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勸「差不多就得了」,但醫生還是堅持完成了操作

2023-04-18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護士勸「差不多就得了」,但醫生還是堅持完成了操作

正常情況下,急診科醫生也都會氣管插管。畢竟,這是救命的技術,而且往往都是緊急需要的。因此,質控對急診科插管率也是有要求的。

可是,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急診科的插管水平就是和麻醉科差一截。為此,一旦有插不上的管,急診科還要呼叫麻醉科。

半夜,剛剛做完一台闌尾炎的老李,收拾一下值班床準備休息。

突然,電話響了,急診科呼叫。

沒時間分析出了什麼事,總之能呼叫麻醉科的,都是大事。

趕到急診科,一個老年患者正直挺挺的躺在急救床上,面色很難看,看不到一絲血色。急診科同事,正在努力用簡易呼吸器給他加壓吸氧。可是,監護儀上的各種直線似乎告訴大家「都沒什麼用」。

「喉鏡、氣管導管」,老李催促護士趕緊準備。

護士:都在那兒了。

循聲望去,果然在患者耳邊已經有了喉鏡和氣管導管。但,上面似乎都是血。顯然,他們已經嘗試過了。

不由分說,老李拿起喉鏡就準備插管。可是,準備打開口腔的時候才發現,根本打不開。僅僅掰開的一條縫,喉鏡片根本插不進去。

當時,患者嘴巴的緊張程度,即便強行把喉鏡片塞進去肯定也無法活動,更不可能完成插管。並且,七零八落的幾顆上下牙,也必定保不准。

怎麼辦?一個聲音在大腦中催促老李儘快想辦法。否則,這個人就一點希望沒有了。

由於急診室沒有其他氣道工具,僅有的喉罩也無法放進去,老李嘗試徒手插管。可是,嘴巴無法張開,徒手插管也困難重重,幾次都未成功。

正在胸外按壓的護士說:差不多就得了,家屬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事的。體溫都沒有了,只是家屬要求搶救。

聽到這話,老李瞬間感覺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工作。

但轉念一想,這個管必須得插上。如果沒進入氣管,萬一事後做檢驗發現氣管插管未成功,儘管患者可能因為其它原因早已沒救了,但或許那時的家屬就不那麼想了。

於是,老李緊扣簡易呼吸器,同時讓護士幫忙去麻醉科拿光棒。

有了光棒,氣管導管很快準確送進去了。

回去的路上,儘管明知道這次的搶救註定不可能成功,但老李的心也踏實了。現在的醫患關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那麼,各位同仁:你們碰到過這類情況嗎?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158fd84d8e3ea7dfdcc5b10d55bdb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