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奮進,共建央國企技術新生態

2023-12-11     華為雲

原標題:攜手奮進,共建央國企技術新生態

央國企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推動新一輪的技術升級和產業變革,加速業務現代化和智能化,進一步發揮產業引領作用。華為雲充分發揮根技術方面的優勢,與央國企攜手奮進,共建技術新生態。

近日,「華為雲行業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舉辦,華為雲混合雲副總裁胡玉海發表《央國企踐行深度用雲,領銜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為央國企數智化轉型提供更多思考。

產業生態決定了數字世界的話語權。儘管中國已是全球硬體設備的主要提供商,但我們在軟硬體根技術研發方面仍有很大缺失。要補齊軟硬體能力,除了研發攻堅,還需要產業聯合,構建一個全新的技術體系和生態體系。

央國企作為國之重器,民族產業的脊樑,承擔著國家產業引領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在新一輪數字化變革中,主動把握髮展機遇,攜手奮進,成為推動產業技術新生態的中堅力量。

央國企產業變革,正在迎來全新的歷史機遇

中國在軟硬體核心技術建設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自主創新技術比例普遍不高,CPU占有率僅為3%,伺服器作業系統占比9%,資料庫占比達到了30%,但多用在非核心系統,在工業軟體市場,占比不足5%。但是,從產業趨勢看,面向雲原生的核心軟體和開發工具鏈、以及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正在顛覆原有的格局。以數字化轉型化解不確定性,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當前戰略轉型核心。

市場上快速爆發的數字化、智能化需求,以及全面去除供應連續性風險的客觀訴求,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歷史機遇:攜手建立一個創新、可靠、可信、中立的技術新生態

華為混合雲副總裁 胡玉海 在華為雲行業高峰論壇2023發表主題演講

與此同時,央國企改革創新的主旋律比之前也更急切。以往多輪國企改革都側重於國有企業本身的效益、效率的提升,而新一輪國企改革更強調央國企科技創新,強調全要素生產率加核心競爭力,以及在現代化產業鏈中的鏈長地位,鼓勵國有企業更好的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等作用。

截止2022年,已經有89家央企明確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劃,90多家央企組建「一把手」負責的轉型領導機制,組建數字科技類公司近500家,搭建100多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央國企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在此背景下,過去十年,華為十幾萬研發專家攜手產業客戶和夥伴,攻克了一項又一項核心技術。比如,在通用算力和AI算力上,華為致力於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鯤鵬、昇騰生態已匯聚超過500萬開發者,超過6000家合作夥伴,超過17000個認證解決方案。同時,華為也在戰略投入作業系統、資料庫、人工智慧、編譯器、研發工具鏈等、核心軟體根技術,持續推進軟、硬、邊、端、雲的融合。

華為雲助力央國企建立,創新、可靠、中立的技術新生態

多年來,華為雲持續聚焦根技術投入,把多元算力、核心軟體能力、數字化轉型經驗以及最佳實踐,都以雲服務的形式對外開放,建立起從算力、作業系統、資料庫到大模型和開發生產線的全棧技術體系,為央國企數字化提供可持續的堅實雲服務底座,使得企業都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開箱即用,獲得領先的、可信的數位技術

在行業智能化創新中,AI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既離不開紮實的技術底座,也離不開行業的專有數據資源。兼具公有雲的敏捷創新優勢和私有雲的可管可控的混合雲,正成為央國企行業大模型應用的最優選擇之一。

基於目前市場現狀,華為雲推出了Stack 8.3,在業界率先實現大模型能力基於混合雲部署,提供算力平台、雲服務、開發套件和專業服務等業界最完整的AI生產鏈,幫助政企客戶一站式建立專屬大模型能力。

大多數央國企的核心業務,如電力的售電系統、調度系統,鐵路的綜合監控系統、票務系統,煤礦生產的綜合管控系統以及機場的協同決策系統等,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應用,雲平台的可控、可靠、安全是一切創新的基礎。

華為雲Stack8.3提供的分布式新核心架構,基於雲的開放架構替代傳統封閉架構,幫助客戶把業務從傳統大機遷移上雲,並做到大機一樣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時能夠實現「業務+平台」的全鏈路狀態監控和全場景智能運維,真正做到了1分鐘發現問題,5分鐘定位問題,10分鐘解決問題的極致運維能力。

作為基礎軟體皇冠上的明珠,資料庫是關係到數字底座是否安全可靠的核心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產品。華為2001年就開始資料庫的研發,華為雲GaussDB真正實現了軟硬體協同優化,安全與性能雙領先。截至目前,華為雲GaussDB資料庫已經在國有五大行以及其他150多個金融客戶商用,也廣泛支撐了政務、公安、電力、油氣、交通等30多個行業場景,給世界一個更優選擇。

開發支撐軟體是十四五規劃中五大關鍵任務中的攻堅內容。從2023年2月開始,基於華為雲Stack混合雲平台,陸續發布了軟體代碼倉、需求管理、測試管理等38款軟體開發工具,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軟體開發生產線,持續幫助央國企客戶提升軟體開發質量和效率。同時,在硬體領域,華為雲也打造了硬體開發生產線CraftArts,發布雲原生的原理圖工具、PCB版圖工具等,讓電子工業的硬體開發工具連續性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每月有20多萬軟體開發人員、19.7萬硬體開發人員正在雲上使用這些開發工具,保障研發業務連續。

工業網際網路已經由概念進入實踐深耕階段,華為雲提出了央國企工業網際網路的參考架構,在傳統工業數據採集和治理的基礎上,融入大模型的能力,讓智能化賦能工業化,包含工業數據採集、工業雲邊協同、工業數據融合、工業智能中樞、和工業應用開發、共5大核心場景:

  • 通過1+N的雲邊協同部署架構匹配1個中心+N個工廠的組織體系;
  • 通過數據全鏈路優化,實現了高並發場景下數據端到端秒級寫入的能力;
  • 提供製造、電力等5個開箱即用的工業大模型,讓企業能夠針對各類複雜的作業場景,短平快地上線自己的智能化方案。

感謝過去幾年間,與華為雲攜手同行的各行各業客戶和夥伴,給與華為非常多深入實踐的機會,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華為雲Stack將持續推進創新,為場景找技術、也為技術找場景,共同加速突破核心技術,構築競爭新優勢

攜手共進,共築中國式創新的新高度

在成就商業領先的同時,華為雲將持續攜手客戶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技術更有溫度,讓數字化更具價值,以技術創新,創造美好生活。

在今年5月的數字中國峰會上,華為雲發布了央國企15大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到今天所有的方案均已有落地實踐。截至目前,華為雲Stack已服務於全球5200+政企客戶,其中包括超過50家央企,超200家國企,為70家全球五百強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雲底座。其中在製造、電力、工業雲、工業網際網路和汽車雲等細分的央國企市場中名列第一或領導者位置。

華為混合雲副總裁 胡玉海

  • 山東能源集團基於華為雲Stack中心訓練、邊緣推理的雲邊架構,部署了全球首個礦山大模型,支撐9大專業21個場景的智能應用。
  • 中糧集團基於華為雲Stack提供的企業一朵雲打造「中糧E雲」,作為農糧產業鏈鏈主,賦能整個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上下游協同議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長安汽車聯合華為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理念構建智慧工廠總體架構,打造統一的數字底座,實現了對六大工藝、七大車間、設計十大主題域的數據貫通和治理,賦能生產排程、全息質量追溯、數字孿生及工廠仿真等各種智能化場景,助力C2M柔性製造。
  • 東風集團基於華為雲Stack建設東風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通過「建好雲、管好雲和深度用好雲」,讓技術更智能、使用更安全、開發效率更高,支撐全集團業務智能升級,加速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東風建設。
  • 基於華為雲Stack,國家鐵路集團上線了首個AI大模型鐵路行業解決方案的落地場景——TFDS,即貨車故障軌邊圖像檢測系統。截至目前,已在國家鐵路局12個路局安裝部署,將智能識別系統運用結合到TFDS動態檢查作業流程中,真正實現了提質增效、科技保安全的發展目標。

11月30日,華為雲攜手夥伴啟動央國企「雙百行動」,共同構築超100個智能的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加速核心生產業務深度用雲,同時,共同打造超100個領先的行業標杆示範項目,聯合實踐攻克核心技術,形成行業示範效應,帶動產業提質增效,經驗共享,賦能產業升級。

雲上有為,央國企「雙百行動」正式啟動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央國企雙百行動的成果必將賦能中國企業自強創新,交出數字中國的嶄新答卷。屬於雲計算最好的時代,遠遠沒有到來,而華為雲願意攜手央國企攻堅克難,共同建設數字創新生態,為中國式創新提速。

關注@華為雲,了解更多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c870b3ad1c00890e38a6477c208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