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衰弱被顛覆,國民會丟了尊嚴,蘇聯是面鏡子我們應常照常反思

2023-07-12   泥腿看客

原標題:國家衰弱被顛覆,國民會丟了尊嚴,蘇聯是面鏡子我們應常照常反思

有朋友問,我們意識形態被滲透,為什麼很難發現呢?的確很難發現,但發現時問題就很嚴重了,不過我們在意識形態鬥爭方面還沒像蘇聯那樣全面失守。敵對勢力對我們的滲透與蘇聯大同小異,有些方式很相似,甚至直接照搬。所以蘇聯被西方滲透,始終是我們一面鏡子,我們需要常照,常反思。

(一)

蘇聯意識形態的發生變化,主要還是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通過政治手腕上位,這個在史達林活著時,說著肉麻忠心話的人,卻給蘇聯解體挖了一個坑。

赫魯雪夫上任後,就否定史達林,甚至把史達林時期那些反蘇的人釋放,這就造成了不可逆轉的錯誤。要知道這些人極端仇恨蘇聯,而且也仇恨史達林。

赫魯雪夫的「秘密報告」出來後,把史達林徹底否定,甚至把很多莫須有的罪名全都扣在史達林身上,直接就把史達林打入十八層地獄。

赫魯雪夫徹底否定史達林給,給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帶來了思想的混亂,越來越多的人仇恨史達林,進而仇恨蘇東體制。

對於赫魯雪夫否定史達林,當時教員就認為赫魯雪夫做法是錯誤的,認為不利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建設。自負的赫魯雪夫以「老子黨」自居,導致中蘇關係惡化。

蘇東陣營發生的變化,美國一直密切關注,而且花高價從波蘭手中搞到「秘密報告」的手稿,美國認為可以對蘇東陣營下手了。

美國方面很明白,雖然蘇東陣營意識形態發生變化,但蘇聯及東歐陣營很強大,用武力很難成功,只能先在意識形態上對其破壞。

美國向赫魯雪夫拋去橄欖枝,忽悠赫魯雪夫,把赫魯雪夫執政吹成花,赫魯雪夫認為自己是大國領導,美國尊重他。但他卻不知道,美國給他下套了。

美國表示可以向蘇聯投資,並援助蘇聯,幫助蘇聯發展經濟。赫魯雪夫以為美國怕他,順勢接受了美國的援助。

但美國可沒有這樣好心,不是白援助和白投資,美國打著所謂的民主自由,要求蘇聯釋放那些被關押的異見分子。於是赫魯雪夫堅持把史達林時期的異見分子釋放,並平反。這些人堂而皇之地進入蘇聯政府機關工作。有的人以作家為名,開始寫史達林時期的「傷痕文學」。反正,只要反史達林的,赫魯雪夫就支持,此時蘇聯突然出現一大批「傷痕文學」。

赫魯雪夫卻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傷痕文學」,就是在美國支持下而出現的。蘇聯「傷痕文學」,實際上就是配合赫魯雪夫否定史達林,而且隱含對蘇聯體制的不滿,並不是這些人親身經歷,他們只是把自己的親身親歷放大了說,而且杜撰出一些莫須有事件,這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是致命的。但赫魯雪夫卻發現不了。

蘇聯「傷痕文學」與我們一段時間流行的「傷痕文學」非常相似,而且背後也有西方的勢力操縱,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警惕。

(二)

赫魯雪夫時期出現的一些「傷痕文學」很多,不過有幾部很有名,而且被西方看中,並以此作為瓦解蘇聯的突破口。

比如《日瓦戈醫生》,這本書本來未在蘇聯出版,先在義大利出版,美國中情局在1957年發現後,如獲至寶。

這本書實際上就是醜化了蘇聯十月革命到二戰後那段歷史,當時蘇聯不允許出版。

美國中情局發現了,立即與英國情報部門,糾集一些西方流亡的反蘇的蘇聯人,對這本書進一步修改,並出了俄文版。

第二年,《日瓦戈醫生》的作者帕斯捷爾納克突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美西方國家把這個作家描述的高大上,甚至認為是全球最頂尖的作家。此書迅速在西方火了,成了西方人看蘇聯的一個「窗口」,在他們眼中,蘇聯就是一個「萬惡」的社會。

美國為了防止蘇聯警惕,也不忘把一些蘇聯正統文學宣傳表彰。1965年,把諾獎給了蘇聯時任的宣偉部長肖洛霍夫,認為他是《靜靜地頓河》作者。

蘇聯對此還沾沾自喜,認為蘇聯文學影響了世界,但對美國陰謀絲毫沒有發現。

蘇聯時期還有一本最有名的「傷痕」書叫《古拉格群島》,這本書就是有名的索忍尼辛。這本書把蘇聯描述成「黑暗」社會,是一本極端反蘇反史達林的書,對蘇聯的破壞性極大。

索忍尼辛也被勞教,但美西方卻極力吹捧他,索忍尼辛也得到赫魯雪夫的青睞,並釋放了他。1970年,西方把諾獎給了索忍尼辛。

由於得到西方的支持,蘇聯對索忍尼辛太仁慈,不敢動他,只是把他驅逐出境。

正是在美西方的操縱下,在意識形態領域不斷對蘇聯滲透,越是蘇聯反對的,西方就支持。特別是那些反蘇的文學作品,居然成為當時蘇聯很多年輕人競相追捧的文章。

赫魯雪夫還引進一些西方書籍,一些宣傳美國價值觀的書籍進入蘇聯,成為蘇聯人喜歡的書。

當時蘇聯年輕人讀了反蘇的文學和美國的書籍後,對蘇聯產生懷疑和憎恨,特別對史達林的仇恨成為當時主流。

美國還藉助蘇聯出現的情況,進而不斷滲透,一些杜撰史達林段子出現了,還有醜化蘇聯及制度的謠言也不斷出現,讓蘇聯的社會發生了變化。

赫魯雪夫根本沒有意識到意識形態出現的問題,作為交換條件,讓蘇聯教育部門把對史達林時期揭露西方醜陋的教材去除。

赫魯雪夫的改革在其他方面沒有成功,但在意識形態上卻失守了。如果後來接任的領導人能及時改正,或許還有救。但上任的勃總、安總和契總都沒有意識到,而是任由赫魯雪夫時期的文化滲透蔓延下去。特別是勃列日涅夫,這是一個沒有愚蠢的人,他執政時期,吃了蘇聯的紅利,國家發展到了頂峰,而他只重視個人利益,對意識形態鬥爭根本不懂。

正是蘇聯意識形態失守,這一時期成長起來的戈巴契夫、葉爾欽、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等人,不僅在價值觀形成上受到美國的滲透,而且形成後就沒改變,他們骨子裡反蘇聯,仇恨史達林更為強烈。

在他們眼裡,蘇聯是「罪惡的」,只有改變蘇聯體制,才能過上西方的生活。正是帶著這種理想,戈巴契夫等人吃盡蘇聯紅利,逐漸登上歷史舞台,開始對蘇聯進行「改革」。而戈巴契夫的改革直接就奔著推翻蘇聯體制而去,特別是重用了雅科夫列夫,這個疑似被美國中情局早已買通的臥底,被任命為管意識形態的宣傳部長。他上任後,直接就把蘇聯輿論陣地取消,引進西方媒體,甚至全盤否定蘇聯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把史達林踩在腳下。蘇聯解體已經難以避免。

(三)

蘇聯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一直在反思,但我們卻在意識形態上屢屢出現問題。我們也曾流行過「傷痕」文學,卻不知道這些文學有哪些是真實描寫?而且有些作品中或明或暗對國家制度的不滿。

曾經出現抹黑英雄的事,甚至出現一些段子。大量湧入宣傳西方價值觀的作品的大量湧入,而且自由化也出現過,直到現在也依然存在。

雖然我們進行了糾正,但有些問題卻毒化了一些人,而且現在還依然存在抹黑造謠,否認我們自己的歷史的問題。

特別是「毒教材」事件屢次出現,如果不是網友發現,不知道還要在社會上存多久。這些毒教材,毒化著年輕人的,他們價值觀必然發生變化,到時我們國家就危險了。

雖然我們進行了糾治,但意識形態的鬥爭很激烈,還處於攻守之勢,而且有些滲透很隱蔽,很難被發現。我們一旦放鬆,就會被敵對勢力滲透。

常反思,常警醒,還應經常檢視我們一些問題,意識形態無孔不入,而且毒害很難被及時發現,有些事件如果不是網友發現,其危害不知道延續多久。

敵對勢力是不願看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崛起,必然會用多種手法進行滲透破壞,我們到了迎接「驚濤駭浪」的關鍵時期,不能有絲毫放鬆。要經常把蘇聯這段鏡子拿出來照一照,看看我們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有問題及時解決。無論現實中,還是網絡,我們意識形態鬥爭都很激烈,看看那些在網上帶節奏的虛假IP,如果網友不指出來,還真不知道是西方的水軍。

意識形態出問題需要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很致命,蘇聯是鏡子,否則國家被人顛覆,我們每個國人都應該知道,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國家衰弱落後,我們什麼也不是。只有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像那些揭露意識形態滲透的網友學習,我們就能守住陣地。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