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城市名單有了新變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顯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個,特大城市增加2個。其中,東莞城區總人口達到1082.44萬,武漢城區總人口達到1080.64萬,杭州城區總人口達到1002.1萬,跨上1000萬人的台階,躋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區總人口達到650.4萬,蘇州達到500.08萬,邁過500萬人的門檻,成為特大城市。
未來還有哪些城市有望進入這份名單?
《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顯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在超大城市方面,西安(928萬)最有望在未來躍升為超大城市。在特大城市方面,南寧、廈門、太原、貴陽、烏魯木齊、寧波、無錫、福州、長春、南昌和常州等城區人口介於300萬到500萬之間大城市,均有望晉級為特大城市。
一座城市的人口數據變化,是城市經濟規模、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對記者表示:「以長三角為例,長三角是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一體化程度較好且在市場化機制以及國際化程度方面都走在前列的地區。特別是杭州、蘇州等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活力持續迸發。」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的有關報告指出,今年以來,超大特大城市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上半年,97%的城市GDP實現同比增長,GDP超5000億元的城市有24個。其中,超大城市GDP平均增速最高,為7.2%。
貴陽為什麼有望晉級全國特大城市?
產業加速集聚,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據貴陽市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貴陽市生產總值,根據市(州)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前三季度貴陽市生產總值3494.36億元,同比增長6.2%。貴陽市持續開展產業大招商,引進優強企業1600家,新增產業到位資金5000億元。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引進企業超400家,華為雲營業收入增長超過200%,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5.9%,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90.5%,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0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戶。啟動實施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全力助企紓困,完成留抵退稅528.48億元,新增市場主體74.54萬戶,上市公司數量達39家。活躍的市場氛圍和就業環境對人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市民幸福感「增溫加碼」
貴陽貴安紮實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建設。「15分鐘生活圈」方面,2023年計劃建設41個生活圈、410個項目,截至今年10月,已完工390個。停車場建設方面,2023年停車場建設任務為新建不少於2萬個公共停車位,截至今年10月已建成停車位22161個。農超市場方面,2023年實施農超市場建設30個,其中,改造建設農貿市場9個、新增或優化調整惠民生鮮超市21個,截至今年10月,已完工25個(4個農貿市場,21個惠民超市)。
「三改」方面,一是棚戶區改造,2023年貴陽貴安計劃實施51個棚戶區改造項目36254戶(含貴安新區2個項目373戶),建成3萬戶,截至今年10月,已建成32630戶。二是老舊小區改造,省級目標任務涉及44個項目47332戶406萬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開工目標任務;市級目標任務涉及33個項目40358戶331萬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開工目標任務。三是背街小巷改造,2023年計劃改造256條背街小巷,已完工244條,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8%。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升級也將吸引更多人口。
留住人才,落實「三最」戶籍政策
貴陽市目前實行「三最」戶籍政策,即落戶政策最寬鬆、落戶流程最方便、落戶時限最快捷,依託線下戶籍窗口服務機制和線上貴州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平台,全面實行窗口服務7×24小時全天候實時受理、即時辦理,為群眾辦理落戶貴陽。
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申請在貴陽市城鎮落戶的,可憑本人書面申請、畢業證、居民身份證,到人才中心或其親屬所在地、其實際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辦理戶口遷移登記。有意願在貴陽市城鎮落戶,暫無合法穩定住所的就業創業、學習、生活的申請人及隨遷人員,可憑相關申請證明材料,在單位集體戶、人才中心、社區集體戶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落戶。在貴陽市通過購買、受贈、繼承、自建、單位分配等途徑擁有商品房合法所有權的人員,由本人持書面申請、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權證》或《貴陽市商品房購銷合同》等材料,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或立戶登記。落戶門檻的降低將吸引人才流入。
來源:人民網、貴州省人民政府網、貴陽發布
編輯:張 迪
編審:安軼倫
審簽: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