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釋放體育品牌發展動能,推動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

2023-05-28     生態體育

原標題:加速釋放體育品牌發展動能,推動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步入2023年,我國各地各項體育賽事陸續開展,競技體育如火如荼;北京冬奧紅利持續釋放,冬奧遺產得以充分利用;貴州「村BA」等大眾群眾體育活動火爆出圈,進一步激發全民運動熱情。2023,中國體育迸發出蓬勃力量。

在推進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的新時代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地弘揚體育精神,擦亮人們生活的健康底色?怎樣有效發揮體育品牌的作用,加速釋放體育產業發展動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5月11日,半月談雜誌社聯合新華社體育部在浙江德清舉辦「健康中國行動與體育品牌建設」論壇,與多領域大咖一同探討體育品牌影響力案例,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凝聚力量。

從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將體育融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丁東在致辭中表示,如今,強健的體魄已成為所有人的剛需,通過科學有效的體育鍛鍊,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需要從泥土中挖掘打造品牌,並把品牌打造和傳播放在重要位置,讓優勢品牌推動解決全民健身領域的突出問題,真正辦實事,解民憂,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新華社體育部主任許基仁在致辭中提到,推進健康中國行動,離不開「三個一」:建設一批體育設施、舉辦一批體育賽事、打造一批體育品牌。近年來,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國產品牌,成為時尚潮流、展現文化自信。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未來也將為中國體育品牌建設、民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美麗的山水之地德清,也孵化出蓬勃發展的體育產業。德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符海濱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德清牢牢把握杭州都市區「後峰會、前亞運」的機遇,以強化公共體育服務為抓手,著力培育特色賽事品牌,形成了全民參與體育的良好氛圍。未來,德清也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和最強的保障,譜寫體育事業新篇章。

加快體育強省建設,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鬍國平認為,建設體育強省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組組靚麗的數據,一件件鮮活的案例。「十四五」時期,浙江將緊抓杭州亞運會機遇,打造「五張金名片」,實現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改革、體育治理、體育人才等六個「走在前列」,推動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體育強省,在體育強國建設中貢獻浙江力量。

建設體育強國,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其中,重視青少年體育是題中應有之義。原首都體育學院校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中國排協副主席鍾秉樞談到,要讓孩子們動起來—動出靈性、玩起來—玩出個性、跑起來—跑出韌性、拼起來—拼出血性、賽起來—賽出德性,以體教融合培育創新型人才,為強國建設奠基。

放大亞運效應,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體育強市。杭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漆憲忠提到,面對即將到來的亞運會大考,杭州將發揮亞運籌辦主力軍作用,為舉辦一屆最成功的亞運會貢獻自身力量。同時,推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相輔相成、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本土體育賽事,加快建立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體育事業、培育體育品牌,浙江湖州、山東濱州和廣西南寧馬山縣也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湖州市體育局局長徐旭萍談到,湖州將在全民健身、競體育、體育產業、體育賽事、體育文化和體育治理六個方面發力,打響湖州體育品牌,讓湖州人樂享健康生活。

濱州市體育局局長周波介紹,作為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近年來積極舉辦各項體育賽事,推動體企融合持續深化,不斷延長體育產品產業鏈,打好賽事品牌、城市品牌、創新品牌組合拳,助力城市建設和品質打造。

依託優越的山地戶外運動資源,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打造出攀岩特色品牌,帶動縣域知名度和招商吸引力顯著提升。馬山縣委書記穆賢清介紹,以攀岩為抓手,馬山形成了以「體育+」為引領、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馬山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鄉村振興提供了有效助力。

以「優勢相加」促「發展相融」,促進體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體育強國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體育,是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四大領域均衡協調發展的體育。體育強國夢的實現,需構建健康強國「四位一體」發展格局。在本次論壇上,體育教育、競技體育和體育品牌等各領域代表齊聚一堂,就如何發揮各自的特色和作用、推動體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體育是一種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效能獨特的教育手段,也是把青少年培育成全面人才的有效路徑。這一點,深圳市龍崗區平湖實驗學校和北京八一學校體會頗深。平湖實驗學校校長屈紅燕介紹,多年來,學校秉持「打造陽光校園 引領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著力構建陽光體育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培育積極向上的陽光體育精神,從而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八一學校副校長祝望北認為,體育帶給學生的不僅是身體健康,而更多的是培養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八一學校以「活動育人」作為辦學方向,旨在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體育精神,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實現人格的完滿。

在競技體育中,科學運動方式十分重要,著名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談起41歲從零開始參加越野滑雪的經歷時提到,希望通過他的影響力,讓大眾認識體育塑造人生的魅力,同時帶動更多人採取科學的運動方式參與體育健身。

「體育強國不僅是訓練,其實也是在精神方面。」 國服體育聯合創始人、首席品牌官沈睿認為,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授權特許經營的品牌,在打造體現時尚潮流的運動產品的同時也要體現出中國國家隊強悍的 「爭強好勝」的精神,用熱血的精神帶動全民參與,「推崇一種精神,講好新的中國體育文化,在我們看來是重任。」

以科技創新驅動體育品牌發展。好家庭集團董事長張佳華介紹,三十年來,好家庭持續聚焦運動健康領域,以滿足民眾對健康生活的需求為己任。近年來,好家庭嘗試將數字科技融入運動健康基礎設施中,將競技體育訓練技術方法擴展至全民健康領域,推動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融合發展,也為運動品牌和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範例。

推動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人人可為,人人能為,人人要為。半月談雜誌社黨委書記、總編輯葉俊東總結道,期待大家都動起來,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全民健身蔚然成風,讓健康中國行動更有成效,讓體育品牌建設更有力量。唯有如此,才能為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助力體育強國夢實現。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daaf5c8b9006a087deb59a056084f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