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美國太空人滯留太空,返航回地球,可能得求助中國

2024-06-25     兵器志

來時好好的,回不去了!本月初被送到國際空間站的2名美國太空人,如何返航回到地球,成為了一大難題,這是什麼情況?

美國原本的計劃是,6月5日「星際航線」飛船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於6月13日完成任務並帶領太空人布奇·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士返回地球。

然而,由於飛船緊靠在國際空間站並失去了自行脫離的能力,整個計劃遭遇了重大挫折。原本設計以支持7名太空人最多三個月的食物、水、氧氣等生存物資,現因多出兩人而面臨供給緊張的局面。

更加棘手的是,波音「星際航線」飛船的一系列技術故障。英媒報道,國際空間站對波音飛船的最長對接時間為45天,一旦超過此期限,飛船則必須脫離

然而,氦氣泄露、推進劑失效等嚴重問題的發生,無疑對太空人的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

在此之前,美方對中企肆意挑釁,進行了一系列非法制裁,導致中國進行了反制。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無法從中國獲取必要的零件,轉而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

於是波音公司選擇將其中一批「鈦合金」閥門的訂單轉給印度製造,未料印度以成本考慮將材質更換為「鋁合金」,導致了飛船在太空環境中出現了諸多問題。

事實上,這起事件不僅是技術失誤的體現,更暴露了美國在追求太空競賽中急於求成的心態。

為了在太空探索中保持領先地位,尤其是看到中國在月球探索上取得的顯著進展,如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背區域並開展採樣研究工作,美國似乎匆忙推進了許多未經充分驗證的項目。

所以如今的局面,就是美國執迷於「零和思維」遭到的反噬。那麼,對於這個情況,美國該咋辦呢?

有人提出,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救援方案,可幫助波音接回這2名太空人。或者,波音也可以考慮向SpaceX求助,比如SpaceX的龍飛船。

實在不行,求助中國也是一個辦法,畢竟中國的宇宙飛船有許多備份,可隨時進行應急救援,不過,這忙中國可能還真幫不了,不是不願意,是愛莫能助。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口的不同,使得直接的救援行動無法展開。即便中國有這個心,也無濟於事。

所以,美國波音和NASA只能自己想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NASA和波音公司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還有時間上的壓力。進行故障排查和測試需要時間,而在太空中,時間的流逝意味著資源的消耗。此時,太空人的狀況和安全成為了首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將太空人長時間留在太空站內,也許在技術層面是可行的,但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看,無疑增加了太空人的身心負擔。

歷史上的例子表明,長時間的太空停留對人的身心都是極大的考驗。因此,找到一個既安全又及時的解決方案,對各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次事件不僅是太空救援的挑戰,更是對目前全球太空合作模式的一次考驗。它向我們展示了在太空活動中,國與國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相互依賴與合作的必要性。

未來的太空探索,更需全球共同努力,共享智慧和資源,共同面對挑戰,確保太空活動的安全和成功。

從更深層次來看,這揭示了一個國家或聯盟在科技創新和國際競爭中可能陷入的窘境:一方面,是對科技優勢和國際地位的追求;

另一方面,則是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忽視的安全與合作。當競賽心態超越合理範疇,就可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人類共同的太空探索事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2fc5e4544f4acbe239277fadd2887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