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中國好人」王海兵:「卡脖子」技術買不來,只能自主創新

2022-02-10     中國網

原標題:中國發布丨「中國好人」王海兵:「卡脖子」技術買不來,只能自主創新

中國網2月10日訊(記者 彭瑤)「兵器裝備集團科技創新青年專家稱號」「重慶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些榮譽獎章的獲得者都是王海兵。

王海兵是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山公司」)傳動系統研究院院長,多年潛心從事自動變速器研發,解決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2021年11月,王海兵上榜「中國好人」,再次成為愛崗敬業的表率。

王海兵。受訪者供圖

自動變速器是相對於手動變速器而出現的一種能夠自動根據汽車車速和發動機轉速進行自動換擋的變速裝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動變速器技術和市場被國外壟斷與封鎖,國內變速器製造商被「卡脖子」,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更是被「扼住喉嚨」。

2007年10月,王海兵因其優秀的技術研發能力被任命為青山公司自動變速器(AMT)產品項目設計開發主管。自動變速器從設計到量產,要經過軟硬體設計、匹配、驗證、製造等一系列環節。王海兵帶領團隊員工加班加點,努力完成設計和反覆測試。至2009年4月,搭載青山公司自主開發的國內首款AMT自動變速器的轎車成功下線並實現量產。

2008年,王海兵帶領團隊開發自動變速器(DCT)項目。「做DCT比AMT的難度更大,當時體系標準都沒有,研發過程中暴露出了我們對技術認知度不夠的問題,所以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對那段艱辛的時光,王海兵記憶猶新,一次次測試驗證的失敗曾讓他夜不能寐,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研發出這個產品,擔心浪費了國家和企業的投入。

王海兵咬牙挺過了那段迷惘的時期,他堅信研發重在堅持,「我非常理解和認同的一句話就是『成功的人就堅持在最後五分鐘』。在國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的情況下,我們要有決心和信心,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體系的構建,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王海兵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逐一攻破了DCT自動變速器構型設計、雙離合器熱管理、換擋控制和產業化等多項核心技術,逐步建立了完整的研發、製造和品控體系。

2016年,搭載DCT自動變速器的汽車上市,打破了國外公司對DCT自動變速器的技術壟斷。2018年,DCT疊代升級為7DCT,成為最令王海兵自豪的自主開發產品,目前,7DCT市場保有量已經突破100萬台。王海兵的DCT團隊也獲得2019年重慶英才計劃-創新創業示範團隊稱號。

王海兵(左二)。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低碳綠色發展的日益重視,王海兵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變速器市場。

「與傳統變速器相比,新能源變速器在硬體結構上簡單化但集成化大幅提升。可以說,新能源變速器是集動力源、傳動、電子電控、軟體為一體的多功能性部件,在未來整車中占據重要地位。」王海兵說,發展新能源變速器,通過降低傳統燃油車的油耗減少排放,純電動車型更是能夠實現「零排放」,是汽車產業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從最初的3人設計小組,到帶領500人的項目團隊,14年過去,王海兵仍然工作在研發的最前線。王海兵認為,新能源相關業務的技術難度更高、開發周期更短,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來帶動。「我們國企有『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在我研發受挫的時候,領導、師父和同事都鼓勵我放心大膽地干,給予我強大的精神支撐,我也會將這樣的企業文化傳承下去,以身作則沖在前線,為規劃策劃、方案構架把好關,以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感染青年業務骨幹,大家共同努力來攻克核心技術難題。」

「新能源變速器中存在『卡脖子』的技術方面主要是高端晶片的研發和製造,如IGBT晶片等。這也是將來我們研發聚焦的難點之一。」王海兵說,「卡脖子」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一條路。「以前大家有過國產手機、國產車不如外國產品的觀念,但隨著國產品牌和品質的不斷提升,現在大家也意識到,我們可以比國外做得更好。當前製程高的晶片技術的確還掌握在部分已開發國家手中,但如果國內上中下游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相信攻克晶片只是時間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fc471da78f31e3e78097675df9b5b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