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和喝「奶粉」長大的寶寶,差距明顯拉開,跟想像不同

2023-12-08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喝「牛奶」和喝「奶粉」長大的寶寶,差距明顯拉開,跟想像不同

導讀: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學會一致建議,媽媽們應堅持母乳喂養到寶寶2周歲。斷乳後,是喝牛奶還是喝奶粉呢?這也是擋在新手媽媽面前的一個「攔路虎」。

2歲斷奶是個很理想的狀態,很多媽媽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在喂養到1歲左右,就給寶寶斷奶了。中消協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純母乳喂養比例有所下調,產假短、工作忙,成了母乳喂養偏低的主要原因。

我家大寶是13個月斷奶的,當時因為工作忙,而且母乳量也不多,就開始選擇給大寶喝配方奶。到了二寶,7個月左右斷奶,身體原因需要做手術。之後開始吃輔食、喝奶粉,但我發現,二寶不太喜歡喝奶粉,就換成了牛奶。

大概過了半年左右,給二寶做體檢,醫生說體重偏低,而且身高增長也緩慢。跟兒科醫生做了深入溝通後,我才發現,原來,是喂養方式出了問題。

因為二寶一直喝奶粉,營養跟不上,身體發育才出現這樣的問題。大寶喝配方奶到4歲左右,身高一直是班上拔尖的。3歲生日測身高,已經有108cm了,二寶3歲時,才90cm,上幼兒園,是班上最矮的那個。

我這才發現,原來,從小喝奶粉和從小喝牛奶長大的孩子,真的會有這麼明顯的差別。那以後,果斷給二寶換了飛鶴奶粉,喝了一段時間後,二寶身高和體重,都有了質的飛躍。整個人看起來,也精神了不少。

喝牛奶的那段時間,二寶經常生病,不是感冒了,就是發燒了,每次都要半個月左右才能痊癒。喝了奶粉後,我發現,半年時間,一次感冒發燒也沒有。即使有時候流感嚴重,他也只是吃了兩次藥,就好了。跟之前相比,完全不同!

身邊有斷奶後給孩子喝奶粉的,也有斷奶後直接喝純奶的。我發現,這兩類孩子,真的有明顯差別。個子、體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喝奶粉的,壯實一些,喝純奶的,普遍偏瘦,而且沒什麼力氣。

後來查閱資料後我才知道,原來,斷奶後給娃喝配方奶和喝牛奶,是有明顯差距的。

首先,營養差距。

牛奶營養單一,只有鈣、脂肪、蛋白質等,其他的營養素,基本微乎其微。配方奶則更全面一些。

上面這張圖,是飛鶴其中一款奶粉的成分表,我們能看到,其中是有各種營養素、礦物質,還有可選擇性成分。多營養的供給下,寶寶怎麼可能發育不好呢?

其次,吸收有差別。

雖然不管是奶粉還是牛奶,都是讓寶寶「喝」下去的,但這兩者的吸收,卻存在很明顯的差別。

配方奶是將牛奶成分改變,使其接近人乳成分,再加入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宜於喂哺嬰兒。

對於脾胃嬌嫩的寶寶來說,配方奶更好吸收一些,其中的成分配比更科學。而牛奶,只是比較大眾化的飲品,對於胃腸道發育不完善的低齡寶寶來說,吸收還是差一些。

記得看到一種說法,嬰兒配方奶粉又稱母乳化奶粉,是說除了母乳以外,更適合寶寶的營養品。而牛奶則很難起到這樣的效果。

這兩點的差別,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就是寶寶的抵抗力高低。如果吸收好、營養全面,自然抵抗力更好一些。我家二寶那段時間喝牛奶,明顯抵抗力不是很好,總生病,換到飛鶴家的配方奶,就很少生病了。

所以,給寶寶喝「牛奶」還是「奶粉」,還是要慎重一些。尤其是那些挑食、厭食、吸收不好的寶寶,還是建議選擇配方奶。整體算下來,並不會比牛奶貴很多,但效果能好上好幾倍呢!

那麼,到底如何選擇奶粉呢?有幾個維度可以作為參考,助力媽媽們選到更適合自家孩子的奶粉!

首先,選擇大品牌的奶粉。

不管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是需要經過品質檢測,以及一系列審核標準達標後,才可以投放市場的。但小品牌的奶粉,可能在這些方面,就不是很完善。而大品牌的,則可以作為首選。

大品牌的奶粉還有一個好處是品質穩定,也經過了市場檢驗。給孩子喝,也更放心一些。

其次,看奶源。

不同奶源營養也有差異化,所以,選奶粉時,也要看奶源。比如我家孩子喝的飛鶴奶粉,奶源產自北緯47°,是世界三大「黃金」奶源地之一,也被譽為「中國嬰幼兒黃金奶源地」。

最後,看寶寶年齡。

不同月齡的寶寶,所需要的營養不同,生長發育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在奶粉段位選擇上也有不同。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把嬰幼兒奶粉分為三段,對應寶寶從0-36個月,如果寶寶已經20個月了,就要喝三段奶粉,2段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了。

所以,這一點,在購買奶粉時,媽媽們也要多注意一下。每次囤貨儘量不要太多,讓寶寶喝到對應段位的奶粉,成長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