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科學夢 || 從「倡導」到「推進」開啟科普閱讀時代

2022-04-08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播種科學夢 || 從「倡導」到「推進」開啟科普閱讀時代

古今中外皆濃縮於尺牘

千山萬水盡瞭然於卷帙

一卷在握的我們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盡情沐浴智者思想的恩澤

於書香深處氤氳科學的光芒

四月讀書月

我們特設

「播種科學夢」專欄

用科普閱讀點燃科學的夢想

在上期內容中,植物學博士史軍講了科普閱讀在青少年學習中的作用。本期,我們一起聽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圖書館副館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才喚老師從宏觀角度分析科普閱讀對於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進科普閱讀。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9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在用詞力度上更是從以往的「倡導」提升為「深入推進」,體現出國家對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

閱讀是個人之事,也是社會之事。在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的過程中,有必要抓好科普閱讀這一重要抓手,大力營造科學氛圍,開啟科普大閱讀時代,讓更多人成為有情懷、有溫度、有思想的閱讀者乃至思考者。這樣的全民閱讀時代,也是青少年成長的沃土,是我們的青少年熱愛閱讀、熱愛科學的開始。

關注科研過程

強化科學思維

過去在科普過程中往往關注結論公式,注重「強記硬背」,忽視甚至輕視過程推導、方法推演和原理應用的大眾化,難免讓初學者「興味寡然」,尤其對青少年學生,更是艱澀難懂。這與現代科普啟發科學思維、培育科學精神的理念與目標相悖。

推動公眾從書本到實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考、從「動眼」向「動手」「動腦」轉變,是科普閱讀的基本要求。科普閱讀不能止於通俗讀物的編撰,而應該關注出版、發行、推廣的全過程管理,配套設計實驗,用音視頻、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詳細解析科研原理,使閱讀者身臨其境地體驗、聯繫實際地思考,從而推動科技創新。現在很多出版社在編撰科普讀物的同時,也提供了配套的音頻、視頻等,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產品,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有趣。

注重融合滲透

精耕科普文學

科幻文學給予大眾廣闊、開放想像空間與直觀震撼,其效果不亞於科普讀物、科學專著。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興起,對科學普及起到了助推作用,但它畢竟與科普閱讀的目標指向不同。科學假想不是文學幻想,科學假想需要深邃的科學思想、嚴謹的科學思維。面向未來,需要文學、藝術與科學家博採眾長、通力合作,創作出兼備文學性、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科普作品。現在有很多科學工作者致力於科普文學創作,科幻文學領域專業作家也在學習科學領域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產出兼具文學性、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科普作品。這樣的科普作品能在陶冶性情的同時,讓人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激發科學研究興趣,這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大有裨益。

推廣技術應用

豐富閱讀體驗

當前,跨越時空、沉浸互連、虛實共生的立體式、多功能閱讀正在變為現實。數字閱讀由「看」到「聽」、從「無聲」到「有聲」,豐富了閱讀者體驗,為老人、兒童和視聽障礙者提供了新的可能;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在地理、地圖呈現和歷史古籍閱讀等領域,增強了感官體驗,使「苦」讀變為「悅」讀。此外,朋友圈分享與網絡共讀悄然成為時尚潮流,使閱讀不再「孤」讀,有助於共創全民性、社會性閱讀環境。

推動多點融合

激發社區活力

社區是人們的重要「棲息地」,社區公共空間逐漸成為知識交流空間。當前,不少社區都設有圖書館、文化館。下一步,要注重推動以科普讀物、科普文學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共讀,推動圖書館、文化館乃至藝術館多點融合,整合空間、資源和管理,切實服務於從「倡導」到「推進」的政策要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經濟網,原標題為《從「倡導」到「推進」開啟科普閱讀時代》,作者吳才喚,有刪改。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1c6952f40849ea1969d61bc7e623a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