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五種人,很不好惹,惹了,麻煩就來了

2023-12-30     布衣粗食

原標題:以下五種人,很不好惹,惹了,麻煩就來了

看過一句諺語:「燒的香多,惹的鬼多。」

本以為,去某地,做了某件好事,可效果適得其反,反而讓自己很不安寧。

這個世上,人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當人看,都可以做朋友。

學會選擇性社交,遠離是非,是每個人應有的自律。

記住,以下五種人,很不好惹,惹了,麻煩就來了。

01

你的同行,惹了就變成了冤家。

透納、康斯都是西方的藝術家,在繪畫方面,都有名氣。

1832年,兩個人一起參加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他們的作品被掛在同一面牆壁上,並且很顯目。

按照展覽的規則,在正式展出之前,可以對畫作進行修改。

康斯走到展覽館,在畫作上加了兩個紅點,導致畫面上的大海,不倫不類,明顯比透納的畫,稍遜一籌。

到了開館那一天,康斯的畫上,紅點變成了海上的浮標,顯得非常生動。透納的畫,暗淡了。

「同行是冤家」,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某些時候,你和同行一起吃飯,去參加某些活動,大家都很客氣,說「我向你學習」,千萬不要相信,人的言語是很虛偽的,競爭才是永恆的。

若你招惹了同行,馬上就會出現較勁的行為,甚至互相傷害。你儘管做好自己,不要去貶損對方,更不要洋洋得意。

02

控制欲很強的愛人,惹了就會家庭不安。

蘇格拉底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妻子在不遠處吼了幾句,他沒有理會。

很快,妻子端起一盆水,從蘇格拉底的頭上澆下去。

蘇格拉底幽默地說:「我就知道,打雷之後,會下雨。」

看起來,蘇格拉底很沒有面子,但是他維護了家庭的和諧。畢竟,皇帝還有怕老婆的時候,何況是普通人?

只要你不想離婚,就要包容愛人的一切,包括他的臭脾氣。

衝動是魔鬼。夫妻相處,一方衝動了,另一方就要必須忍耐。對著干,那就是兩敗俱傷,日子沒有辦法過下去了。

03

閒得慌的老人,惹了就會糾纏不清。

通常,我們會尊重老人,也會認為老人是和藹的。

事實上,很多老人是無德的,也是很難纏的。可惡的是,老人退休了,有的是時間,隨時可以冒出來,給你製造不愉快。

「大爺就是大爺;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從這些網絡句子,就能夠體會到,為什麼我們要防備老人,而不是無條件信任。

也有一些老人,你好心拉他一把,他順勢就躺下來,讓你不知所措,也許會因此賠錢。

和老人吵架了,你很憤怒,但是不能動手。畢竟,對方年紀大了,稍有不慎就會跌倒;一些有病的老人,被你憤怒一次,還可能誘發病灶。

幫助老人也好,和老人吵架也好,都不是好事,一旦遇到了,就得謹慎。起碼你應該保留相關的證據,或者讓周圍的親戚朋友來見證。

04

未婚的大齡青年,惹了會被「曲解」。

大齡青年,一直沒有結婚,有兩種情況:很憧憬愛情,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長期未婚,成為了別人的笑柄。

第一種情況,你要是招惹了,對方是異性,那麼你可能被對方誤以為「愛上了」。

正如達貝妮說的:「千萬別惹女人!因為她們真會無期限地等待下去,等待的結果——不是遺忘,就是復仇,但總是壯烈。」

第二種情況,你招惹之後,對方會認為你在笑話他,哪壺不開提哪壺。從而,兩個人的關係,變得很僵化。

有一些大齡青年,因為自身不夠好,導致沒有人愛。你不要當一回事,別去管。

幫人介紹對象,也要委婉一些,別費力不討好。

畫家馬奈常常笑話印象派畫家德加,說:「無力愛女人。」

德加一輩子都沒有結婚,也沒有一段像樣的愛情。聽了馬奈的話,很憤怒。

過了幾天,德加畫了《馬奈和夫人》,送到馬奈的家裡。畫上,是馬奈和夫人吵架之後的樣子,暗示著「離婚」。

從此,友誼的小船,徹底翻了。

05

不想合群的人,惹了就會被「冷落」。

有的人,從來不想和誰交往,就是在群里,也很安靜,懶得搭話。

你和不合群的人交談,對方愛理不理的樣子,只會讓你難受。這是何苦呢?

其實,在不合群的人眼裡,那些群處的人,就像是「虛偽的怪物」,或者是「烏合之眾」。他的層次,明顯就和一般的人不同。

也有人,從來就不求你幫忙,你和他走得很近,他就認為是在「求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你要尊重別人的「不合群」,不要拉著不合群的人去喝酒聚會。邀約去參加活動,也僅僅是停留在單位上,不能私下裡。

06

農村有句土話:「和人路路通,惹人頭碰痛。」

你招惹了誰,就是讓自己頭痛,也是讓頭相碰。這是需要避免的。

如何處理「不好惹的人」?記住三個詞語:保持距離、做好自己、甘拜下風。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彼此送禮,也不是吹捧,而是「你別麻煩我,我別麻煩你」。畢竟,誰都是普通人,都忙著生活,不想惹麻煩。

人這一生,到底是靠自己的,就算是麻煩了誰,也要馬上去還人情,別總是虧欠。

到了一定的年紀,縮小社交圈,關好門,家庭其樂融融就夠了。就算被家人招惹了,也沒有關係,畢竟好處始終都在家裡。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e9cf413cfe1b8c6340f773726b52a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