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跡象表明,「穩房價」或更為艱難?關鍵時刻中央媒體發聲

2023-12-14     簡z設計

原標題:三個跡象表明,「穩房價」或更為艱難?關鍵時刻中央媒體發聲

前些日子與各位討論如何拯救樓市的問題時,評論區的網民們立刻展開了激烈的口水戰,其中一位好友 A表示,目前的樓市下跌速度已經很緩慢了,如果不加快速度,恐怕會很麻煩。B的朋友卻不這麼想,他覺得如果價格再低一些,很有可能會被阻止,比如今年年初的時候,崑山和惠州曾經出現過一次價格下降的情況,但都被房管局給阻止了,而且在國內,很多城市都實行了「限跌」的規定,這是一種變相的警告。

是不是只有價格上漲,沒有價格下跌?當然不會!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很多時候,房地產公司都不會拒絕降低價格,甚至還會想方設法用低價格來招攬買家,這樣才能儘快收回成本。不過,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被人說成是故意壓價,再加上部分原住民不答應,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房價不能壓低」的現象,而且還產生了「壓得住」的現象。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事實上,我們真的走錯路了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個理論沒有問題,但用在一般的剛需和改善居住環境的人身上,那就是天方夜譚了。因為這是一套真正意義上的住房,所以價格上漲了,價格下降了,他們也不會不買。房說君認為,真正的理由是,如今的價格已經很高了,若是自己購買,沒有了升值的希望,那就等於是被人搶走了,以後還有人會購買嗎?

所以這個時候就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降低價格,但是不能隨便降低價格,更不能降低價格。政府從未禁止過價格下降,只是有些地區在實施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偏差。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因此,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可以看出,上從國家、下到地方,都在想方設法的對房地產進行救助,但是,在這些措施的使用上,依然是一模一樣的。例如,優化公積金貸款、放鬆限購、限貸等,這些措施都是以一個套娃式放鬆為主,不斷重複著調控的內容。

說白了,就是沒有足夠的誠意,不願意拿出更多的利潤,只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浪費時間。說白了,就是為了保證價格不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但遺憾的是,隨著這三個月接連放出的消息越來越多,「保房價」的難度恐怕會越來越大,樓市的進攻方向和防守方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一,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守「房住不炒」的原則,絕不會落伍。

或許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要這麼說,之前的幾次重要的會議上,都沒有提到過住房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不會再有人在房地產上做文章了。

但是,這真的是真的麼?《財經》八月二十三日刊載《「房住不炒」定位不會改變》,指出,「房住不炒」是一條不應該、也不會改變、需要長久堅持的基本方針。與此同時,對於某些熱門城市來說,供給不足的狀況仍然是持續的,如果把價格炒起來,很有可能再次回到過分依靠房地產的舊道路上,這將會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房說君的意思是,我們不能被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所蒙蔽,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這才是真正讓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的根本原因,也是對一些人的一種回答。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二,可以降低價格,但是必須要考慮其中的好處和壞處

老實說,哪怕是降低利率,降低首付,放開各種限制,也比不上直接把價格降下來。因此每當這個時候,房地產價格下跌的時候,都會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比如廣東珠海。根據《第一財經》的消息,珠海一家房地產公司,獲得了住建局的批准,宣布了一項重大的價格下調,主要有三條: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1,出售的項目為金灣寶龍三號 D區,共196戶,戶型從68平米到110平米不等,現在登記的價格是19000元/平米。有地產代理打出了「著名地產打5折出售」的廣告。

2,目前的預售價格為19000/平方米,因為這個項目在房管部門進行了調整,所以在2021年度預售價格為24000/平方米到28000/平方米之間,預售價格調整後,最終價格下降到了15000/平方米,是預售價格的85%。所以,該地產商回復「28000元半價」是不真實的。國家房管局對此問題的答覆如下:

降低價格促銷是一種理性的市場活動。房地產開發商可以每季度提出一次對住宅的備案價格進行調整,在此之後,銷售價格不會比備案價格低百分之八十五,就能順利進行網上簽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3,地產商大幅打折,換來的是某種交易量,但買主的積極性卻不高。有消息稱,目前各大城市的商品房庫存較多,各大房地產公司還在進行著「內卷式」的降價。與此同時,房地產商的現金流繼續受到壓力,使得買家不敢買房。

實際上,《中國房產》對於供應和需求方面的問題表示,應該讓開發商通過壓價來進行自我拯救。

這已經不是官方媒體第一次這麼做了,但像這樣明目張胆地要求地產商降低價格,還是很有意義的。而《中房》身為住建部的權威傳媒,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國家的一種政策取向。

當然,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房產已經與經濟、金融、金融以及居民的財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它可以說是一個「觸類旁通」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否定房價的下降所造成的不利因素,但是,我們也不能將所有事情都拖延下去。因此,中央媒體在此時的立場也表明了問題的緊迫,並不是要大力的降低價格,而是要符合當地的現實條件。

從這一點來看,價格下降究竟能否挽救房地產市場?按照房評人的說法,現在的樓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人都需要資金,哪怕是一次價格的下調,也很有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很難保住房子的價格。特別是對大部分中小城鎮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會非常大。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三,預計出生人口將降至八百萬以下

第一財經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兼北京大學醫學部系主任喬傑說,最近五年,我國的出生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左右,今年的出生率是九百五十六萬,2023年的出生率大概在七百萬到八百萬之間。

與此同時,何亞福也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的新生兒數量總體上低於上年。到2023年,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會降到九百萬以下,但是降到八百萬以下就不太可能了。

不管怎麼說,出生人數不斷下降,這是一個很大的趨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對樓市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說,大部分的剛需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女買房子,所以當新生兒出現下降的時候,對房產的需求肯定會下降,這會導致樓市的供應越來越多,想要保住房子的價格,就更難了。

「禁止漲價」和「允許降價」看似背道而馳,實則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價格下降並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價格上漲後的僵局,所以,他決定嘗試一下,即使價格上漲幅度不大,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畢竟,民眾要求降低價格,也是有原因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3d6f07aa38be9ffa3b6f913928a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