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電子戰型亮相柏林,能否承載歐洲航空軍工的期望?

2022-07-12     看航空

原標題:「颱風」電子戰型亮相柏林,能否承載歐洲航空軍工的期望?

在2022年6月舉行的柏林航展上,空客公司展出了「颱風」戰鬥機家族的最新改進型「歐洲戰鬥機」EK(Eurofighter EK,以下簡稱EK項目)。

EK項目是基於「颱風」戰鬥機的電子戰能力改型,在2019年時首度對外披露,當時被稱為「歐洲戰鬥機」ECR(電子戰/偵察)。

EK項目的戰略定位是替代基於「狂風」戰鬥轟炸機所開發的ECR飛機——按照德國國防部的計劃,到2025至2030年間,所有的「狂風」系列平台都會由於機體壽命到期而全部退役,而且在德國的所有「狂風」飛機中,有接近一半都是ECR版本。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對EK項目的需求來自德國軍隊,但實質上EK項目真正滿足的是德國主導下的歐洲航空和電子工業的發展需求。

早在EK項目啟動之前,美國就曾主動向德國推銷波音公司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如果僅考慮實際戰鬥力的形成節點和耗費成本,直接購買美製戰機算是德軍的最佳選擇。

也因此,德國政府也曾經傾向於購買EA-18G,直到今年3月才宣布將轉向EK項目——但相應的代價則是,按照目前公開的規劃,這將導致德軍部署空中電子攻擊能力的時間節點從2025年改動到2028年,即推遲3年以上。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EK項目的作戰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向:

包括偵察在內的電子戰對抗能力;

針對敵方防空系統的壓製作戰能力。

針對以上兩種能力,EK項目對飛機從發動機到機體都做了較大幅度改進,並為其研發了配套吊艙和武器系統。

發動機改進

根據公開的信息,EK項目還包括發動機的改進,改進目標是提升15%的推力並降低油耗。具體措施幾乎涉及發動機的每個環節:

低壓壓氣機的直徑更大,轉速將更高;

高壓壓氣機優化葉片氣動設計,同樣提升高壓壓氣機轉速;

渦輪葉片的工作溫度將得到提升,控制系統、燃燒室和加力燃燒室都會得到升級。

這不難理解:EK項目作為電子戰改型必然要攜帶更多的吊艙和武器,同時機載設備的功率也要大得多。

座艙升級

「颱風」戰機的后座駕駛艙,注意操縱杆在中間。

EK項目的后座駕駛艙,注意駕駛杆在右側。

在機體上,EK項目採用「前座飛行員+后座電子戰軍官」的雙人機組設計。對比「颱風」戰鬥機,EK項目的座艙進行了大幅改進:

后座駕駛艙針對電子戰任務進行了全新設計,其核心的人機互動設備是大尺寸的全景式觸摸顯示屏;

操縱杆布局也進行了調整,從中杆變成了側杆,以方便布置顯示屏並避免視線遮擋。

掛點優化

EK項目的不同掛載配置,注意副油箱位置的變化。

在機體的其他部分,EK項目調整了掛點和相關的管路設計。考慮到電子戰吊艙所需的前向視野、相互干擾等問題,在掛點方面也做了如下改進:

「颱風」機翼下原來布置副油箱的濕掛點。現在可以作為電子戰吊艙掛點使用;

內側前方的一對掛點現在也可以掛載副油箱。通過這樣的改進,EK項目通過保全外掛三個副油箱的能力,減少了載荷航程的損失。

先進電子戰吊艙

EK項目的「護航干擾器」吊艙。

除了機體內搭載的新型多功能雷達等設備外,外部掛載的先進電子戰吊艙也是EK項目的核心配置要素。這種被稱為「護航干擾器」的吊艙有如下特點:

其中間段是衝壓渦輪發電機、散熱器、低壓電源模塊,負責提供電力和散熱;

前後兩端布置了以固態氮化鎵器件為核心的主動相控陣天線發射器,前向、後向均具備干擾能力。

主動飛行誘餌

除了吊艙之外,EK項目電子干擾和欺騙能力發揮的另一個關鍵在於Spera-EW主動飛行誘餌,這一誘餌的使用場景是高威脅環境。

作為一種小型化的巡航飛行器,Spera-EW主動飛行誘餌的滯空時間可達37分鐘,能夠生成大量特徵非常強烈、模擬大型目標的虛假信息。

一架「歐洲戰鬥機」EK通過三聯裝掛架裝置,可以一次攜帶六枚Spera-EW主動飛行誘餌。

反輻射飛彈

Spera是一個系列化的小型飛彈平台,誕生了多種不同用途的細分型號。

在需要對地面關鍵目標(比如雷達和通信中心)執行硬殺傷任務時,EK項目也規劃了反輻射飛彈。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EK項目規劃了兩種不同的反輻射飛彈進行配套:

一種是AGM-88「哈姆」或者類似「哈姆」的高速飛彈;

另一種是與Spera-EW衍生自同一個系列的Spera-3飛彈。

值得注意的是,EK項目也非常強調保留「颱風」戰機的空戰能力,在目前公布的所有掛載配置下,EK項目都攜帶有2枚近距格鬥飛彈和4枚中遠程空空飛彈。 

從目前公布的一些信息來看,EK項目的目的並不僅僅是開發出一個專用的電子戰飛機型號,而是要構築「颱風」家族在整個生命後期開展重大改進(長期進化計劃)的技術基礎。

比如,在遠期的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EK項目還會進一步將電子戰吊艙所能提供的功能整合到機體內部。因此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EK項目也還有著為歐洲下一代戰機項目進行技術驗證的濃厚色彩。

此外,由於EK項目是基於「颱風」平台的改裝,客戶也較為單一,因此技術分歧不會太多,發展過程必然比歐洲下一代戰機項目要更為順利。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歐洲戰鬥機EK項目的推進,「颱風」家族作為歐洲多國空中力量主力機型的時間會比外界想像的更長。而EK項目的意義也將超出現階段人們對它的定位。

排版:茹藝

策劃 | 文案:候知健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早讀 | 俄烏衝突背景下的德國國防建設:「千億歐元」該怎麼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c7609d81bd9fbfdbc0b5792d6811f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