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各個平台都不公布具體的銷售金額了,是不是證明雙11真的不行了?大家都不消費了?
千萬別相信這個結論,否則可能被誤導了。
另一方面,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要刺激經濟,刺激消費,就需要把銀行存款利率降到0,讓大家都不存錢了,自然就消費了。
這一個也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否則同樣容易被誤導。
咱們中國的老百姓都很喜歡實現一個夢想,就是在銀行存夠足夠的錢,然後靠銀行的利息就能過日子,這是最樸素的財務自由追求。
但很顯然,這個夢離我們越來越遠,銀行的利率確實不斷的下降。
但是如果真的像任澤平說的那樣,銀行將利率降為0,大家就會選擇不存錢,加所有的錢都用來投資和消費嗎?
以前,隨著銀行存款利息的下降,很多「熱錢」將在市面上流動,人們會選擇買理財產品、基金、股票、黃金或者去炒作一些其他的商品,比如之前炒火的蘭花手串、以及房子。
是的,正常來說,錢總是會流向可以進行大幅度增值的地方。
但是是過去,現在未必,這幾年銀行的利率不斷的降低,但是銀行的存款卻不斷的增加,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另一個例子來自房地產的銷售。
前幾年的房貸的利率普遍在5%點多,有的地區甚至能達到6%以上,現如今房貸的普遍利率在4%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達到3%點多,一定程度上房貸的利率下降了,等同於房價下降,應該能刺激人們購買房產的慾望。
但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這樣,最近兩年買房子的人,減少了貸款買房子的也大幅度減少,甚至越來越多人儘可能的提前還清銀行的房貸。
這也充分說明降低利率不一定刺激投資和消費。
而且,如果銀行存款利率下降,銀行存進來的錢減少,銀行能夠貸款出去的金額也降低,對於企業來說,對於整個經濟來說,貸款減少,必然會產生嚴重的阻礙。
銀行存款利息的下降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減少了存款的入帳,但是也降低了貸款,所以,我們需要非常注意。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刺激消費呢?
其實提出這個問題,有一個潛在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的消費太差了,我們的消費不行了,真相是不是這樣?
前兩年的消費確實差一些,但其實現在消費正在好起來。
有些網友感覺,今年的雙11沒什麼氣氛。也有網友說,各大平台都不敢公布具體的銷售數據,這說明雙11不行了。
其中的真實原因是大家網購會進行多平台多家比對,不再是一個勁只盯著其中的一家平台來購買,這裡面還包括直播平台、社區團購和線下實體店。
某一個單一的平台,可能真的覺得自家的銷售數據增長不多,甚至有可能下跌了,所以不公布數據。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平台加起來,肯定還是增長了不少。
畢竟以前的雙11,可能只有兩三個平台在搞,現在是滿世界都在搞。
所以通過2023年的雙十一的購物熱潮來看,國內的消費實力還是很強大的,消費市場十分廣闊。
你看如果結論搞錯了,還想找出解決方法來,那肯定也是錯的。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