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人,有自己的血糖標準!多少才正常?看看標準範圍

2024-06-23     39健康網

84歲的張大爺和鄰居劉大爺訴苦,說自家30歲的孫子前兩天確診「糖尿病前期」。

劉大爺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了,對於糖尿病知識都有一定理解,說道:「這糖尿病前期還不算糖尿病患者,積極干預是可以逆轉的!」。

張大爺無奈道:「道理我都懂,但孫子和我隔著輩分,我說的他都不聽,可把我愁壞了。」

「糖尿病可不是小事,研究說了,越早得糖尿病,這個壽命就越受影響。」

「還有這種事?那我可得好好說說他,再怎麼樣也不能拿生命開玩笑!」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種慢性病,但有種糖尿病卻很特殊,攻擊性很強,那就是——早發2型糖尿病。

一、柳葉刀:30歲前患糖尿病,壽命縮短14年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代謝疾病,通常通過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實現與疾病共存的生活狀態,對生命不構成直接威脅。

然而,早發2型糖尿病卻比較特殊,它極具攻擊性,與我們通常理解的慢性、漸進性糖尿病大相逕庭。

早發糖尿病指的是40歲之前確診,據流行病學調查,在已就診的糖尿病患者中,早發2型糖尿病患病率大概為10-15%。

與年齡較大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早發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擁有更高的體重指數(BMI)、更高的血壓、更高的動脈粥樣硬化相關血脂濃度,以及血糖控制的迅速惡化。這些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導致患者過早死亡。

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與未患糖尿病的人相比,在30歲、40歲和50歲被診斷患有糖尿病的人,預期壽命將分別縮短約14年、10年和6年,可見早發糖尿病對壽命的影響。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王昕指出,早髮型糖尿病的病情複雜,其病因多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主要包括三點:首先,年輕人普遍存在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久坐少動、頻繁食用外賣等,這種高脂、高熱量、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模式為糖尿病的發作按下了「加速鍵」。

其次,體重和腰圍的增加,尤其是超重和內臟脂肪過量,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進而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最後,遺傳因素和家庭生活環境也對早髮型糖尿病的發病起著一定的作用。

對於早發2型糖尿病,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保持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我們可以有效減少早發糖尿病的風險。

二、老年人有自己的血糖標準,多少才正常?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重視自己的血糖指標。那血糖偏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嗎?

開封市人民醫院主管檢驗師李慶敏表示,雖然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一個顯著特徵,但高血糖狀態並不一定意味著患有糖尿病。

有時,血糖水平的暫時上升可能是由於特定原因所致,如前一天晚上過量攝入高糖分食物。此外,某些應激情況,如感染、昏迷、手術或分娩等,也可能引發血糖的短暫升高。

這是由於在這些情況下,人體會釋放過多的糖皮質激素進入血液,從而導致血糖水平一過性升高。然而,一旦這些誘因被消除,血糖水平通常會自然恢復到正常範圍內。

哪怕是確診了糖尿病,糖尿病的控制標準也因人而異,對於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的濃度也會不斷增加,所以標準就沒那麼嚴格。

《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針對65歲以上的老年糖友的血糖控制目標進行了明確更新,這些目標並非大眾認為的「空腹血糖必須<7mmol/」。

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態」「是否應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兩項指標來個性化推薦。

身體健康主要是看有無慢性病,如卒中、高血壓、1~3期慢性腎臟病、骨關節炎等,低血糖風險較高藥物則包括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等。

1、健康狀態良好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無共病或合併≤2種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

血糖控制目標:未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空腹血糖應控制在5.0~7.2mmol/L之間;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空腹血糖應控制在5.0~8.3mmol/L之間。

2、健康狀態中等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合併≥3種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

血糖控制目標:未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空腹血糖應控制在5.0~8.3mmol/L之間;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空腹血糖應控制在5.6~8.3mmol/L之間。

3、健康狀態差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合併≥1種治療受限的慢性疾病(包括轉移性惡性腫瘤、需氧療的肺部疾病、需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晚期心力衰竭),且預期壽命較短。

血糖控制目標:無論是否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空腹血糖都應控制在5.6~10.0mmol/L之間。

三、遠離糖尿病,牢牢記住做好4點

根據我國的流行病學數據,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已攀升至30%。這意味著,約有7813萬老年人被診斷為糖尿病患者,其中絕大多數(超過95%)為2型糖尿病。

此外,還有45%-47%老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這一群體也面臨著較高的糖尿病發病風險。

糖尿病,本質上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除了飲食因素,日常生活中的多個方面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做好以下4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遠離和控制糖尿病:

1.戒酒、少喝飲料

酒精攝入過量往往伴隨著高能量食物的過量攝入,這會導致血糖水平上升。同時,過量飲酒還會損害胰腺功能,引發肝臟損傷,增加痛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戒酒,並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選擇飲用白開水、淡茶或咖啡。

2.控制油、鹽、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來說,保持清淡飲食,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至關重要。

過多的烹調油和肥肉攝入會導致能量過剩,增加肥胖風險,進而對血糖、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產生不利影響。

3.每周運動150分鐘

運動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它不僅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還能減少肥胖風險,避免胰島素抵抗。

成人最好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此外,還可以結合抗阻運動來增強肌肉力量。

4.別熬夜早點睡覺

熬夜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影響胰島素的調節能力。

研究顯示,與每天睡足7小時的人相比,睡眠時間不足,每天少於5小時睡眠時間的人,在25年內被診斷出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風險更高。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綜合考慮飲食、運動、睡眠等多個方面。通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1]《健康速遞 | 30歲、40歲、50歲患上糖尿病,分別會減壽多少年?》.中日醫院.2023-10-11

[2]《血糖高一定是糖尿病嗎?》.開封市人民醫院.2023-12-15

[3]《超過65歲,空腹血糖控制到多少才合理?2024年新標準公布,不是7mmol/L!》.糖尿病之友雜誌.2024-02-22

[4]《11萬人研究發現:經常吃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健康時報.2023-12-2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a3e05662c4338c3bd6a6bf05501f2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