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20億顆!她把一個市井小吃做成流量爆品

2022-09-07   火鍋餐見

原標題:年產20億顆!她把一個市井小吃做成流量爆品

她從小幻想一柄長劍、一匹快馬、喝著雪花、勇闖天涯,畢業卻發現,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她用5年時間,為各類上市公司做財務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些公司,可真有錢。

她涉足投資領域,見過各式各樣的「求資者」,她意識到,夢想,要靠錢來支撐。

投身丸子行業,她竟把市井小吃「牛肉丸」,做成了流量爆品。

她就是今天故事的大女主,丸來丸去食品總經理史雲霞。

從數字到投資

她打通了任督二脈

史雲霞的骨子裡,並不安分,她喜歡挑戰、喜歡贏、喜歡追求目標時的痛與快樂。

在童年的夢裡,她會御劍飛行,穿過麥田、森林、峽谷、河流,整個世界都在腳下,俯瞰蒼生,執掌生殺。

大學畢業後,史雲霞除了畢業證,還多了一張「鐵證」:註冊會計師,這讓她輕鬆進入一家很牛的「會計事務所」。

因為嘴甜靈活、不怕吃苦,她上手很快,不久就能獨當一面了。

史雲霞說,我特別感謝我職業起點領路人孫總,他專業能力強,人脈廣,對後輩多提攜,我很幸運。

她所在的會計事務所,接的全是大活,打交道的全是大廠,她整天忙著各種年報審計、為企業沖IPO做準備、做財務分析等等,天南海北跑,穿梭於上交所、深交所和證監會。

工作中的史雲霞

5年後,史雲霞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很順利,她進了某大型集團,開始涉足投資圈。

如果說,會計事務所是跟數據及背後的人打交道,那麼,投資公司就是跟人及背後的數據打交道。

2016年,正是投資浪潮風起時,史雲霞所處的投資公司,一年就能投出幾十億。

不過,離奇的事件多,靠譜的老闆也不少,公司盈利非常可觀。

彪悍的俠女,到哪裡都彪悍,史雲霞的第二個領導也對她青眼有加。

她說:「姜總識人善用,又明事理,幫助過不少人,這個思維對我影響很大,他是『導師型』領導,梳理過許多品牌,姜總『利他』的價值觀,也一直影響著我。」

在投資公司的兩年,史雲霞的圈子開始逐漸往上走,各大投資公司都混了個臉熟,這也為日後的工作,積累很多人脈資源。

史雲霞說,團隊對企業重要性,比老闆認知中的要重要得多。

畢業7年里,工作內容從數據到投資,工作經歷從事到人,史雲霞不斷疊代。

2018年,一個秋天的下午,史雲霞接通了一個電話,暢聊許久後,那頭說:

「你來吧。」

氣派的大廠和曬黑的「鐵娘子」

2018年,史雲霞轉戰新戰場,成了某知名集團財務總監。

彼時的集團,正處在蓬勃發展期,肉眼可見的光明大道,正橫亘在史雲霞面前。

在負責集團財務的同時,史雲霞還兼職起了集團的HRO,為集團旗下子品牌招才納士。

有段時間,她每天要見的,不是投資者,就是求職者。

她像陀螺一樣,每日手足不停,更像「集團營養師」,缺啥補啥。

史雲霞仿佛回到了7年前剛入職場那會兒,一股涌動的青春激情,在心中澎湃。

2019年10月,她接到個大活——建廠,把集團產業板塊第一家自主食品工廠的項目落地。

史雲霞在工地

實體投放不同於其他,耗資耗時耗力,而且專業性極強。

籌建初期,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要這般大費周章。史雲霞說,董事長的決策我能理解,創業是為了守業,目的是建立供應鏈壁壘

要建廠的那塊地,已荒廢多年,但地面上的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連天衰草中,建築群卻隱隱有虎踞龍盤的氣象。

接下來的事極為複雜,協調各類部門、開具各種證明、疏通各路關係……

2020年的4月30號,廠址地皮正式交接。

史雲霞坦言,董事長是我人生的貴人,他尊師重道,戰略思維極強,擁有極其敏銳的商業嗅覺,「籌建集團我們所走的每一步,背後都有董事長的支持和指導,不然也不會這麼快。」

5個月後的秋天,集團產業板塊第一家自主食品工廠投產。

轟隆隆的機器聲,宛如一頭久困得脫的獨角獸的狂嘯,它一路發足狂奔,橫衝直闖,殺進市場。

由於有了第一家食品工廠的經驗,她開始協助集團建立第一處食品產業園,短短3年時間,有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食品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同時,把食品產業園打造成了中部重要的食品產業園之一。

2021年,史雲霞正式成為集團事業合伙人,成為丸來丸去項目的創始股東,負責丸子項目。

回望來時路,她說,這一路走來,未辜負信任,一直堅定信念,也收穫滿滿,正應了那句董事長常說的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做一件快樂的事情,並能夠分享成功的喜悅,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年產20億顆

牛肉丸從市井小吃到流量爆品

2021年的冬天,史雲霞正式出任「丸來丸去食品」總經理。

丸來丸去是一個主打牛肉丸的企業,擁有總投資5.4億,占地面積122畝的智慧化產業園區。

史雲霞說,這是公司布局的大單品戰略,我們看到了行業中的問題和痛點,丸來丸去像是一把手術刀,去解決行業存在的疑難雜症,進而讓更多餐飲人獲利。

牛肉丸,是一道著名的潮汕小吃。雖不上大宴,但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升斗小民,都極愛這道起源於市井之中的美味小食。

丸來丸去產品

儘管牛肉丸距今百年之久,改革開放後,又逐漸在全國打開知名度,但時至今日,牛肉丸仍尚屬「有品類,無品牌」的情況

史雲霞說,做牛肉丸,絕非一時興起,也是看到了市場中的縫隙和機會,董事長「先開槍、後瞄準」的行事風格,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知道,只有對市場環境高度敏感的人,才有這種「直覺」,也可以理解為「瞬間看透底層邏輯」。

從根源上講,牛肉丸是老百姓的菜,所以,它的應用場景一定是最接地氣、最貼民心的。

像涮個火鍋,吃碗麻辣燙,可以煮丸子;做燒烤,可以烤丸子;家庭做個大燴菜、大亂燉,為豐富口感和味道,都可以放丸子;甚至很多快餐店如麵館、粉館,都開始放牛肉丸了,用來增加價值感。

市場空間大、應用場景廣、認知程度高……這一系列的指向,都表明牛肉丸是個不折不扣的爆品,而由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顧客內心缺少的信任度,乃是無品牌背書所致。

丸來丸去的戰略初心,正是「讓人人都吃上一顆好丸子」。

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未做,中間的地帶,就是一個企業的生存空間,丸來丸去也是如此。

丸來丸去的產品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包心牛肉丸+」、二是「實心牛肉丸+」、三是「牛肉滑+」。

值得一提的是牛肉滑,當下的消費風潮逐漸從重油重辣轉向清淡健康養生,吃鮮之風大起,牛肉滑也應運而生。

史雲霞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拓寬品類和應用場景

牛肉丸的各種應用場景

企業存在的意義,是解決社會問題。

當下,中國飛速發展,很多人工作壓力都很大,這就需要一些解壓的項目,來舒緩內心,餐飲,正是一條極佳的解壓渠道。

不開心時,約上三五好友,一頓小酒,一場暢談,心情自然好些。

很多人說,火鍋是具有強社交屬性的品類,其實,社交屬性在此也可以理解為解壓屬性,燒烤也一樣,炭火一升,小串一烤,人生百味就飄蕩在這市井煙火之中了。

冬天火鍋涮丸子,夏天燒烤烤丸子,關東煮麻辣燙一年四季煮丸子。

這樣的應用場景,對一個丸子企業來說,完全沒有淡旺季,而且無南北口味之分。

「所謂的創新,肯定不單指產品創新,而是要結合場景,一同創新,從消費端指導工廠端,讓消費者去指導工廠生產。」史雲霞說。

戰略思路理順,下一步就是甄選食材。

像黑椒牛肉丸,用的是上等牛腿肉,越南黑胡椒;像爆漿蛋黃牛肉丸,除了優質牛肉外,還用到了湖泊散養鴨蛋。

丸來丸去工廠

在工藝上,丸來丸去還用到了現代化的智能設備,從原料加工到品控管理,從科學配比到速凍成型、冷鏈運輸,經過千百次的捶打後,牛肉丸成了一道閃閃發光的美食。

就算是人生,若經過千百次的捶打,只要不躺平擺爛,也遲早會出頭。

沒錯,丸來丸去的牛肉丸,年產量達20億顆,成了一個流量大爆品。

史雲霞說,丸來丸去取得的成績,歸功於集團董事長對行業的高敏感度和深刻洞察力,也歸功於團隊年輕人的一股衝勁和創新力。

如今的丸來丸去,已成為諸多餐飲大牌的「得力盈利幹將」,很多知名企業也伸來了「柔性定製的橄欖枝」。

史雲霞和團隊

有人問史雲霞,如果你還是當年那個投資人,你會投資丸來丸去嗎?

史雲霞不假思索地回答:會,因為行業好,人也對。

這個回答,符合她的俠女性格——自信堅定,而又剛毅果斷。

不是最後

從小到大,史雲霞都會做夢,直到現在,她還會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夢。

夢裡,一顆牛肉丸神秘兮兮地在她身邊蹦蹦跳跳,她一把捉住,奮力拋向空中。

牛肉丸許久未落。

它應該不會落下來,史雲霞想,它只會越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