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滿座!2023集邦諮詢新型顯示產業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3-03-30     Trendforce集邦

原標題:高朋滿座!2023集邦諮詢新型顯示產業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3年3月30日,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LEDinside、WitsView,在金茂深圳JW萬豪酒店舉行2023集邦諮詢新型顯示產業研討會。約有上千名產業上下游代表來到會議現場,共論新型顯示行業未來。

會議首先由集邦諮詢總經理樊曉莉發表致辭。她向所有參會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並表達了對新型顯示產業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

隨後,集邦諮詢分析師與新型顯示產業鏈的行業專家相繼發表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嘉賓分享的主要內容:

集邦科技 邱宇彬

2023年新型顯示技術展望

MiniLED背光在問世三年後,在各應用發展上的強弱分野逐漸明朗。當前由Apple主導的平板與筆記本應用,由於2024年起OLED面板的導入與新世代8.5代產線的問世,對於MiniLED背光產品的替代威脅將陡升。而電視與桌上型顯示器應用,當前雖然因為偏高的終端售價未能獲得終端消費者廣泛迴響,但預期在國內品牌廠商積極的推動與OLED產能受限的趨勢下,依舊看好MiniLED背光在這兩個應用市場中長期的發展。

TrendForce統計2022年全球搭載MiniLED背光的各應用裝置出貨規模為1,700萬台,隨著成本的下降與多元應用的開展,預期將在2027年發展成為近7,500萬台的市場規模。

在Micro LED應用方面,原先市場寄予厚望的大型顯示器,在面臨部分零組件生產良率低、品牌廠商投入規模有限、以及成本偏高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預期市場發展的增速將較預期來得緩慢。同時間由於Apple的技術選定,穿戴裝置預期將成為2024年起另一個強勁帶動Micro LED晶片產值與需求增長的指標應用。除此之外,Micro LED不僅因本身高亮度的優勢在AR眼鏡應用的發展持續讓人期待外,搭配透明與捲曲特色的技術同樣在車用創新顯示領域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伴隨著更多供應商的加入與新型應用的導入,TrendForce預估Micro LED晶片產值將從2022年的1,400萬美金,成長至2027年的12.4億美金,年復合成長率達150%。

集邦科技研究部副總 邱宇彬

國星光電 劉發波

MiniLED背光應用方案及發展機遇

國星光電已開發了一系列LED背光產品,並於2018年開始布局Mini LED背光技術,已擁有Mini POB、Mini COB和Mini COG三大技術路線方案。

其中,POB方案工藝難度低,具有良率高、成本低、大視角出光等特點,主要應用在TV、商業顯示、MNT、車載背光等領域。COB方案雖對工藝、設備、材料要求較高,但具有工藝流程簡單、高一致性、高性價比等特點,主要應用在TV、MNT、消費品電子等領域。

目前,國星光電的Mini LED背光產品已在TV、MNT等領域實現量產,車載背光相關產品正在試產階段。展望未來,國星光電錶示,隨著方案的優化與多樣化、成本下降,Mini LED背光滲透率將越來越高,公司持續看好這個市場,將加大對Mini LED背光的研發、設備投入和客戶拓展,優化生產工藝,釋放更大產能,積極響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多高品質的定製化服務方案。

國星光電預計,隨著Mini LED越來越被市場所接受,Mini LED使用的場景和深度將不斷拓寬和增長,隨著消費升級、經濟向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興起, Mini LED將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國星光電組件事業部研發部主任 劉發波

利亞德 孫雪超

Micro LED技術發展與應用拓展

Micro LED無襯底化是未來重要發展趨勢,且晶片尺寸將進一步微縮;像素排列方式則包含橫向排列和縱向堆疊兩種;同時,LED色彩轉換技術將進一步發展,以應對更小尺寸的低效率問題。

技術路徑上,目前Micro LED的封裝方式主要有COB/COG、MiP/IMD;巨量轉移則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其中接觸式有pick&place、刺晶、stamp,非接觸式則主要是雷射轉移。

未來,Micro LED將持續拓展應用領域,在可穿戴、車載、電視、商用顯示、戶外顯示、異形屏、影院、虛擬拍攝等領域不斷發揮作用。

利亞德於2019年成功研發Micro LED技術,並在2020年3月與晶電合資成立利晶微、於2020年10月實現全球首個Mini/Micro LED量產基地的正式投產。

產品方面,利亞德於2020年7月全球首發Micro LED標準化商顯產品、2021年1月全球首個Micro LED超大顯示項目投入使用、2021年11月發布Micro LED消費電視、2022年實現Micro LED顯示成本大幅下調,利亞德成功大踏步邁進TO C市場。2023年4月,利亞德還將重磅發布Micro LED新品。

利亞德集團智能顯示研究院租賃一所總工程師 利亞德金立翔視效副總經理 孫雪超

晶科電子 曾照明

消費市場趨勢下,MiniLED COB背光的現在和未來

目前,COB方案已被廣泛應用於MiniLED背光電視,但MiniLED COB背光的成本偏高,同時受終端需求不理想的影響,各廠家產線的產能利用率較低,故此,現階段MiniLED COB背光方案的出貨量以低成本方案為主。

而在另一方面,MiniLED COB方案正在加速成熟,設備、工藝、原材料已經基本成熟,沒有影響良率和品質的瓶頸,一旦實現規模化放量,MiniLED COB的成本可進一步降低:同等方案情況下,未來MiniLED COB背光的成本有望接近POB的成本。

晶科電子在MiniLED背光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已建立了多條COB產線,可滿足3萬台電視的需求。晶科電子還在工藝上進行開發和優化,目前直通率達到95%,應用領域涵蓋電視、Monitor和車載顯示。

晶科電子副總裁 曾照明

雷曼光電 屠孟龍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與各地省市政府在近年給予了新型顯示產業豐富的支持政策,助力Mini/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快速發展。

其中,Micro LED被稱為終極顯示技術,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小尺寸等一系列優勢且應用場景豐富,包括巨幕顯示牆、電視、顯示器、平板、手機、AR\VR、手錶等,從超大尺寸覆蓋至微小型尺寸產品。

為呈現高清的顯示效果,不同尺寸的產品有著不同點間距、像素密度、觀看距離,對於Micro LED晶片大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然而,目前Micro LED產業尚未成熟,面臨晶片性能、灰階校正、巨量轉移、驅動技術、成本等問題,無法滿足大部分顯示產品的使用需求,因此Micro LED應用發展較為緩慢。

雷曼光電錶示,從技術可行性,以及經濟可行性、商業模式等來判斷,Micro LED的發展將從超大尺寸巨幕應用首先啟動,通過銷量增長拉動LED RGB晶片產業規模增長,成本快速降低,之後逐步向大、中尺寸顯示應用滲透。其次,Micro LED將在微小尺寸的手錶產品上應用,逐步向其他微小尺寸、小尺寸應用滲透。

雷曼光電技術研發中心高級總監 屠孟龍

晶能光電 周名兵

矽襯底GaN LED技術於Mini/Micro LED產業應用機遇與挑戰

面向AR應用,Micro LED在亮度、能效、可靠性、響應時間、色彩飽和度、厚度、尺寸等方面具有優異的性能,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也存在較大的技術挑戰,包括有效EQE有待提升;生產成本高,生產良率低;亮度一致性差;灰度響應/亮度漸變效果差;尚無理想的全彩方案等。

而將矽襯底GaN技術應用於Micro LED中,具有大尺寸、低成本、高波長一致性、無損去除、低翹曲、CMOS兼容性等優勢,目前已成為開發面向AR微型顯示器Micro LED的主流路線,並被國內外Micro LED公司廣泛採用。

晶能光電深耕矽襯底GaN技術近20年,並率先在全球將其大規模產業化,產品覆蓋外延、晶片、器件、模組全產業鏈。目前,晶能光電已針對Micro LED開發了365nm~650nm的全色系8英寸矽襯底LED外延片,並在外延參數、光效、一致性、可靠性等關鍵指標上進行了全方位優化,未來有望在AR/HMD/HUD/高密度矩陣車燈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晶能光電外延工藝經理 周名兵

明銳理想科技 胡鐵城

如何通過視覺反饋助力提升MiniLED製程的質量水平

具備高對比度、高亮度、高色域、低功耗、壽命長等特點的MiniLED,已成為未來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如果能進一步降低成本,則有助於加速其商業化發展。

胡鐵城表示,MiniLED的降本途徑包括規模效應、創新性解決方案、成熟的產業鏈、方案及配置的標準化。其中,後兩者可通過視覺反饋來助力推動。而明銳理想完備的MiniLED視覺檢查方案,能有力應對此類挑戰。

例如,基板來料、SPI、爐前、爐後、點膠後包含直顯的點亮,明銳理想MiniLED AOI均可輕鬆檢測。它還能根據行業特色實現相應功能,應對長板的分段測試,Lens膠、圍壩膠、面膠的檢測等,並能滿足單個面板超10萬顆晶片的檢測,檢測速度最高可達4000mm²/秒。

據悉,明銳理想作為一家專注於工業視覺檢查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基於十多年工業視覺檢查經驗,深度參與MiniLED製程工藝改善,為行業客戶提供專業的MiniLED視覺檢查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加快達成零缺陷目標、完成數字化工廠落地。

明銳理想科技產品經理 胡鐵城

洲明集團 楊鋒

LED顯示屏於xR應用領域的前景與趨勢

當下,xR虛擬拍攝正朝著提升藝術創新水平、技術更加成熟、硬體升級成本不斷下降、應用場景持續擴大、環保可持續發展等方向發展,但該行業也面臨著人才匱乏、產業標準不統一、市場規模相對有限的行業痛點。

針對這些痛點,洲明科技科技推出全套xR虛擬拍攝解決方案,方案包含xR虛擬拍攝系統+全流程解決方案+數字資產雲平台+影院。

其中,「xR虛擬拍攝系統」包含LED顯示屏系統、屏體控制系統、攝像機及攝像追蹤系統、媒體伺服器、燈光系統、推流系統等主要配置;「全流程解決方案」包括電影級專業LED VP影棚方案、中大型xR商用影棚方案、小型xR商用影棚方案等;「影院」則是UCine LED電影放映系統,該系統採用QSC、JBL,是針對LED影院屏開發的還音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洲明科技xR虛擬拍攝解決方案已在電影、廣告拍攝、虛擬演唱會等場景得到廣泛應用,比如電影《瞬息全宇宙》就選用了洲明旗下雷迪奧CB5 LED作為三個顯示背景。

洲明集團 xR事業部總經理 楊鋒

晶台光電 嚴春偉

MIP封裝技術於LED顯示屏市場的發展趨勢分析

當下,LED顯示屏正向著高清化方向發展,顯示 Pitch逐年縮小;而市場對於小間距及微間距的需求仍將持續增加,小間距及微間距顯示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封裝技術方面,IMD、MIP、COB、COG百花齊放,其中,晶台光電於2021年開發MIP技術,目前已擁有MC1010、MC0606、MC0404等MiP產品,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成本低。據悉,晶台光電一顆MiP燈珠的價格等於一組RGB晶片的成本。

這一方面得益於MiP技術本身的優點。MiP可以實現更小間距、更高清的顯示,在符合LED顯示行業發展趨勢的同時,又能利用原有生產線設備進行生產,具有成本低、技術難度低的優點。基於該技術,晶台光電MiP產品具有晶片轉移精度高、兼容性高、高可靠性高防護性、顯示效果極佳、墨色一致性好、超高對比度、超大顯示角度等技術優勢。

另一方面,晶台光電MiP產品在晶片、下游基板、固定資產投入、生產費用等方面的綜合成本優勢明顯,同時還能為下游實現柔性製造和自主可控,具有極強的市場生命力。

晶台光電研發總監 嚴春偉

愛思強 方子文

μLED外延量產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Micro LED技術為顯示技術提供了非常顯著的優勢,如更高的像素密度、更長的使用壽命、更高的亮度、更快的開關速度和更廣泛的色彩光譜。一個重要的好處是相對能耗低,這使Micro LED非常適合於即將到來的幾代小型顯示設備,這些設備提供的電池空間非常有限。

Micro LED的生產有特殊要求:Micro LED的批量生產包括一個特殊的轉移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千上萬個僅有微米大小的LED晶片(陣列)被拾起並轉移。任何缺陷都可能導致死像素,使整個陣列失去作用。

因此,必須採用幾乎無誤差的外延工藝,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以及最大程度提升均勻性,實現Micro LED的高產量和經濟可行的生產。

MOCVD系統AIX G5+ C和AIXTRON SE新推出的G10-AsP基於AIXTRON行星式反應器技術,為下一代高解析度Micro LED顯示屏鋪平道路。

AIX G5+C和新的全自動G10-AsP是向市場發布的最大的200毫米Micro LED批量反應器,配備原位清洗和自動盒對盒(C2C)晶圓裝載。G10-AsP前端設備首次可以配備SMIF吊艙,以進一步減少外延片在室內環境中的暴露。由於內置了原位清洗功能,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重新設置腔室條件--無論是在每次工藝運行後滿足最苛刻的要求,還是在一次生產活動後受益於最高產量。該平台基於成功的行星式反應器技術,該技術將多晶片批量反應器概念與單晶片旋轉相結合,以保證最高的晶片均勻性。

愛思強副總經理 方子文

瑞豐光電 張嘉顯

新型顯示進階之路 —中小尺寸顯示應用下Mini LED的競爭優勢

中小尺寸顯示產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該領域需背光部件尺寸薄型化的同時,還兼備高亮度、高對比、節能特點。以現有的顯示技術來看,MiniLED背光技術最能滿足需求。

而生產兼顧薄型化與高性能的MiniLED背光模組,需解決影響燈板薄型化和縮小混光距離的一系列問題,包括:PCB基板材料、封膠工藝、晶片排布與分區、封裝結構、光學膜等。

瑞豐光電在MiniLED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其技術、產能、成品良率已全面達到MiniLED量產水準。通過倒裝晶片、COB封裝、模具壓注熱固成形、獨有勻狀結構設計專利等核心技術,瑞豐光電打造出了優質MiniLED背光模組,實現了模組超薄化(≤2mm)同時,並具有一致性好、高光效、低成本等優勢,解決了MiniLED背光應用難題,為MiniLED背光技術打開更大的應用空間。

瑞豐光電研發總監兼副總裁 張嘉顯

BOE晶芯科技 孫海威

Mini LED玻璃基發展新階段

隨著顯示市場的發展以及技術的疊代,用戶對顯示的要求隨之提升,未來顯示產品將會追求更大信息量,更高畫質要求,更長觀看時間,更便捷、更高集成度的功能。

而玻璃基MLED是更加適合行業未來發展的顯示技術。

顯示效果上,相較PCB產品,玻璃基MLED可實現更小像素間距且擁有優質的墨色一致性與光學表現、高平整度等,因此玻璃基MLED產品的畫質更加細膩。

另外,由於採用了玻璃基板與AM驅動技術,玻璃基MLED無需掃描,即可實現全灰階無閃爍,更加護眼,同時散熱性能更好,功耗較PM驅動產品降低20%。

玻璃基MLED產品的高解析度、高亮度、無閃爍、玻璃高透明度等諸多優勢,使其可應用場景豐富,包括:xR拍攝、透明顯示、車載顯示、消費類電子等。

目前,晶芯科技已量產發布P0.9 COG MLED顯示屏,並在往更小間距產品上探索;在Micro LED產品上,晶芯科技結合自身高精度半導體工藝,整合巨量轉移以及在LED晶片上的布局,正在積極開發相關產品中。

BOE MLED業務開發中心中心長 孫海威

諾瓦星雲 何國經博士

COB顯示控制及高畫質解決方案

控制系統是LED顯示最具技術含量的部分之一,由控制器與接收卡組成。控制器的作用是接收信號並完成解碼、數據切分、格式轉換等數據處理,輸出至接收卡。接收卡獲得信號後,通過控制單個箱體中每一顆LED燈的亮暗與顏色,最終LED陣列能夠顯示出圖像。

何國經博士表示,5G&8K、Mini/Micro LED顯示等技術的革新,推動著LED顯示行業向超高清智慧顯示以及微縮化方向發展,控制系統亦需順勢改變。

諾瓦星雲創新升級控制系統方案,控制器實現單口8K高解析度,且體積與功耗更小,另外還兼備了乙太網接口、Type-C接口、5G無線,滿足各類數據傳輸。

接收卡同樣擁有更小體積與功率,且具備更大帶載點數,以及Xbit+、精細灰度、ABL等各種新算法功能,可解決COB等微間距產品在亮色均勻性、色度差等顯示方面的問題。諾瓦控制系統的創新,將還原Mini/Micro LED技術的真實顯示效果,為用戶帶來卓越畫質。

諾瓦星雲 何國經博士

兆馳晶顯 熊周成

MiniLED COB產業發展趨勢

兆馳集團已實現LED垂直一體化布局,其中兆馳晶顯處於下游應用端。針對COB產品,兆馳晶顯布局了六大產品線,分別是:實像素、LED直顯電視、裸眼3D、創意屏、元視覺、教育機。

其中,「實像素」的產品,目前P0.78、P0.93、P1.25、P1.56、P1.87已實現量產;「元視覺」指子像素渲染技術,即在相同的空間實現更高的像素視覺;「教育機」「裸眼3D」「創意屏」是兆馳晶顯對新興增量市場的布局;而「LED直顯電視」是兆馳晶顯針對消費市場進行的重大布局。

據悉,兆馳晶顯採用倒裝COB技術,產品具有墨色一致、顏色一致、DCI色域廣、三合一電源系統一體板、防潮防碰可擦洗防靜電、霧面啞光、面板硬度達4H等優勢,並擁有超百項專利。

產能方面,兆馳晶顯COB顯示模組在2022年上半年的生產線數量為100條;2022年11月南昌基地投產,產線擴充到600條;2023年一季度,產線進一步擴充至1600條;未來,兆馳晶顯計劃將產線擴充至5000條以上。

兆馳晶顯副總經理 熊周成

星空科技 陳勇輝

Micro LED高精度巨量轉移與高速度巨量檢測

與LCD、OLED等顯示技術相比,Micro LED在色彩、對比度、反應時間、可視角度、解析度、亮度、壽命等方面均有優異表現,但成本則是其發展的一大短板,因此提高巨量轉移的速度、提升巨量檢測技術,便成為Micro LED降低成本繞不開的話題。

目前,Micro LED的混色技術主要有兩類,一種是RGB三色巨量轉移技術,該技術可一次性轉移三種不同顏色的LED;另一種是B單色轉移+量子點技術,即對B晶片進行批量轉移,再利用量子點技術進行顏色轉換。

星空科技聚焦於巨量轉移與巨量偏移檢測技術的優化和提升,現已開發了多款Micro LED設備,包括銦金晶片鍵合設備、高精度晶圓對準鍵合一體機、晶片位置偏移巨量量測設備、光學納米檢測設備、納米壓印曝光機等設備,分別對應倒焊、μm級晶圓鍵合、晶片偏移檢測、3D形貌量測、晶片精準鍵合等步驟,助力Micro LED降低成本、提高良率、加速產業化。

星空科技 陳勇輝

明微電子 宋湘南

MiniLED驅動IC技術突破

近年來,無論是MiniLED直顯還是背光技術都在加速發展中,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覆蓋辦公教育、商業零售、智慧顯示、終端娛樂等多元化領域。

MiniLED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因各細分領域需求不同,相關應用問題隨之出現,這對顯示驅動IC技術提出更高要求。面對MiniLED技術發展所產生的顯示問題,明微電子提供了全面的驅動IC解決方案。

針對MiniLED直顯面臨的寄生與耦合、溫度與功耗、空間布局、低灰刷新率、顯示一致性等問題,明微電子通過在驅動IC方案集合共陰行列集成驅動、智慧節能、SM_PWM智顯處理、LED正負極短路檢測及處理等專利技術,有效解決MiniLED直顯應用難題。

針對MiniLED背光面臨的成本、分區數及顯示均勻性、亮度與功耗等問題,明微電子則通過具有集成行掃解碼、支持高壓供電、自適應算法等優勢特點的PM驅動產品SM6610,以及具有12通道、支持PCB單面走線、異常點檢測和信號續傳、信息回傳交互等特點的AM驅動產品SM6212,滿足各類MiniLED背光應用。

明微電子LED顯示驅動產品線技術市場總監宋湘南

集邦諮詢 余彬

2023全球LED顯示屏市場機遇與挑戰

TrendForce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雖然國內LED顯示屏市場需求下滑明顯,但是海外市場需求明顯恢復,另外LED虛擬拍攝、一體機等新應用繼續保持成長。

總體上看,2022年全球LED顯示屏市場規模依然保持成長至70億美金左右。進入2023年,從1Q23的市場表現看,市場需求雖然沒有明顯恢復,但是預期下半年市場會有所恢復,無論是渠道類顯示屏或者是工程類顯示屏,預期需求將會有所反彈;海外市場預期維持2022年的需求情況。另外在虛擬拍攝、一體機、影劇院等新興需求推動下,預計2023年LED顯示屏市場將會繼續保持成長,增速達到13%。TrendForce長期繼續看好LED顯示屏市場的發展,在小間距、MiniLED顯示屏產品的推動下,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成長至130億美金。

在技術領域,隨著產業的發展,COB、MIP等技術逐漸趨向成熟,而且逐漸往P1.2以上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滲透,SMD/N合1 LED等技術將受到一定的衝擊。在技術相互競爭的環境下,未來產業鏈格局依然存在變數,產業鏈分工亦存在變革的可能。

集邦諮詢研究經理 余彬

沙發論壇

在本次會議的沙發論壇環節中,由邑文科技副總經理葉國光擔任沙發論壇主持人。

沙發論壇特邀嘉賓包括:鴻利顯示副總經理桑建、利亞德集團智能顯示研究院租賃一所總工程師,利亞德金立翔視效副總經理孫雪超、海目星新型顯示行業中心總經理彭信翰、賽富樂斯副總裁申辰、TCL電子研發中心光學系統工程師季洪雷博士。

沙發論壇上,嘉賓們共同就2023國內外經濟對顯示產業的影響、COB顯示屏在P1.0以上市場前景、MiniLED電視發展、Micro LED商業化等行業焦點話題進行討論,一同為顯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與現場行業同仁前瞻新型顯示未來。

沙發論壇

為便於更多業者參會,本次會議開通了線上直播通道,錯過會議的朋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回看。

近期文章精選 TrendForce

雲端廠AI戰開打,ChatGPT未來邁向商用,GPU需求上看三萬顆

Dell、HPE、Inspur陸續下修,2023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年增率降至1.31%

供應商削價搶出貨,2022年第四季DRAM營收環比下降逾三成

TrendForce集邦諮詢是一家橫跨存儲、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晶圓代工、光電顯示、LED、新能源、智能終端、5G與通訊網絡、汽車電子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公司在行業研究、政府產業發展規劃、項目評估與可行性分析、企業諮詢與戰略規劃、品牌營銷等方面積累了多年的豐富經驗,是政企客戶在高科技領域進行產業分析、規劃評估、顧問諮詢、品牌宣傳的優質合作夥伴。

TrendForce is a global high-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 Its research scope covers memory, IC and semiconductors, foundry, optoelectronic display, LED, new energy, smart terminals, 5G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s well as AI. With rich experience in industry research, govern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ject feasibility analysis, corporate consulting and brand marketing, TrendForce is a quality partner fo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clients to conduct industrial analysis, planning evaluation, consulting and brand promotion in high-tech field.

向上滑動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d37a51cdfa75a9ffe875131a9eb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