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有很多「死魚眼睛」,為什麼賈母成了例外?

2023-11-22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裡有很多「死魚眼睛」,為什麼賈母成了例外?

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通過對鳳姐的重點分析,探討了「死魚眼魔咒」生效的具體過程與成因——這是一個沉痛而壓抑的過程,也非常具有普遍和現實的意義。

然而,在紅樓夢當中,也同樣描寫了一些逃離這個「死魚眼」定律的離群值。她們憑什麼能避免這場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浩劫?她們身上又有哪些現代女性可以借鑑的內容?本文就簡要分析一下。

紅樓夢裡,「死魚眼」定律的最明顯的離群值,非賈母莫屬。

之前我的文章里,就詳細地分析過,賈母身上那種獨特的氣度和美麗,她的精神世界絕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乾癟,反而更加豐足和充盈。(戳這裡複習)

賈母難道沒有難纏的夫妻關係、沒有複雜的妯娌婆媳矛盾、沒有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要煩心嗎?她又是如何處理這些普通女性望之卻步的複雜關係呢?

其實,鳳姐在從無價寶珠變成死珠過程里遇到過的事情,賈母大都親自經歷過。

賈母和代善的關係極為融洽。代善去世已經多年,張道士提到他時,仍然能僅靠隻言片語的回憶勾下賈母的眼淚。此外,賈母極為溺愛長相類似代善的寶玉,這也可以驗證她對代善的愛意。然而,代善卻絕非只有賈母一個女人。書中曾經隱隱綽綽提到府中的幾位老姨奶奶,也在鳳姐潑醋這一章里借賈母之口提到過「世人都是這樣過來的」,證明無論是合法的納妾還是非法的偷腥,當年賈母很可能都經歷過。

至於複雜的家庭關係,賈母也比鳳姐更有發言權。她嫁入賈府,最初做的是重孫媳婦,比鳳姐還要低一輩,她要處理的是整整三輩婆婆之間的婆媳關係,外加許多妯娌之間的關係。賈母嫁入賈府連頭帶尾的五十四年間,在極其複雜的人際關係之間遊刃有餘,還經過了一些「大風大浪」,可見是處理過比邢王二夫人更為煩難的矛盾。

家庭的瑣事就更不必提。根據賈府讓鳳姐和可卿管家的案例,賈府的規矩應該就是讓最低輩的媳婦處理家事。賈母嫁入府內是重孫媳婦,自然要參與管家。賈母親口說過,自己的管家能耐比鳳姐還要優秀,可見在處理生活瑣事方面也絕不怯場。

既然所有這些已婚女性面臨的「雷區」,賈母都親自趟過,她又是如何成為精神世界的倖存者呢?

首先,很無奈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賈母是一個「命特別好」的人。

她的好命首先體現在她的頂配出身。賈母是史府的尚書令千金,可以說出身比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寶玉都要好上不少。優越的出身給了她雍容的氣度和強大的底氣,也給了她寬廣的眼界和極佳的能力(不論是在婚姻經營方面還是家族管理方面)。

其次,她的好命在於她的頂配婚姻。賈母的丈夫代善不僅是個人能力極佳,家族勢力也絕不遜色的青年才俊,而且個人條件也十分優異(長相類似寶玉的人應該都不會丑吧哈哈哈)。更令人艷羨的是,那個時代賈府正在如日中天,甚至有可能還在走上坡路,代善即便個人能力不夠優秀,乘上時代的浪潮也能為家族博一個不錯的前程,更何況他個人能力還很不錯呢?如此,賈母妻憑夫貴,也就不是問題了。

在這種雙重頂配的情況下,即便賈母的人生當中有過什麼不和諧的因素,也都大多被時代的進步所掩蓋,她自然就更容易活得舒展和自由。

不過,即便命好,若是換一個人到賈母的位置上,也未必就能扛得住這些人生路上的考驗,賈母能夠獲得圓滿人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她高超的個人素質。

這種高超的素質首先體現在管理家族上。賈母管家雷厲風行,她對自己的評價「比鳳姐還來得呢」絕不是自吹自擂。鳳姐依靠威逼利誘能夠使得家族正常運轉,而賈母則是依靠法制和規則來管理家族,這就比鳳姐至少高了一個層次,可以想見她年輕時管家是多麼井井有條,再加上家族運勢不錯,賈府在她手下想必是欣欣向榮。

其次,賈母的素質同時還體現在處理家庭和夫妻關係上。在代善納妾的情況下,榮國府文字輩的主要角色都是賈母的親生兒女,足見她在經營夫妻關係上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既能夠維繫當家主母的賢良,又能保全夫妻情誼。此外,賈母在府內從重孫媳婦做起,一路打怪升級成為老祖宗,並且一直到老都和府中的幾個老妯娌關係很好,還會一起敘舊,這也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她強大的雙商和處理複雜關係的能力。

然而賈母最可貴的地方並不在於此。命運兩濟只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個人素質也只是戰術層面上確保她宅鬥成功的免死金牌。這些因素也許能夠確保她坐上賈府老祖宗的交椅,卻無法保證她成為書中所寫的那個有趣的、精神世界豐足的、懂生活的老太太。

賈母最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點,在於她超乎常人的豁達,和對精神世界的堅持。

面對夫妻關係,賈母的豁達是看清現實世界以後,一種舒展的接納。代善雖然納妾,但賈母和代善的關係卻依然融洽,核心原因是賈母對現實的接納。她看清了那個時代丈夫納妾的必要性,並接受了這種設定,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起改變時代,謀求一夫一妻的妄念。這絕不是自我PUA,而是一種與外界世界的和解,因為賈母不像甄嬛傳的皇后,雖然貴為國母不得不接受與她人共事一夫,卻日日擰巴,到最後還哭訴「臣妾做不到」。賈母給代善納妾,卻並沒有將這種「賢良」當成自己的委屈,而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維護了她和代善的夫妻情感。即便在代善去世多年以後,她也沒有因為他納妾,便有怨懟之情,可見她的心胸。

賈母對待夫妻關係的這種觀念,也能夠在賈敏和黛玉的身上找到影子。賈敏嫁給林如海,也是給如海納了幾房姬妾的,而且夫妻關係也十分和睦,她死後如海甚至立志不再續弦;而黛玉也是一脈相承,儘管對寶玉十分上心,但即便在和寶玉兩相猜忌的前三十回,也沒有對「好嫂子」襲人吃過醋,這說明黛玉是認同丈夫納妾這種觀念的,並且也能夠避免這種形式的精神內耗。

面對家事,賈母的態度依然非常豁達。她不貪戀權勢,雖然王夫人和鳳姐的能力也許不如她,但她只要說了退休,便真的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不到必要時絕不輕易干預管家的事宜。古往今來多少王侯將相都難以做到的放權,賈母卻輕易地做到了,這種高風亮節是極為難得的。

接納現實,順應天道,為賈母的人生之路剷平了許多的坎坷。她的這種不糾結、不擰巴的豁達,是她沒有變成死魚眼的重要原因。這種看似擺爛的心態,其實是非常強大和可貴的。避免精神內耗,隨時都能調整到最好的心理狀態去處理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才能將自身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反觀鳳姐,處在同樣的境遇里,就因為無法與自己和解,又不能看透權勢的虛妄,最終落得「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結局。

在這種豁達的基礎上,賈母便有了堅持精神世界的資本。聽笛子要隔著水音聽、綠色的竹子要配銀紅的霞影紗、望見雪地紅梅的美景就興奮得趕緊拉著大家看——她的修養和情趣絕不是做戲,而是自身的一種真實而樸素的需求。她對於美好事物的這種鮮活的嚮往和執著的堅持,是她的心態始終年輕、笑容始終舒展的根本原因。

這種對美的追求,與賈母的境遇和修養有關,但絕不是僅取決於此。

同樣是貴婦人,王夫人對於「在哪裡擺宴席」的想法就是「老太太說哪裡就是哪裡」,她對於美麗姑娘的印象就是「狐狸精」。也是因為對美缺乏洞察力和堅持,王夫人的心靈就逐漸枯竭麻木,成了那個威嚴有餘、情趣不足的死魚眼。

相反,許多並不處在物質極度豐富的金字塔尖的人,也同樣能夠保持這一份鮮活的初心。紅樓夢裡的劉姥姥也是和賈母同樣富有大智慧的老同志,她對於美好的感知能力同樣不弱。

賈母對美的追求和堅持,是她對個人靈魂的持續滋養,也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這種感受美好的能力,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其實是最接地氣又最難得的。它也許是下班路上的一片火燒雲,是家裡的一個溫馨的小角落,也許是愛人的一個寬慰的笑容,孩子的一個舒心的睡顏。如果這些生活里的小確幸和小美好,都能夠帶給我們力量和溫暖,生活的挫磨也就不會將我們輕易打倒了吧。

賈母固然運氣很好,又有高超的個人素質,然而她真正能夠一直是那個心靈鮮活美好的寶珠,還是依靠她強大的心靈。賈母的精神力量,支撐她豁達的心態,也支撐她對美好的堅持,這些才造就了這個慈祥而可愛的老祖宗形象。可以說,賈母的幸福晚年,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作為普通人,也許我們學不來她的這些運氣部分,但我們至少能夠從她的心態里學到一些應對人生歲月磨蝕的法門吧。

作者:泥娃娃,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