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支原體肺炎,如何正確服用阿奇黴素?

2023-11-22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感染了支原體肺炎,如何正確服用阿奇黴素?

這一波支原體肺炎不僅是大面積爆發,持續時間也長,正在慢慢擊潰媽媽們的心底防線。就連,我們天天做科普的同事,在孩子低燒,血常規沒問題的時候,都開始讓專家幫忙開點阿奇,以備不時之需。

也正是因為家長的著急,醫院大面積的病患停留,科大大發現最近又出現了一些讓人看了震驚!害怕!期待不要出現的事故。

新聞來源:上游新聞

昨天,黑龍江一32個月的女童疑似注射阿奇黴素後死亡迅速登上熱搜。看完這一新聞後,科大大編輯部的一位孩爸,回家就給老師打電話,給娃請假,近期不去幼兒園啦!

還真是,娃生個病,家長都把期望值從「有個高中上」,齊刷刷的改成了「不發燒就行」。

不過,今天科大大要說的是,無論我們再著急,再想保護孩子,該冷靜還是要冷靜!尤其近期,網上很多家長說,孩子動不動就要輸液,洗肺,事實上盲目濫用藥非常危險!而且類似事故,科大大已經強調說了很多次!

新聞來源:東方資訊

咳嗽感冒≠要吃阿奇黴素,這個操作是非常危險的......

同樣!支原體肺炎≠要立即輸液!支原體肺炎≠要洗肺!

那麼,阿奇黴素在用藥上有哪些講究?哪些寶寶堅決不能用呢?洗肺?輸液是必須嗎?

1

阿奇黴素用不用,認準3種情況!

大家都知道,阿奇黴素是抗菌藥物,可以殺死的病原體主要是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對於那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是沒有作用的。

那什麼時候能用,什麼時候不能用呢?

一般不會用阿奇黴素的情況

病毒感染早期

過敏性咳嗽

咳嗽變異性哮喘發作

以上這3種疾病,如果沒有合併相關病原體感染,一般不會用到阿奇黴素。

謹慎使用阿奇黴素的情況

普通感冒

流感

還是那句話,咳嗽≠需要服用阿奇黴素。

這兩類疾病通常是不需要使用阿奇黴素的,長期使用容易導致細菌耐藥。

只有在寶寶確診或高度懷疑細菌感染或非典型病原體感染時,才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遵醫囑服用阿奇黴素。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需要使用阿奇黴素的情況

如果寶寶已經確診是支原體、衣原體或其他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就需要遵醫囑使用阿奇黴素了。

例如:

肺炎支原體感染甚至肺炎

衣原體感染

急性細菌性咽炎及扁桃體炎等病症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get到底什麼時候能用阿奇黴素,超貼心的科大大做了這張愛心表,記不住的快長按保存吧~

說到這裡,科大大還是要強調一下,雖然可以在藥店自行買到阿奇黴素,但它其實是個處方藥,科大大堅決不推薦家長自行給寶寶服用!

一旦吃錯,或者和其他藥品「亂混搭」,不但會降低治療效果,還可能讓阿奇黴素從「治病藥」變成「奪命藥」!

有哪些藥品不能和阿奇黴素同時服用呢?

2

阿奇黴素別亂用,5種混搭要命!

有句話叫:是藥三分毒。阿奇黴素也不例外,萬一用藥不規範,很可能引發致命的後果!

科大大這裡整理出了5種致命「混搭」!學會的爸媽記得轉發在看,幫更多人避坑!

1. 阿奇黴素+復方甘草片:容易引發心律失常,有致命危險。

2.阿奇黴素+辛伐他汀:兩種同時服用,容易引起肝壞死。

3.阿奇黴素+紅黴素:兩種藥都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不需要重複使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4.阿奇黴素+茶鹼類藥物:不建議阿奇黴素和止咳平喘等茶鹼類藥物一起服用,會抑制茶鹼類藥物的代謝。

注意:易坦靜、氨溴特羅不屬於茶鹼性藥物。

5. 阿奇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阿奇黴素和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具有耳毒性的藥物一起使用的話,可能會造成眩暈、耳聾、耳鳴等不良反應,嚴重會損害孩子的聽力。

除了這些藥不能亂混搭外,還有一些寶寶是要禁用和慎用阿奇黴素的。

讓科大大給你好好講一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另外,有研究提示,哺乳期的媽媽服用阿奇黴素,可能會增加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的風險。

因此,科大大建議,哺乳期媽媽在服用阿奇黴素期間及停藥後7天內暫停哺乳。

3

阿奇黴素用藥的方式和劑量

看體重用藥

另外,根據寶寶體重的不同,具體用量也有不同。

家長準確稱量體重後,可以參照下表:

注射給藥

除了上面提到的口服給藥,阿奇黴素也可以注射給藥。

但通常在重症(感染嚴重、病情進展迅速)或無法口服給藥(比如吞咽困難、嘔吐、嚴重腹瀉)情況下使用。

當接受注射用藥的感染患兒,病情好轉並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

4

阿奇黴素和流感疫苗的接種

科大大還要回答一個爸媽們近期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孩子吃了阿奇黴素後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正值流感疫苗接種高峰季,所以科大大覺得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

阿奇黴素等抗生素屬於抗菌類藥物,對病毒類疫苗沒有作用,不影響流感疫苗產生保護力,疾病好了就可以打。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5

支原體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的早期預警指標

在這裡大家要注意,輕度的支原體肺炎是可以自愈,也不需要輸液治療。那家長們肯定當心,如何區別孩子是否是重症,支原體肺炎轉成重症前有哪些瑜伽指標呢?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小寶寶總體較輕

主要症狀是咳嗽,近半數寶寶會出現發熱——這也是支原體肺炎的狡猾之處:酷似感冒,容易讓人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檢查時,孩子的血常規和CRP基本正常,聽診器也聽不到肺部明顯囉音,肺炎支原體抗體早期一般都是陰性……如此種種,很容易造成漏診。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寶寶一直咳嗽、發熱,早期的治療和對症護理效果不理想,就要提高警惕了!

重症和危重症的早期預警指標:

治療後72h持續高熱不退;

存在感染中毒症狀;

病情和影像學進展迅速,多肺葉浸潤;

CRP、LDH、D-二聚體、ALT明顯升高,出現的時間越早,病情越重;

治療後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難難以緩解或進展;

存在基礎疾病,包括哮喘和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延遲。

6

得了支原體肺炎最好輸液治療並「洗肺」?

1、靜脈輸液方式並不一定比口服治療效果更好!

能選擇口服藥,就儘量避免靜脈輸液。

一般狀況下,口服藥物會相對安全,因為腸道是一個過濾膜,口服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會被腸道阻擋,可以通過糞便排出人體。

靜脈輸液則是直接注入血液,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靜脈輸液過程的話,你會看到大量的顆粒物都進入到了孩子的血液當中。

能選擇局部用藥,就儘量避免全身用藥。

口服藥、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都是全身治療;外用藥、霧化吸入等屬於局部治療。

孩子的肌肉很薄,扎深了容易扎在骨膜或神經上。即使既沒扎在骨膜上,也沒扎在神經上,孩子肌肉薄,吸收相對差,皮膚很容易形成局部硬結。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醫生幾乎不會推薦肌肉注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能局部用藥就儘量避免全身用藥,當然還要根據孩子疾病的範圍進行判斷。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關於支原體肺炎是否要用輸液,應根據孩子的具體病情選擇相應治療方式:

重症肺炎的患兒可以選擇靜脈輸液,而大部分輕症患兒,可以口服藥物治療。

2、「洗肺」(肺灌洗)有嚴格的操作指症才可執行!

至於最近某音上大面積發布和出現的「洗肺」(肺灌洗)視頻,各位寶爸媽注意!各大三甲醫院是有嚴格的操作指征要求:比如孩子出現了肺不張、局部實變,甚至有壞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嚴重的炎症反應,才需要在支氣管鏡下進行肺灌洗,讓氣道通暢,同時在鏡下觀察肺部病變的程度。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553f536fc75a6137e2cf70b0e40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