心,稱這是一款「要用玫瑰向用戶表達愛意」的產品,更是一款「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只是,董明珠的誠意滿滿,卻沒有讓網友們買單:

「要是80年代推出的話,可以說是絕美了」

「送給我太奶當金婚禮物」……

玫瑰空調售價 圖源:格力商城官網

玫瑰空調遭受群嘲只是一個切口,背後折射的是格力在高端化進程中的艱難摸索。這體現在,格力雖然把空調的均價抬上去了,但是高端產品銷售額並不及競爭對手。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3年全國線下市場中,格力品牌的空調均價最高,達到4641元,高於美的(4355元)、海爾(4257元)。

但是,具體到高端產品的銷售量上,格力便開始落後於美的。2023年全國線下市場空調暢銷機型排行榜中,7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美的和格力均占3款,但美的銷售額市占率合計3.42%,格力則為2.41%,稍有落後。

空調增長瓶頸,遭遇渠道改革遲緩

格力的困境和優勢一樣清晰——成也空調,困也空調。

空調撐起了格力絕大部分營收,但這一品類是存量市場,增長几乎停滯。空調的銷量與房地產市場正相關,而如今的房地產市場面臨增長瓶頸。2022年中國房地產精裝修市場新開盤項目2015個,同比下滑42%。

再加上,家用空調已經多年沒有較大的技術創新,缺乏新的賣點。兩個原因共同導致了空調市場凋敝。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1-2022年,國內空調銷量連續兩年下滑。

市場不佳,格力又是受空調銷量下滑的影響格外大的一家。財報顯示,2020年以來,格力每年有7成營收來自空調業務。相比之下,美的、海爾則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多元化,空調營收占比分別只有47%和18%。

格力電器產品構成 圖源:國金證券研報

行業環境很殘酷,格力空調還面臨著競爭對手擠壓。2023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調業務增速只有1.8%。而美的、海爾則依靠發起價格戰、拓展下沉渠道,使得空調業務增速分別達到10.5%和18.3%。

格力空調的市場第一地位岌岌可危,其空調業務收入也被美的超越——根據公司財報,2023年上半年,美的空調業務收入為920億元,比同期格力空調業務營收,高出220億元。

而格力的高端化困局,其中一個原因,可歸咎為線下渠道的轉型遲緩和艱難。

空調此前主要依賴線下代理商銷售。在電商平台全面崛起的時代,減少線下代理商層級,成為家電企業的必然選擇。更重要的是,高端空調的客單價更高,註定了這是一個重體驗、重服務的品類,需要更強大的線下渠道作支撐。

在2017到2018年,美的、海爾相繼開始了類似的渠道改革,相比之下,格力的渠道改革包袱更重,速度也更慢。

格力的渠道改革,自2020年開始——格力一方面減少代理商層級,總部通過網批平台向終端門店供貨;另一方面,將代理商轉變為服務商,原來的代理商通過產品加價賺錢,現在改由總部支付服務費,藉此保持線上線下的價格體系統一穩定。

當初坐上國內空調市場第一的寶座,格力的秘訣是與省級代理商利益綁定,但如今要揮刀向昔日盟友,決定了自我改革之難。根據第一財經報道,直到2024年,格力才計劃全面推行網批平台供貨。

一步慢,步步慢,格力的高端品牌渠道建設也落後於美的、海爾。在完成渠道改革之後,美的還在持續建設高端品牌門店,培訓專屬的工程師、客服,提升高端品牌的服務。海爾這邊則建設了265家「三翼鳥門店」,在門店裡集合了家電、家具和家裝服務。

種種原因疊加下,格力被競爭對手徹底拉開差距。截止發稿,美的集團總市值3879億元,相當於2個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總市值為2028.3億元,相當於1.1個格力電器。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股價走勢,藍線為格力電器 圖源:Google Finance

高端缺乏獨立品牌支撐

除了渠道問題之外,沒有獨立的高端品牌,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此次格力的玫瑰空調爭議。同一品牌內,應該有統一的設計風格和定價策略,而格力玫瑰空調最大的問題是,不管造型還是價格,相比格力常規的空調產品,都不免突兀。

相比之下,美的、海爾這兩家公司都通過大量收購建立起了品牌序列,並且還推出了原創的高端品牌。

美的在國內市場主推東芝和COLMO兩個高端品牌。東芝來自2016年美的收購的東芝大家電業務。COLMO則是2018年美的發布的獨立高端品牌。根據公司財報,2023 年上半年,東芝品牌國內市場零售額超過18億元。

海爾則通過卡薩帝主打高端。卡薩帝品牌的櫃式空調價格區間達到1-3.7萬元,而海爾商城中的櫃式空調,價格區間在0.5-1.6萬元。兩者有明顯的價格差距。根據海爾公司財報,2023年上半年,卡薩帝在高端市場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品類的零售額份額排名第一。

格力品牌下的產品可謂數量多且細緻,但由於沒有獨立的品牌承接,導致產品系列難免混雜——36 氪發現,格力商城的櫃式空調包含114種型號,價格區間達到0.5-3.3萬元,價位區間跨度大。如此複雜的產品種類,格力自然很難協調產品的定價和造型。

圖源:格力商城官網

高端化還在艱難探索之餘,格力不是沒有尋找過第二增長曲線,手機、新能源都是董明珠看重的方向。董明珠此前也多次表示格力要打造高端品牌,還曾教育投資者,不要講格力空調,要多講格力電器。

2021年,格力推出最後一款手機。在造手機的幾年裡,格力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格力的另一大布局則成為累贅:銀隆新能源(現名格力鈦),主營業務是鈦酸鋰電池,以及用鈦酸鋰電池造商用車。格力先後兩次共斥資28.5億元,拿下格力鈦55%的股權。

只是,格力鈦不僅沒給格力帶來營收增長,反而要斥巨資填坑。根據格力公告,截止2022年底,格力鈦資產總額250.2億元,負債總額247.9億元,差一點資不抵債。2022年度,格力鈦凈虧損19.1億元。

格力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道路還十分漫長且艱難,2023年上半年,格力的生活電器、工業製品等其他主營業務加起來,占總營收比重也才11.8%。這意味著,至少在中短期內,格力還是會嚴重依賴空調市場。

面臨空調市場增長瓶頸,高端化和多元化,是美的、海爾都驗證了的成長路徑。對於格力來說,玫瑰空調只是一個短期波折。長期來看,渠道改革、高端品牌與多元化布局,都是格力必須要走的,難而正確的路。

(如果你也是家電從業者,歡迎添加作者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5c5e03e802788ed0471c6e83762a3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