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時才31歲,正值壯年,那麼他是否有孩子呢?

2022-08-27     史鏡說

原標題: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時才31歲,正值壯年,那麼他是否有孩子呢?

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時候才31歲,正值壯年,按理說這樣的黃金年齡早就有兒子了,但史書上對項羽有無兒子並沒有記載,那麼歷史上項羽到底有沒有後代呢?目前在蘇浙等地的項氏後人是不是項羽的直系後代呢?這些問題下文將一一為大家解答。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項氏世為楚將,封於項城,故姓項氏。項氏世代在楚國為將,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秦滅楚時敗於秦將王翦後自殺。朱熹為項氏寫宗譜序時寫到:「更數傳有楚將項燕,生渠暨梁,梁殺人,與兄子籍避仇吳中......」,項燕有子項渠和項梁,其中項渠居長,也就是項羽的父親。

項羽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成長為一代名將,自稱西楚霸王,威震天下,後世評價他是「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清朝文學家李晚芳評)。秦亡以後,項羽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史稱「楚漢之爭」,但他剛愎自用,不聽忠諫,弒殺楚義帝,氣死「亞父」范增,人心漸失,最終在決定生死存亡的「垓下之戰」中敗亡,「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一顆璀璨的將星就此隕落。

項羽死的時候才31歲,正值壯年,封建社會男人娶妻早,十幾歲就能生孩子。因此項羽31歲的時候正常來說早就有兒子,但是史書卻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項羽作為西楚霸王,滅秦朝,分封諸侯,建立不朽霸業,卻好似因此耽誤了自己的人生大事。項羽身邊的女人,只有司馬遷在《史記.項羽》記載:「有美人名虞。」就是這少的可憐的五個字,卻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確定的項羽的女人,也就是「霸王別姬」中項羽依依不捨訣別的虞姬。

由於史料的匱乏,項羽是否有子女至今仍是一個謎。秦末天下大亂,大丈夫以功業為重,免不得耽誤了兒女之事,劉邦三十出頭才有了長子劉肥,更何況項羽身為滅秦三軍主帥,軍務繁忙,面對瞬息萬變的天下形勢,絲毫不敢鬆懈,虞姬作為項羽最愛的寵姬,朝夕相處陪伴在他身邊,竟沒能為他生下一子半女,這確實很奇怪。

目前,所有對項羽生平描述的史料都來源於《史記》,項羽作為秦朝末年改變歷史格局的最重要人物,是與劉邦一樣單獨以本紀體獨立立傳的。相比劉邦豐富的家庭生活,項羽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光顧事業而耽誤個人的權力狂。司馬遷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距離秦朝滅亡不過百年時間,因此收集史料,可以有很多渠道,司馬遷之父司馬談,在任太史令時,接觸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廣泛地涉獵了各種資料,對司馬遷此後撰寫宏篇史著《史記》就提供了很多幫助。

司馬遷寫《史記》時,漢朝已經立國逾百年,沒有存在什麼文禁,民間對項羽的讚譽常有,朝廷也沒見有什麼動作。因此,一向以嚴謹、尊重歷史著稱的司馬遷,也不可能刻意抹去項羽的個人家庭生活。

也有人說項羽是有兒子的,後來跟其他項氏族人一起改姓劉。當然這個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項羽的伯父項伯降漢後,被賜姓劉。項羽的族弟項襄投奔劉邦,英布反,以大謁者擊布,因功封桃侯,賜姓劉,漢景帝時,其子哀侯劉舍接替周亞夫任丞相。項羽之侄項他,原是楚將,灌嬰攻取彭城時兵敗被俘,降漢,賜姓劉。項羽喜歡給項氏族人賜劉姓,以表示自己恩惠,這其中也難說也給項羽兒子賜姓劉。

但這種可能性實在很低,如果事實存在,漢高祖時期因為時局敏感,人們不敢議論此事。但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已歷五帝,已穩據天下百年,為什麼還沒有人再提起此事?倘若司馬遷經走訪查閱史料確定有項羽後人在世,以他寫史的嚴謹性,怎麼不在自己的著述有所交代。

從目前史料來看,基本可以確定項羽是沒有直系後代的,當然,項氏一族作為楚國貴族還是有不少族屬的,不過很大一部分因為賜姓而改為劉姓。漢高祖劉邦算是歷史上少有的寬仁之君,他與項羽亦敵亦友,惺惺相惜,即便項羽烏江自刎,西楚國亡,他也並不加害於項氏族人,史載「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史記.項羽本紀》)

(桂溪項氏族譜項羽畫像)

如今,項氏後人有很大一部分分布於蘇浙一帶,其中浙江的《項氏族譜》有這麼一段記載:「項隆,籍子,漢興避居禹穴之山陰。」項羽本名項籍這個是歷史常識了,他有個兒子叫項隆,在漢朝建立後為了避禍,逃到如今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麓背面居住了下來,繁衍生息至今,成為紹興項氏的始祖。

族譜都是後人修纂的,當然比不了正史,因此《項氏族譜》的說法存疑,不排除是項羽的旁支族親為攀會項羽這一項氏家族最出名的歷史人物而杜撰出一個叫項隆的項羽後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b9b31edf612e1860ff46f8ded55a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