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退休時注意這種情況,以檔案記載為準,很多人都不清楚

2023-01-17     小美食家

原標題:辦理退休時注意這種情況,以檔案記載為準,很多人都不清楚

很多人都以為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待遇。看似簡單的退休條件,卻有很多人不滿足法定退休年齡,最終影響辦理退休。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幹部是55周歲,女工人是50周歲。

判斷退休年齡是根據出生年月日來計算,比如一位企業職工身份證出生日期是1960年出生,而檔案中記載的出生年月日是1962年,像這種身份證的出生年月日與人事檔案出生年月日不符,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因為直接關係到法定退休年齡,以檔案記載為準,很多人都不清楚。

就像剛才企業職工那種情況,肯定以檔案中材料為準,有網友問這樣不公平,又不是我個人原因造成的,憑什麼晚退休兩年呢?明明身份證已經到退休年齡,社保局卻不能辦理退休,應該怎麼辦呢?有什麼法律依據嗎?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999年3月9日《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其實出生年月日不符的情況特別多,在辦理退休時很多退休人員並非一切順利,名字有錯誤的,出生年月日不符,還有錯別字的,性別還有錯誤的時候,反映出當年手寫檔案真的是錯誤百出,給很多退休人員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了,也有一些退休人員晚退休是應該的,因為有很多人在年輕時為了進廠工作,本身不符合條件,占用他人進廠名額,硬生生的把出生年月日給改小三四歲,沒想到退休時卻以檔案記載出生年月日為準,這位是對這些人一點點懲罰。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因為檔案年齡與身份證不符時,人社局不給辦理退休時也是有法律依據的,所以只能在繼續繳納幾年社保,等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再去辦理退休。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感謝大家收藏點贊轉發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a1729d2b2fdda3a1c05365c1b3db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