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減碳行為,騰訊推出數字碳中和可信計算平台「碳BASE」|最前線

2023-12-26     36氪

原標題:量化減碳行為,騰訊推出數字碳中和可信計算平台「碳BASE」|最前線

文 | 呂雅寧

編輯 | 蘇建勛

過去談及節能降碳,大家考慮更多的是生產領域,例如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傳統能源、高耗能行業的能效提升等工作。如今,消費端、需求側參與綠色轉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非控排的中小微企業主動減碳、公眾綠色生活方式等也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碳普惠的概念應運而生,也就是將企業與公眾的減排行為進行量化、記錄,並賦予一定價值,並建立起以激勵政策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

12月22日,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推出騰訊數字碳中和可信計算平台——「碳BASE」

該平台由騰訊SSV碳中和實驗室自主設計研發,可以為多種場景和行業提供碳減排和碳排放計算服務;同時,平台可以提供碳普惠產品快速搭建和 MRV(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相關能力,為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供可信計算和技術支撐。

以前碳排放是不要錢的,但未來一旦進入碳交易市場,就從污染物的計量變成財務指標的計量,如果要進行財務交易,二氧化碳計量的驗證、報告過程需要更好的精準度和可追尋度,這也是我們發布碳BASE的初衷。」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許浩說。

據介紹,「碳BASE」有兩個核心功能:一是碳普惠功能,二是MRV(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功能

在碳普惠功能方面,「碳BASE」可以提供包括減排場景、積分商城、公益項目、科普教育等板塊在內的標準化模版,方便需求方快速搭建,節約開發時間和開發成本。

在助力MRV工作層面,「碳BASE」支持企業用戶快速入駐,通過平台豐富的模板庫和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填報效率,降低數據的獲取成本。同時,在接入和部署方面,「碳BASE」還支持小程序的快速綁定,企業或政府通過open API(開放接口)的調取,就可以靈活開發定製化的碳普惠平台。

「MRV工作主要面向企業,由於很多線下數據在碳核查時很難獲取,在碳BASE平台上,用戶入駐後可以通過模塊庫在線填報,或者下載後再上傳的方式,快速提交碳普惠數據,並在系統里選擇它認可的核查數據,核查機構就可以看到整體的核查數據,完成在線核查並出具核查報告。」 騰訊碳中和實驗室技術總監楊江波介紹。

碳BASE平台。圖源:騰訊

據了解,「碳BASE」碳普惠能力的第一個落地應用——「武碳江湖」小程序已於今年6月在武漢上線。

「武碳江湖」由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武漢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與騰訊SSV聯合推出,首批接入的場景包括公交出行、地鐵出行、騎行、自備購物袋和新能源車出行,後續還將持續接入電力、燃氣等共計不低於20個減排場景。用戶在這些場景下所獲得的減排量,均將由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方法學計算得出,並依託區塊鏈技術實現在線實時簽發,可用於兌換禮品或參與碳交易。

從我國區域碳市場發展軌跡來看,湖北省碳市場的機制建設處於全國領先位置。目前湖北省已建立了成熟的碳市場交易體系,累計交易量和成交總額均保持全國前列。

在碳普惠機制建設方面,湖北省武漢市已經落地諸多創新實踐。今年4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相繼出台加速碳普惠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並於今年11月公布首批三個碳普惠方法學,分別涵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運行」、「規模化家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居民低碳用電」,涵蓋能源、農業、居民用電習慣等方面。

根據武漢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在12月25日最新發布的消息,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完成首筆碳普惠減排量交易,成為湖北碳市場第一個使用碳普惠減排量完成履約的企業。

這意味著在武漢市碳市場,個人和企業的「碳資產」一旦經過認證,就可以入市交易,成為一筆真正的具有貨幣屬性的「碳收益」。至此,武漢市已在8個月內建成一套完整的碳普惠機制體系,包含政策制定與發布、方法學編制與公布、減排量核查與登記,以及交易與履約,這也為全國其他地區的碳普惠機制創新提供借鑑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1ebf681028bb5b75205cfa8109f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