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BA薪金帽大漲,今年出現了非常非常多的天價合同,最頂級的那一批,未來年薪都去到5000萬級別了,稍微二線點的,也得3、4000萬。
就總感覺今年會像2016年一樣,以後會出現很多很多的溢價合同,誰會是下一個萊恩-安德森,誰又是下一個洛爾-鄧呢?
非要選一個的話,我可能會把票投給活塞的傑拉米-格蘭特,根據規則,格蘭特有資格簽下一份4年1.12億的提前續約合同。
而且格蘭特相當有機會拿到這份大合同,因為現在對他感興趣的球隊非常非常多,湖人追求過他,開拓者現在對他有意,還有老鷹也在持續關注。
湖人就不多說了免得你們又說我蹭熱度,開拓者手握今年的7號簽,按照開拓者不打算重建,而是繼續圍繞利拉德建隊的思路來說,追一手格蘭特是可以理解的。
老鷹呢也是有必要更新一波輪換陣容了,去年還打進分區決賽,今年常規賽打得就磕磕絆絆,打進季後賽也一輪就被淘汰了。
加里納利3年6150萬的合同顯得有些溢價了,還好最後1年的合同只有部分保障,老鷹可以輕鬆裁掉他,或者選擇交易。
路威的合同到期了,還有德朗-賴特年薪接近一千萬的合同也要到期了,這幾個人的薪水空缺剛好夠簽一個格蘭特。
按照即戰力來說的話格蘭特確實是個很好的補充,加上還在新秀合同內,可以享受薪金紅利的亨特,老鷹的鋒線攻防兩端都很均衡。
不過老實講,格蘭特確實有實力,但個人感覺用大家形容巴特勒的話來形容他感覺也沒什麼違和感:「強,但是不知道強在哪裡」。
去年,格蘭特場均能拿到22.3分4.6個籃板2.8次助攻,今年稍有下滑,場均也有19.2分4.1個籃板2.4次助攻,算是很不錯的側翼數據了,在活塞這樣的爛隊,甚至能當個大當家。
但格蘭特的問題是從來沒證明過自己能在爭冠球隊成為關鍵角色,當年不管在雷霆,在威少身邊打球,還是在掘金,在約老師身邊打球,格蘭特都更像只是個偏防守向的工兵型球員。
說難聽點就是在強隊唯唯諾諾,在弱隊重拳出擊,在弱隊嘛很多球員都有刷數據的能力,但以球隊成績來說的話,格蘭特要拿3000萬反正我是會猶豫一下的。
當然也不是說格蘭特不值3000萬,只是在活塞拿3000萬跟在湖人這樣的球隊拿3000萬那區別可就大了。
你想想看在活塞打成什麼樣哪有多少人在意,但要是在湖人或者其他爭冠球隊拿著3000萬卻只打出場均類似12+4(甚至不到)這樣的數據,會被噴成什麼樣呢。
舉兩個例子,阿隆-戈登,跟格蘭特類似,也是在魔術打得一手好數據,但在掘金,今年場均15分5.8個籃板2.5次助攻,年薪只要2000萬,也有不少人說合同溢價。
今年在獨行俠打得非常非常好,攻守全能,幫助球隊打進西決的芬尼-史密斯,季後賽場均都有11.7分5.5個籃板1.9次助攻,三分命中率高達42.6%,而且還有上升空間。
今年和獨行俠續約的合同,也只有4年5550萬,所以格蘭特有強到能簽1.5個戈登,2個芬尼史密斯的程度嗎?
不過現在NBA也都是這樣的了,錢少了搞不來好球員,花大錢又容易成大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