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2023-12-18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魯迅先生曾經對中國文化的總結之中說過,中國人的詞都被宋朝中國人寫完了,而詩則是被唐朝人寫完了!這句話其實就是對中國唐詩最高程度的一個總結。唐詩的譜寫之中有著兩個李杜組合那是必不可少的,小李杜是唐代後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結束了唐朝後期的文學輝煌局面,大李杜則是在唐代前期開始了詩賦的文學局面。

李白代表著中國歷史之中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只要聽到李白這個名字就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來一個白衣翩翩,狂傲不羈,鍾情山水之間的瀟洒劍客,這就是李白在中國後代數千年的形象。

可是大家印象之中的李白後半生幾乎都是在中國各地遊山玩水之中度過。看起來真的是讓我們後世的這些社畜羨慕不已。但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在家是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的道理,大詩人李白到處玩生活過得的確是瀟洒無比,可是難道他就真的可以靠著看山看水看風景,寫詩寫畫寫文章這樣不需要經濟支撐嗎?

家道中衰的李氏家族

中國皇帝之中出世最多的一個家族就是李白背後的李氏家族。李白的確是和李唐皇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叫做李暠。李白和當時的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有著同樣一個祖先,但這也並沒有給李白帶來他所想要的功名和富貴,李白家族十分的普通,到他父親那一代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一個十分平庸的家族了,而為了生存下去,李白的父親也開始了經商。

從輩分上面來看李白的輩分比唐玄宗李隆基的輩分要高很多,李白相當於李隆基爺爺的輩分,因為李白的家族祖先和李唐皇室家族的祖先其實就是西涼開國皇帝不同兒子的後代。

年輕時候的李白家族雖然不能和唐代許多官宦之家比較,但我們可以從李白的詩句和各種唐代的書籍之中都能了解到李白至少在曾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富裕生活。像我們所熟悉的李白《將進酒》之中的詩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這些詩句不是一個窮苦讀書人多能夠編造出來的,就算他能夠在自己的詩句之中編造,但也不可能編造的如此繪聲繪色。就像朱元璋小時候自己幻想皇帝的生活就是能夠每天吃上白面餑餑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真正沒有經歷過富貴生活的人又從哪裡去編造這種金樽清酒和玉盤珍饈呢?所以從這些詩句之中都可以看見李白早年豪華的生活。

但李白的家族並沒有一直興盛下去,從李白以後就沒有繼承自己父親的事業,一直是靠著過去的家產生活,而這些家產也的確可以支撐李白一段時間的遊歷生活,李白的遊歷生活天賦在他很小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顯露出來了,而我們所熟知的許多歷史名人也是在年紀小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不一般的天賦,李白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獨立自主的寫詩,並得到十里八鄉名人的認可,認為那個時候李白的詩就已經與許多社會賢達之詩不相上下了。

到18歲之後剛剛達到我們心目之中成年標準的李白就自己一個人離開家鄉四川青蓮來到了今天四川省江油市的戴天大匡山之中效仿古代的那些名人體驗隱居的生活,而後面李白在政治仕途上面失意之後遊歷天下的習慣其實就是在哪個時候養成的。所以說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習慣和愛好的培養一定要趁早!

李白遊玩財富的積累

李白的家族是一個商人之家,但李白迫切的想要改變這種境遇,所以當時的李白也參加了科舉考試,雖然李白的詩句也曾經名動京城,被唐玄宗親筆錄取,但唐玄宗始終都只是將李白當作自己身邊的一個御用文人,雖然說俸祿也算的上是豐厚無比,可是李白是那種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嗎?

很明顯李白他不是這種人,所以李白在一段時間政治夢想實現不了之後開始抑鬱,最後在同時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的情況之下被唐玄宗辭退,這裡的李白辭退官職也並不是乾淨的出去,史書之中記載了唐玄宗其實是十分佩服李白的才華,但因為楊貴妃的不喜歡,不得不讓李白離開,所以史書之中的描寫是「賜金而還」。

按照中國古代賞賜的一個習慣,一般賞賜超過或者接近千兩才會在史書之中記敘,以此推斷哪個時候的唐玄宗應該是賞賜了李白數百兩黃金,這是李白從政治失意之後積累的第一筆財富。

李白第二筆財富是他的婚姻,在政治仕途之上失意,鬱鬱寡歡的李白在好朋友孟浩然的介紹之下認識了唐高宗時代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一見到李白就被李白的才華和瀟洒的外貌所打動,兩個人情投意合之下很快就結婚了,那個時候的李白家族有錢,而許氏家族雖然不是當年的宰相之家,可是曾經的宰相之家只不過傳承到第三代,家中積累的富貴也算的上是千金之家了。

後面許氏去世之後家中的財產直接被李白繼承,這是李白人生之中除去自己家族遺留之外的第二筆財產,保守估計是超過千兩黃金的。

李白人生之中第三筆財富是他認識的各類朋友。像第一個稱呼李白為太白金星的賀知章就是唐代詩人之中在政治仕途上十分成功的一個人,像李白認識的土豪汪倫也是不差錢,還有李白的詩和張旭的草書以及李白師傅裴的劍術被當時的唐玄宗封為天下三絕,這些積累的人脈關係都使得李白雖然在官場之上部成功,可是他走在社會之中仍然有著無數的粉絲,相當的成功。

像我們知道的詩聖杜甫就是李白的忠實粉絲,社會名人李白走到哪裡就會有當地人對李白進行熱烈的追捧,像李白當時在漢代藩王的故地梁園遊玩的時候就在文物古蹟上面直接題詩,被主人抓住之後還不認錯,硬是是這是給主人家增光了。

後來這面李白題詩的這面牆壁又被一個唐高宗另外一個宰相宗楚客的孫女看見,她本來就很崇拜李白,在聽到李白的題詩的消息之後直接花費千兩黃金買了這面牆壁,也是讓主人無話可說,她還主動求婚嫁給了當時已經是單身的李白,所以是李白在社會之中的名人效應是他人生之中的第三筆財富。

有了這三筆財富。李白後面那十多年的遊歷生活又算的了什麼呢?也有人可能要說李白不會將這幾千兩黃金帶在身上,但我要說的是李白他本身其實就是一座移動的黃金寶庫,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會有無數追捧的人,史書之中記載後面李白遊歷的時候為了避免這種名人效應的產生都是專門找人少的地方去,就是怕太多的人看見他不自由,所以說李白遊歷天下是真的不缺錢,而我們遊歷天下是既缺錢還卻李白那樣的才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b6f02143641b7bf1e1c84f39bd89a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