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字字皆學問,很實用

2023-11-23     八月未完

原標題:農村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字字皆學問,很實用

處於一個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最大的困惑莫過於"為何總是天下人負我"。沒辦法,各種陷阱,各種套路,實在是防不勝防呀。但你聽說過農村盛行的一句俗語嗎?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估計弄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你在社會上受到的打擊會少很多。

人窮不交三友,指的是這三種人

所謂人窮不交三友,這可不是簡單的看人下菜碟,如果為它建立一個範疇的話,這是處世哲學當中的"圈子"學問。看清自己的位置,然後與對的人來往,這種時候你才會被少套路,少走彎路。

那麼在我們不得志之時,哪三友要迴避呢?也不難理解。第一不交的人,肯定是悲觀失望,負面情緒爆棚的人。為什麼?想一想,一個人窮並不是什麼錯,而錯的是不努力,不上進。如果我們本身就窮,卻還離不開那些不思進取,不努力奮鬥的人,該是什麼下場呢?

同時,負面情緒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過剩品,身處這樣的氛圍當中,除了自暴自棄,恐怕很難出人頭地。畢竟,朋友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互相影響,為何說要了解一個人先去看他交什麼樣的朋友?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朋友圈子不對時,你想要進步分外難呀。

第二不交的是什麼人?同病相憐。很多人會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呢?明明這樣的人在一起更容易相互理解,更能促進自己的進步呀。

沒錯,當經歷相當,情況相近的兩個人在一起時,可能在某種時候真的非常有話聊,非常能相互慰藉對方。但除此之外,恐怕更多的是影響。比如你與朋友都經歷了同樣的困難,但你們對待困難之後的感受並不相同,你認為對方不會同化你對困難的感受嗎?

其實,這就是經歷相同有共同語言是真,但經歷相同感受未必相同也是真。如果這個朋友相對悲觀,那你久而久之所產生的感受就是消沉。所以,與其與同病相憐者相交,不如交一個經歷不同的朋友,這樣你的感受只會更加豐富。

第三不交的人應該是進取心不足,甚至還會拖你後腿的人。這種朋友說起來並沒什麼壞處,但也肯定不利於你輕裝前進。當你想要努力向前時,勢必會影響這種朋友的"及時行樂"計劃,那麼他可能會有一萬種理由來說服你放棄眼下的向前,而與之"一醉方休"。

也許只是一時的停止前進並不影響大局,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停滯不前就會打破你整個的前行計劃。可這麼重要的事,往往只是你的朋友一句"一起聚聚"這種簡單。聚是一種凝聚,更是一種相互幫襯,但絕對不是拖住向前的人停下腳步。

可見,朋友可以交,但人在窮的時候與富有的時候,所交的朋友是不同的。不講什麼富則兼濟天下,但窮時要獨善其身絕對重要。在你還沒有發展起自己的人生時,交一個可以幫助自己,影響自己的朋友,那是至關重要的。

落難不求三人,指的是這三種人

其實,人窮並不可怕,畢竟誰出生不是一無所有呢?至於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就算了,人家也不屑於讀什麼農村俗語。

窮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如果從出生便窮,那也無所謂了,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但凡有點進步,那都會讓我們欣慰、雀躍。可如果我們從一定的高度突然跌到低處怎麼辦呢?說起來這是最難受的一種感受。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保持理智與冷靜,為人處事最忌手忙腳亂,不然落難不說,還會被人落井下石再踏上一腳呢。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落難之時就要切記"不求三人"。這三人同樣是不同類型的三種人群,不去求這三種人,給我們帶來的可能就不只是自尊那麼簡單了。

首先,第一不求之人當是昔日相幫之人。其實,這對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因為一般情況下,正是與他人有恩,才會想著這個人情去找人家來還的。

說起來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心理,誰種樹種果不是為了享受成果呢?但你也恰恰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被你幫過的人可能會在這個時候還給人情,從而幫你於落魄之時。這當然是不錯的結局,但你的格局至此便被拉低了,這是一定的。

另外還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當年被你幫過的人,並不認同你的人情,相反還會損你幾句,挖苦你一些。這個時候,恐怕你就有挖瞎自己雙眼的衝動了吧?怪自己識人不清,幫人不明。所以,任何時候別去試人性,世界人那麼多,什麼人沒有?人家願意幫你的,不請自來。遇到不想幫你的,你去了也是自討苦吃。

其次,第二不求之人便是看熱門不嫌事大,還要再踏上一腳的人。對,就是落井下石的人,這種人說直接點,就是小人。平時你也許看不清楚,只要一有事,立刻就真相畢現。

假如你不幸遇到這樣一個朋友,等待你的恐怕只剩下懷疑人生,甚至是怨天尤人。明明已經非常低落的情緒,被這樣的朋友踩上一腳,你不可能絕地反擊不說,還會產生自取其辱之感,這真的是沒必要。對於這種人,能離多遠就是多遠,他正巴不得看你的熱鬧呢。

最後,第三不求之人就是那種可共享福,卻不能共患難的人了。這是什麼人?想一想,應該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這樣的朋友,當你風光時,他就在你招之即來的地方,始終不離左右。可是,當你落難的時候,還沒發聲求救呢,他早不知何處了。

這種人,就是不可共患難之人,千萬不要求,否則你只會更失望。

其實,這些道理人們都懂,只是大部分人不願相信。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說法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人的樂觀。可如果你為了保持樂觀,或者說想要碰碰運氣,從而去踩這老一輩總結出來的底線,恐怕你得到的除了失望,還會有恥辱。為人處世不容易,能少走一點彎路就少走一點,你說是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f9b5fc920a8c9abe8c0f8593b1d931d.html