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三大結局已經不可避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024-08-13     39健康網

某乎上最近有這個熱議的話題:至今,你們都陽了幾次?

@copperOcoin:有的一個月陽兩次的,所以5,6次是有可能的。我目前一次,女兒一次,兒子和老婆兩次。但我那次是長新冠,用了4個月症狀才消失,真不想再來一次了。

@弗拉米基爾趙四:20年10月左右第一次陽,到現在陽四次了,我常住在菲律賓,這邊放開早也不怎麼管。以前身體挺好的,感冒發燒一周左右就好了。新冠之後感冒一次比一次難受,咳了兩周還不見好轉。準備下周回國去醫院檢查一下。

@燈火闌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從去年陽後的身體就好差啊!我已經受不了了。自從陽了之後,一年感冒好幾次,就2023年來說,我已經差不多感冒四五次了,嚴重得去掛水的有兩三次。2024年前重感冒,喉嚨痛頭痛,啞得說不了話也去掛水。人都麻了,你們都病過幾次了?

一、世衛組織:新冠在兩年內導致1300萬人死亡

前不久,世衛組織有報告指出,近兩年時間內,全球估計1300萬人死於新冠疫情,各地死亡病例中新冠占比越來越高,甚至還改變了全球預期壽命穩步增長的趨勢。

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的高死亡率被認定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2021年甚至上升到了第二位,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外,新冠造成的死亡原因高居全球所有地區死亡原因排名中的前五位。2019-2021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還因此打破了連續10年的增長趨勢,人們預期壽命減少了1.8歲

無可否認的是,這場本世紀最大的一場流行病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盪,醫學雜誌《柳葉刀》曾預計新冠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1800萬。

二、感染新冠後,免疫類疾病高發?

有人說自從感染新冠後,自己的免疫力大不如前了?要知道免疫系統是人體抵禦病毒侵害的主要防禦機制,但自從新冠肆虐以來,人們反覆陷入感染,而陽康的人無一例外感覺自己身體變差了,精神沒有以前好了,還容易感覺疲憊,心慌氣短更是家常便飯。

《內科學年鑑》一項聚焦韓國和日本人群的大規模研究還顯示,被新冠感染過的人一年內更容易出現免疫性疾病的風險。

https://www.statnews.com/2024/03/04/covid-19-south-korea-japan-study-lupus-sjogren-autoimmune-disease/

很多人因此惶惶不安,再加上最近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現輿論說,感染新冠後會進入免疫性風濕性疾病高發期,要警惕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徵、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病症,引起了不少關注,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北京市海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舸中日友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吳東海就此話題解釋,近期風濕免疫科就診情況並無暴漲情況,而且也沒有研究證據表明風濕類免疫疾病的發病原因與新冠有關,相反,風濕類免疫疾病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發病機制,成因更是受多種因素影響。

比如遺傳、環境、壓力,作息不規律,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這些都可能影響免疫功能,增加風濕類免疫疾病患病風險。

專家建議,預防免疫類疾病,要從生活細節做起!

首先是作息方面,儘量做到早睡早起;其次保持一定的運動鍛鍊,可以有效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另外飲食方面要注意健康膳食,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入,以防病從口入。

最後就是保持心態平和,注意減壓,積極的心態更有利於身心健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風濕類免疫疾病的發病風險。

如果已經出現相關病發症狀,最好重視起來,有必要可以及時就醫干預,控制病情,減少病情惡化風險。

三、提醒:新冠病毒3大結局已經不可避免!

雖然距離新冠爆發已經過去了幾年,但給人們留下身心創傷將長期存在,可以預見的是這3種結果已經變得不可避免。

1、長期存在的新冠病毒已成必然

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已經演變出多個變異植株,這些變種依然還在時不時的在掀波瀾,即使流行了這多年後,也依然頑強生存,甚至還進一步感染到動物身上了,可以預見的是,在沒有長期有效的特效疫苗出現前,新冠病毒依然會長期存在的現實不可避免。

2、病毒毒力周期性衰減

雖然新冠無法被消滅,但它的致病力卻在不斷下降,而且隨著這種危害的不斷降低,可以明顯從人們對病毒不在放在心上,甚至不再害怕反覆感染的反應可見一斑。

3、反覆感染避無可避,但症狀會越來越輕

現實是即使擁有了新冠疫苗,人們還是無可避免的被反覆感染,至今該病毒一直在不斷變異,這就意味著病毒無法被直接消滅,那麼反覆感染避無可避,所幸病毒傳播的過程中,致病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而且,它對人體的破壞力不斷下降,人們就算反覆感染,症狀也會越來越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了,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往往免疫力更差,本身也是基礎疾病高發期,被病毒感染後發展為重症的風險依然不可忽視,所以,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是要做好防護工作。

但大家也不要因此就輕視這種病毒,日常該防護的還是要防護好,比較對於少數人來說,新冠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就好比大家不害怕流感,但流感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是會難受一陣的,所以必要的保護措施還是不能鬆懈。

參考資料:

[1]《「陽康」注意!感染新冠後18個月內,心血管病風險仍較高》.生命時報.2023-01-30.

[2]《「二陽」發展為「長新冠」的可能性更大!醫生提醒:陽後第一時間做這件事!》.健康時報.2023-06-12.

[3]《「陽康」後總是感到疲勞?柳葉刀子刊:警惕「長新冠」,疲勞比例可高達34.8%!原因是……》.中國醫學論壇報.2023-01-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42a6481e83834a5a08e9ebf10f31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