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子女家庭,孩子們一起長大,可是最後每個人的也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有人前程似錦,也有人混得很差。都是同一對爸爸媽媽的孩子,同樣的教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最會算計的孩子,結果混得卻最差
劉大媽有三個女兒,都已經結婚嫁人了。沒有生一個兒子,是劉大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老兩口的晚年生活,就依靠三個女兒來贍養。劉大媽年紀越大,越覺得大女兒真是白疼了。
大女兒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她出生的時候,劉大媽真沒有嫌棄過她是女孩,真正地很喜歡她。後來,二女兒又是女孩,劉大媽心情不好,還痛哭了一場。三胎又生女兒,劉大媽真想把她送人算了。
劉大媽的大女兒從小在家最得寵,只有她有權利買新衣服,等她穿小了、舊了,才給兩個妹妹穿。上學的時候,父母對她寄託最大的希望,給她挑了最好的學校。可是,她的學習成績並不好,反而是二妹妹的學習成績最優秀。
在家裡,爸爸媽媽最喜歡她,兩個女兒也要聽她的話,她的童年在家裡絕對具有「統治性」的地位。
可是,她們都長大了,都嫁人了,父母也老了。二妹妹上了大學,成為了一名工程師,老公也是工程師,兩個人的事業做得很好,收入不錯,孩子也很聰明。三妹妹做了點小生意,雖然店面不大,但是很紅火,也能收入衣食無憂。
只有這個大女兒,她的老公不好好工作,一年有半年時間待在家裡,她自己打零工也不願意吃苦,天天算計著不管婆婆要錢,就是上親媽家蹭飯。
有時候,妹妹給媽媽買點營養品,前腳剛放下,後腳就被她拿走了。她越是鑽營取巧,整天想著占便宜,反而日子越是難過。這樣的結局,連爹媽看著都心疼,雖然嫌她不爭氣,可是背地裡也經常接濟她。
老人們經常說,有舍才有得。那些越是捨得為親人付出,越是對父母大方的人就越賺錢。越是那些小氣吧啦,光想占便宜的人,財運就會繞著他走。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孩子混得好不好,和他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和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多子女家庭里往往混得最差的,就是那個被父母偏袒的孩子。父母越是偏心他,他反而過得越不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父母的偏袒,會給他的性格成長方面,造成這些不好的影響。
父母的偏愛,讓孩子變得囂張跋扈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我們對孩子不一樣的對待,會讓孩子的性格特點不一樣。被父母偏愛的孩子,因為有爸爸媽媽的袒護,在兄弟姐妹當中往往都是最囂張跋扈的。這樣的孩子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往往都是比較自私和霸道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會讓他的人際關係比較緊張,影響事業進步和生活狀態。
父母溺愛孩子,他依賴心理太重,不願意努力奮鬥
越是願意為父母花錢的孩子,往往都是賺錢比較多的,越是拚命摳搜父母錢的孩子,自己賺不到多少錢。
不是因為捨得花錢,才能賺到錢,而是他一心只想著要依賴父母,自己不去努力掙錢,這樣的孩子多半經濟狀況是不大好的。父母溺愛孩子,對他的什麼事情都包辦,孩子懦弱無能,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大多沒有出息; 被父母冷落的孩子,又會和父母心存隔閡,家庭的幸福指數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平衡孩子們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物質生活,儘量做到公平公正。
父母經常說,我們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是,只要你用心做到,還是會讓孩子感受到的。就拿孩子們的物質生活方面,給孩子們買新衣服儘量公平,給孩子們零用錢最好一樣多,好吃的讓孩子們一起分享,這些父母都是可以做到的。
父母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特殊照顧。
孩子的性別不同,年齡不一樣,父母對孩子都應該有特殊照顧。年齡小的孩子,多給他一點陪伴,就要抽出時間和大的孩子談一談心。男孩可以帶他做運動,女孩可以陪她一起讀書。每一個孩子都期待父母的關注和陪伴。
孩子之間的矛盾,父母不做評判,交給他們自己解決。
孩子們在一起,難免會發生矛盾。父母在處理孩子矛盾的時候,一定不能偏心,要讓有錯的一方,主動承讓自己的錯誤,讓孩子們自己去握手談和,讓他們自己解決是最好的方式。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因材施教,給與孩子最好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可以過得幸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a9f8ba9008517450ad72c51d5e7c3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