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劉聰梅:留得殘荷聽雨聲

2023-12-10     渭南文壇

原標題:渭南文壇 | 劉聰梅:留得殘荷聽雨聲

渭南文壇 | 劉聰梅:留得殘荷聽雨聲

留得殘荷聽雨聲

作者 劉聰梅

深秋、淺冬,殘荷往往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話題。近日陸續收到一些攝影愛好者發來的殘荷影像資料,一方方荷塘像一幅幅水墨畫,又似大自然繪就的巨幅素描,展示了渭南各地秋冬別樣的荷塘景象,傳遞了堅韌頑強的生命意義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荷塘在渭南各地可見,從黃河灘地到秦嶺腳下,小則一兩畝,大則幾千畝。種蓮成為一種產業,也在夏日為人們提供了賞玩的好去處。深秋時分,荷花凋零,荷葉枯萎。荷褪去嬌艷的身姿,仍迎寒風而立。陽光灑在殘荷上,那枯黃的葉片,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閃爍著悽美的光澤。經過風霜雨打,殘荷看似枯敗卻有著錚錚風骨,不比盛開的荷花缺乏魅力。「留得殘荷聽雨聲」,枯荷帶來另一種審美意境,讓人們在欣賞美的同時,獲得一種精神力量。

殘荷和夏荷一樣,是我國文化和美學中的一個古老話題。有些文人墨客對枯荷持有「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悲傷之感,而多數是對枯荷的留戀與讚美,讚美它的風骨,讚美它的堅韌,讚美它的淡然。它在枯萎下積蓄著重新綻放的力量,給人以啟發和感悟。

殘荷,雖枯猶美。

枯荷倦鳥兩相宜 李勇 攝

孤芳自賞 李勇 攝

軸對稱 李勇 攝

高擎 李勇 攝

聆聽 李勇 攝

何處無風韻 胡群敏 攝

傲然挺立 胡群敏 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f2a3c0b473d9c72f7d1d585a649f6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