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廊橋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宋煜章兢兢業業,為何又甘願赴死?

2019-08-21   雪刃魂

一、為何而死

驪珠洞天前任窯務督造官,宋煜章是因為什麼而死?他到底做錯了什麼,讓皇帝皇后都認為他是必死之人?

宋煜章在小鎮名聲並不差,任職期間,兢兢業業,刻苦清貧,不說有多大功績,但應該也無大過。再加上修建廊橋的功績,不說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何罪之有?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至誠質樸的督造官,卻被皇后派人割去頭顱,身首異處。難道真的是皇后任性而為?或者是因為沒能燒出朝廷滿意的貢瓷?

我想這些原因,都難以解釋宋煜章,為何甘願赴死吧?

兢兢業業

二、宋積薪生父的身份

《劍來》初期,宋煜章一直被誤認為是宋積薪的生父,後來宋積薪恢復皇子身份,或許他是怕,有不利皇帝、皇后的流言蜚語,或許是皇帝自己感覺像帶了綠帽子,也或許是皇后覺得於自己聲譽有損,總之,宋煜章的存在,讓皇室聲譽受損,很沒面子吧。

要知道,皇帝宋正淳是最怕文人清議的,私下授意,要秘密解決掉宋煜章也說的過去。

授人以柄

三、沒有照顧好宋積薪

我們知道,宋積薪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心結,就是陳平安曾經差點掐死自己,導致宋積薪道心蒙塵,難以解脫,甚至將來會成為自己大道的絆腳石。

而宋煜章作為宋積薪的「監護人「,關鍵時刻,卻沒能阻止陳平安,沒能保護好未來的大驪天子,主辱臣死,這個解釋似乎比較靠譜。

沒保護好宋積薪

四、慷然赴死

如果說,皇帝皇后想殺他,還可以解釋的通,但是宋煜章又為何慷然赴死呢?為何在見到王毅甫時,會說「總算來了」呢?

明知是死局,還依然引頸待戮,還依然優哉游哉的低飲淺酌,他的必死之局,真的無解嗎?當真是崔瀺所認為的愚忠嗎?

或許,十五年前,宋煜章便已知道今天的結局。所以說他的死,是十五年前早已註定的,愚忠又如何?堅定執著又怎樣?誰說讀書人沒有大好頭顱?

慷然赴死

五、廊橋

那宋煜章又為什麼要建造廊橋呢?僅僅是想將功補過嗎?廊橋又有什麼用嗎?原文說,廊橋是為了掩蓋一樁大驪宋氏的醜聞,那這樁醜聞又是什麼呢?

我想就是血祭,「風生水起」,有多少畫就血祭了多少人,宋煜章能加蓋廊橋,遮蓋這天大的醜聞,也算是善事一件。可惜,卻仍然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帶罪立功

六、結局

不知是感懷宋煜章的愚忠,還是覺得皇后做得太過分,大驪皇帝,竟然將宋煜章封為落魄山山神,至於結果如何,還不得而知,但將來在陳平安庇護之下,與主角結一段善緣,走出新的天地也未可知。

以陳平安的性格,以德報德,以怨報怨。宋煜章將來的結果必然不會太差,不說打破長生橋限制,但最起碼,放眼天下山神,也必然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且拭目以待吧。

愚忠?

七、寫在題外

當今社會,網絡文化充斥,各類小說演義精彩紛呈,但是似乎所有的作品都對文人不太友好。

好一點的,全文便是修真煉道,鬥爭殺伐,不牽扯你文人;差一點額就直接口誅筆伐,什麼儒酸文人,什麼暗地裡耍心機、弄手段,是應有盡有。

讀書人也有大好頭顱

唯有《劍來》一書,令人拍案叫絕。原來文人也可以這麼有意思,原來文人也可以在修真、玄幻的世界裡,這麼大放光彩。

在這本書里,我才真正體會到國學的可愛與魅力,才體會到傳統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如此的讓人流連忘返。


宋煜章篇已完,敬請期待陳平安篇:為什麼陳平安做什麼都是對的?你希望有這樣的朋友嗎 ?

你覺得宋煜章是怎樣的人?你想看到哪個人物的點評?有喜歡誅仙小說的朋友,歡迎關注、留言評論,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