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饑荒、戰爭和瘟疫並列為三大災難。前幾年尤瓦爾寫《未來簡史》,他認為,在今天,這三大災難對人類的挑戰已經結束了。現在看來,他基本上是講了一個笑話,至少此時此刻,瘟疫和戰爭正籠罩在人類生存的上空。
瘟疫的爆發是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挑戰,同時也是對社會發展的一次制度變革,對技術創新的調整過程。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次瘟疫發生在14世紀到18世紀,那一場大鼠疫後來又被叫做「黑死病」,它的爆發本身就是一場人禍。1346年,蒙古人攻打歐洲,在圍攻黑海邊一座港口城市的時候,蒙古人把患上了鼠疫的屍體用拋石機拋進了法卡城內,引發了一場城市的瘟疫。接著在後來短短的七年內,黑死病在義大利、西歐、北歐、俄羅斯和中東爆發,最終造成了2500萬人的死亡。
在疫情爆發的初期,人們面對黑死病一無所知,表現得無比驚恐。所以他們採取了很多今天看來很愚昧的辦法,比如放血、煙燻房間、用尿洗澡,甚至一度認為貓是邪惡的化身。大量捕殺貓,結果造成貓被殺掉了,老鼠越來越多,反而進一步推動了鼠疫的蔓延和疫情的惡化。
在長期的抗疫過程中,人們慢慢建立起了新的制度和對疾病的看法,還引發了一場宗教信仰革命。因為在疫情爆發初期人們認為黑死病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所以天天躲在房間裡懺悔。結果發現懺悔一萬次,鼠疫還是會到來,人還是會死掉,因此引發了人們對天主教的宗教信仰革命。
所以在歐洲文明史的講述中,黑死病被認為是中世紀結束的象徵。
在這場鼠疫之後,歐洲社會漸漸從宗教的禁錮中走了出來,黑死病成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開端。
在經濟史上還有學者認為,黑死病的爆發成為了工業革命的重要前提。
隨著數千萬人的死亡,勞動力大量短缺,土地荒蕪,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生產結構開始向人力需求不高的畜牧業傾斜。進而畜牧業產生了羊毛紡織需求和工人的相對短缺,又引發對節約勞動力技術的需求。最終工業革命就是在紡織這個行業中爆發的。這個說法雖然有一點漫長和拗口,但你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除此以外,人們對黑死病的防控也催生了現代的公共衛生制度。在黑死病爆發初期的1348年,義大利米蘭的大主教首先對黑死病患者的房屋下令實施隔離。結果米蘭在那七年的黑死病大爆發期間是唯一一個倖免的城市。它驗證了隔離對控制黑死病傳播的作用。
到了1377年,義大利一個叫拉古薩的港口城市首次進行了海港檢疫,對來自疫區的人實施30天到40天的隔離措施,檢驗制度由此建立。隨後,歐洲部分城市開始衛生立法,規定疫情期間禁止集會,對喪葬進行規範管理,禁止同疫區進行貿易等等。同時建立了歷史上的第一批衛生機構,負責隔離檢疫、清掃街道、疏通管道等等。而正是這些措施成為了現代公共衛生制度的開端。
而醫學界對黑死病的研究又開創了微生物學和疾病細胞學說。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一直到1894年的時候,一位法國的細菌學家分離出了鼠疫干菌,並確認它為致病原。接著日本的學者發現跳蚤是鼠疫的傳播媒介。
到了20世紀中期,鏈黴素被發明出來,從此鼠疫的致死率大幅下降。到今天這種疾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雖然還沒有徹底消滅,但已經不再是構成對人類社會的重大威脅。
從1360年代黑死病在歐洲爆發,到1950年代鏈黴素被發明。人類對鼠疫的完全戰勝花了整整600年的時間。
不錯過每一次直播與更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84610b12a14907557bbd06b9a0cf3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