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抗衰,真的需要重金「砸出來」嗎?

2023-12-13   照理說事

原標題:科學抗衰,真的需要重金「砸出來」嗎?

科學抗衰,真的需要重金「砸出來」嗎?

花了大價錢想延緩衰老,結果卻是毫無用處?

伴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相信有越來越多人開啟了他們的抗衰老旅程。然而,在抗衰老的過程中,有人花重金買醫美,有人花大力氣戒糖、戒咖啡。可到頭來,衰老仍然如期而至。

為何會如此呢?難道抗衰老真的只是「智商稅」?

要解釋這個問題,咱們首先得弄懂,衰老是怎麼回事?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衰老是人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它是一種複雜的自然現象,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病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此過程中,人體的器官、組織都會不斷老化,如大腦,出生時神經細胞數量為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至40歲開始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進而導致記憶力減退,身體協調性逐步下降。

還有骨骼,20歲以前骨骼沉積速度較快,20歲時達到峰值骨量的90%以上,大約30歲時達到骨量的最高點,之後開始慢慢流失。

再如皮膚,25歲左右,就開始隨著年齡增長和皮膚屏障功能退化,皮膚還會出現乾燥過敏、濕疹、皺紋老化和色素沉著等問題。

而在腸道內,通常有害菌和有益菌之間能夠找到良好的平衡,但當人們邁入55歲的門檻,腸道有益菌開始大幅減少,進而導致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

當然,除了上述器官組織外,心臟、肝臟、腎臟等也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老化,功能也會不斷衰退。

錯誤的抗衰老方式,「蒙蔽」了多少人的雙眼

正因這一過程「斷崖式」出現,我們會不斷尋求外力,以求延緩衰老的進程。然而,糖戒了,抗氧化劑也買了,結果卻效用不大。這是因為抗氧化和抗糖的一些說法太過以偏概全。須知,糖化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對身體有益的酶促糖化反應,另一種才是與衰老有關的非酶促糖化反應。一般來說,非酶促糖化反應中的糖,主要是飲料、甜品等食物中常見的簡單糖。也就是說,想要抗衰老,不能戒掉全部的糖,而應該適當減少簡單糖的攝入,如蜂蜜、紅糖、果汁等。

市面上的抗氧化劑主要是用來「中和」自由基的,自由基雖然有破壞細胞膜、損傷蛋白質和基因、破壞組織分子結構的壞處,但也參與機體生理活動的某些有益環節,如機體內免疫、解毒、細胞增殖分化過程等。大量和不合理使用抗氧化劑,不僅會讓人體防禦系統無法升級,還會使人體變得更脆弱,最終得不償失。也因此才會有「抗衰老是智商稅」之說。

實際上,科學家們對於真正科學抗衰老的研究一直持續前行。前不久,在石家莊舉辦的第二屆中醫藥抗衰老大會上,抗衰老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在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及數百家媒體的見證下發布。

研究證實,以嶺藥業研發的抗衰產品——八子補腎臨床循證研究取得階段性突破。研究者發現平時有疲勞乏力、記憶力減退等衰老問題的腎精虧虛人群在服用八子3個月後,衰老問題明顯改善,身心健康狀態及生活質量顯著好轉,且皮膚光澤度、毛髮數量及密度明顯提升。

據悉,該研究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徐鳳芹教授牽頭,與八家三甲醫院共同合作,以及在代表皮膚健康檢測方面水平最高的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共同完成,為人們的抗衰健康管理增添了重要證據。

衰老,確實是必然進程,是不可逆的自然現象。但科學的進步和創新科研成果的發布,卻可讓人們不斷看到延緩衰老的希望。相信,在科研人員努力鑽研和進取的過程中,大眾也將持續受益,未來獲得的抗衰老方法也都將科學且有效。而抗衰老的「智商稅」標籤,也會在人們成功抗衰老之後被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