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把青
演員、導演、編劇,每當提到影視作品的主創,首先浮現在大眾腦海的都是這些崗位,而在影視工業的幕後,還有一群人默默無聞卻不可或缺。
5月9日第二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正式發布了榮譽名單,設立了26項榮譽,分別鼓勵以及來自攝影、錄音、美術、導演、後期製作、技術探索等幕後方向領域的幕後創作者們。也讓行業內外更多人知曉電影幕後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和取得的優異成果,藉此來推動的行業發展。
「最重要的是我們幕後英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演員和廣大的觀眾見面。」電影周形象⼤使⽥華通過VCR發表了感言。
徐孝順就是其中的一員。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特別設立了執委會特別榮譽,並由電影周執委會主席,導演、攝影指導、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副會長趙小丁頒發給場務徐孝順。
徐孝順從事場務已經二十多年,從別人口中的「小徐」慢慢成長為了鬢角斑白的「老徐」。這一場面也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全體鼓掌多達數次。現場張藝謀導演也通過視頻形式送上了祝福,他回顧了從《英雄》就和場務徐孝順的經歷,並認為他是無言英雄,張藝謀導演同時也認為所有的幕後工作者都是幕後英雄,正是因為有這些熱愛行業和願意去付出的從業者,才讓電影創作一直能夠傳承下去。
一部電影需要經過諸多環節和無數創作者們共同協作、整合、解決各種問題和矛盾,才會有一個完美呈現的機會。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關鍵,對於創作表達,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部電影製作涉及的行業工種之多、參與人員之廣,是不勝枚舉的。而這次活動也逐步引起普通觀眾、行業內對幕後英雄的認可和鼓勵。
在第二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金鷺杯榮譽名單,分為攝影組、錄音組、美術組、導演組、後期製作組、技術探索組等多個組別。每個組別的工種更加細分,僅攝影組就設立了八個榮譽獎項,攝影師、斯坦尼康攝影師、跟焦員、數字影像工程師等等崗位,都讓人感知到了影視工業規模的龐大。在產業升級下,術業有專攻,工種越來越明確,這也對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流浪地球》《滿江紅》等大片的幕後人員分享了在製作上的經驗和幕後故事,「合作」和「溝通」是被提及最多的詞。
的確,在當今的影視工業下,一個團隊少則幾十人多則上千人,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
電影《流浪地球》聲音指導王丹戎、祝岩峰分享了他們是如何跟音樂配合,將聲音效果做到極致的,「我們是後面才接到有音樂的版本,跟我們現有的音效對白需要有一些取捨,就這個平衡是其實挺痛苦的,有些東西我們要讓很多,甚至就不要了,就留給音樂了,所以我們一直在做減法。畫面加表演加聲音這幾大元素的感染力更強,就留給這幾大元素,該讓的讓,該給的給,不能說我這個做了 3 個星期,這一段就必須得留著。」
而真實感,也是王丹戎、祝岩峰不斷強調的一點,「郭帆一直跟我們強調的一個重點,是說我不要那麼科技感、未來感,我實打實的是真實的這種效果。」因此在創作時,堅持樸素成為了他們最大的一個標準。「比如太空電梯的聲音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也很難找到借鑑,那怎麼樣能讓太空電梯這個東西它的聲音上是成立的?我們覺得要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可能被捕捉到的類似的這種聲音元素,來構成太空電梯的聲音成分。最簡單的就是利用這種高速列車、高速火車或者輕軌這種高速運動的聲音,進行各種組合拼接,甚至做一些變形,來實現在電影中太空電梯能夠讓觀眾去信服的聲音特例。」
技術的革新是這場幕後分享最為震撼也最具行業價值的部分嗎,影片拍攝中所使用的軌跡編程多軸運動機械臂Titan泰坦為亞洲首台、全球第三台,這也是Titan泰坦首次被運用在國產片的拍攝中。《流浪地球2》 DIT全流程總監劉楊就在電影中探索了5G 雲技術在海外拍攝的探索和應用。
「海外拍攝期間,涉及到多方調控,為了保證這個拍攝,我們負責搭建了雲直播和雲數據傳輸的兩個方案。在做方案之前,我們都會有一個基礎冊,會把每個部門的詳細工作寫到基礎冊里,所以它是一個中英文對照的,我們在跟海外四個國家團隊在對接的時候,首先會拿基手冊進行對接,讓大家知道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機器、什麼的鏡頭、什麼樣的設施,大家不會產生誤解。在做雲直播技術拍攝的時候,我們用到的一個技術叫月流,數據通過海底光纜上傳到這個雲端的伺服器,從美國傳輸到中國。
影視作品的背後離不開無數幕後創作者的殫精竭慮,也正是一個個他們,推動了影視產業的一步步升級。幕後工作者的身影,也值得出現在聚光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