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或雞肋,你願意為「女王座椅」買單嗎?

2023-07-14     電動湃

近年來,「女王副駕」、「零重力座椅」等概念,經常能在一些新車發布的PPT上看見,為的是給同行人更為舒適的出行體驗。

不過,就像一百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或設計能讓所有人滿意。連同著「女王副駕」、「零重力座椅」等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採用,人們對於它的吐槽也隨之而來。

其中,就包括了座椅缺乏人體工學設計,躺下後感受較差;躺倒之後無法讓安全帶起到有效約束作用,是對安全不負責。

甚至,還有一些來自「女權」主義的聲音,其觀點認為「女性專屬座椅」涉嫌對女性的歧視。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暫且不論。

所以,對於螢幕前的你來說,座椅的功能多樣性,會成為你購車的決定性因素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小知識:除了發動機變速箱,車上最貴的零部件是什麼?

答案就座椅。

事實證明,汽車是「四個輪子加幾張沙發」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最初搭載零重力座椅的,則是2013年的日產Altima,還得是「沙發廠」。

這款座椅的設計靈感,來自於NASA的零重力環境下太空人中性身體姿勢(NBP)研究。

研究表明,在放鬆且不施加外力的情況下,人體往往會因減少身體抵抗重力的需要,而在零重力環境中表現特定的姿勢模式。此時,人體的肌肉骨骼以及橫膈膜和脊柱的壓力將達到最低。

翻譯一下就是,在這個特定的姿勢下,體內各骨骼和關節就像卸了力的彈簧一樣,人體將處於最為放鬆的狀態。

而日產所進行的操作,就是通過不斷優化座椅不同位置上的各處海綿支撐,讓人體在乘坐時的姿儘可能與上圖接近。

不過在當時,日產對「零重力座椅」的理解,只是停留坐墊和靠背的貼合度層面,其車內空間布局並不允許讓乘客的雙腿也得到足夠的舒展。

而在座艙設計更為激進的新晉品牌中,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憑藉更長的滑軌、更大角度的靠背和新加入的腿托,蔚來用首創的「女王副駕」打動了不少家裡女主人的心;理想用極致的「老闆座」體驗將家用SUV重新定義成了一台「三座車」。

而問界更是鄭重其事地搬出了醫學理論,給出了「讓腿部和心臟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坐姿,能夠減少心臟供血壓力,利於血液循環,真正做到了零壓感知」的結論。

歸根到底,「零重力座椅」並沒有一個明確定義,說白了,那就是一張摸起來更軟乎、坐起來更舒服、還可以躺得下去的座椅。「零重力」三個字,和「女王座椅」一樣,更多是一個形容詞。

但是,想讓它真正起到預期效果,絕不是單純在車裡放這麼一張座椅那麼簡單。

如果僅從「有腿托、可以放倒」這條定義上來看,」零重力座椅」其實早就已經誕生,那就是眾多高端MPV的二排獨立座椅。所以,「零重力座椅」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也與所有高端MPV一樣:

座椅的安全性。

就在前不久,一張車主開車帶著嬰兒跑高速的照片火爆了全網。

車裡帶著嬰幼兒很常見,但在畫面中的嬰兒確實平躺在副駕座椅上,后座的媽媽還伸手比了個剪刀手拍照。無法被固定的嬰兒很有可能會因為急剎飛起,如此危險的舉動不由得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個例。

但更常見的是,在使用了「零重力座椅」的過程中,人處於半躺的姿態,但是安全帶的調整範圍有限,所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安全帶對於身體的約束性就有所下降,從而帶來隱患。

所以,經歷了早期車型將安全帶安置在B柱、C柱的傳統操作後,新近推出的智己LS7、問界M7、甚至是將零重力座椅布置在前排的魏牌藍山,均將安全帶固定在了座椅上。

這樣一來,無論座椅怎樣移動調節,安全帶對於人體的約束能力都是可以保證的,同時也不會對舒適性造成影響。

在解決了「零重力座椅」或「女王座椅」的安全性後,如何在有限的車內空間去做合理的布局,成為了車企接下去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狹小的空間裡,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合理的布局,搭配上現在人們都愛的大螢幕,讓整輛車成為成年人逃避現實的休息室。

除了蔚來新ES8這樣「我全要」的車型外,市面上零重力座椅的布局也基本分為兩派。

五座車上,能選擇的,似乎也只有前排和後排。

從出行場景出發,讓家中女主人坐在副駕兩人出行,無疑占據了一台車生命周期中更長的時間。用放置在前排的零重力座椅打動掌管家中財政大權的女主人,這聽著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蔚來「女王副駕」這個名字真的很討巧。

但從先天條件來看,放置在後排的零重力座椅可以擁有更寬闊的調節範圍,更充足的腿部空間,以及照看安全座椅內兒童的便捷性。所以對於三口之家來說,放置於後排的零重力座椅似乎更能促進家庭和諧。

這也是為什麼理想L7認為,一台出色的五座家用SUV應該是一台「三座車」。

同時,伴隨著智能化的提升,這個座椅還可以通過車機里的場景模式一鍵聯動放倒和歸位,再配上副駕駛娛樂螢幕,在車內能營造舒適的乘車環境。

最為主流的,還是將娛樂屏布置在前排中控與副駕駛前方,這種最為成熟的解決方案,基本可以照顧到全車人的觀影娛樂需求。

在此基礎上,深藍S7做出了一些小改變,將副駕駛娛樂屏集成在了副駕的遮陽板上。看似創新的舉動,卻犧牲了遮陽板原有的功能。

而對於旨在將車內打造成另一個「家」的理想,除了在前排提供了兩塊螢幕外,在車頂上也安裝了一個專屬於後排的吸頂螢幕。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塊螢幕完全可以看成是三個獨立的pad,帳號信息、操作等互不相通。

所以在你購買理想後,還需要額外考慮的是,你購買的視頻會員VIP等級,支不支持帳號多地登錄。

除了安全與配置外,另外一個會阻礙我使用「零重力座椅」的,則是車輛的底盤調校帶來的乘坐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當你以半躺的姿勢出行時,你的視線與平時的坐姿並不完全相同,平日裡能依靠的頭枕也會因坐姿的變化而變得無法支撐你的頭部。

這時,再加上不少車輛較軟的地盤調校和不期而至的加減速「buff疊加」之下,很容易暈車。

這或許也是不少老一輩寧願坐一晚上硬座,也不太願意買臥鋪的一個原因吧。

所以,「零重力座椅」、「女王座椅」從來不是一張座椅這麼簡單,它應該是全方位舒適體驗的其中一個環節。否則,不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功能麼?

與其這樣,還不如去掉這項配置,換來更低的車價或許更為妥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119d833f2715ef41dd391f045fa8d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