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觀察】好心服務如何達到理想效果,也需深入思考

2023-10-10     大邑檢察

原標題:【法眼觀察】好心服務如何達到理想效果,也需深入思考

近日,一銀行客戶不掃描二維碼銀行便不給辦理業務的視頻引發社會關注。視頻中,該客戶質問銀行工作人員,自己已有反詐App為何還要下載?銀行則稱,掃碼下載反詐App是配合公安行動。後雙方在公安調解下,男子順利辦理業務(據10月8日觀察者網)。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高發多發態勢,花式騙局不斷更新。為切實增強群眾反詐意識,我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舉措,反詐App即是其中之一。銀行引導群眾提升反詐意識本是好意,但在推廣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一味簡單地要求客戶掃碼,不一定能達到理想效果,甚至會引發客戶的牴觸情緒。

從餐廳掃碼點單、停車場掃碼收費到銀行掃碼辦理業務,掃碼行為逐漸成為市場常態。而作為銀行,高度重視客戶服務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強化客戶反詐意識,也是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內容。面對不同的服務群體,針對不同的服務需求,銀行更應該考慮如何提供差異化的精準服務。否則,不但容易引發客戶反感,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據報道,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由於該男子向銀行工作人員反映其此前已經安裝反詐App,但銀行仍讓其掃碼所致。如果該銀行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否能夠避免此次事件呢?其實,由「一刀切」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而且,如果服務方式不恰當,不但達不到應有效果,甚至還可能侵犯客戶的合法權益,實不值得提倡。

從該涉事銀行回應來看,其稱此行為是為落實上級任務而實行的。積極貫徹落實上級任務無可厚非,出於維護客戶的權益之意也是好事,但應清楚地認識到任務的初衷和目的,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要顧及客戶感受。試想,「一刀切」的落實任務是否欠缺多元化服務的精神呢?筆者注意到,從社區多元化服務到醫療多元化服務再到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多元化服務的精神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讓人們享受到更加高效、精準的服務。適應服務形式多元化需要,在開展各項工作中,就要摒棄簡單的「一刀切」做法。在此次事件中,如果能夠更全面考慮或制定替代性方案,是否效果會好一些呢?

既然是好心,就要多考慮如何把事辦好,多角度、多元化提供高質量服務,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趙曉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1a194c7b1050824a14ad0b78cdc24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